三水搭建人才发展最佳平台,以人为本刷新城市文明


在2018年“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大会上,“淼城英才”陈瑞爱发表感言。/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淼城工匠”陈志兴发表感言。/佛山日报记者陈浩森摄
  踏上城市三水新征程,三水能否勇敢把握未来,及时完成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让创新真正成为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新机遇下,三水能否成功打造大湾区新兴之城、活力之区?三水能否完成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为佛山增添更强大的发展动能?
  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今天的三水,以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来自五湖四海的优质人才,以新一代奋斗者的角色站上时代舞台、意气风发,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三水人为之感动、进而奋进,拧成一股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13日,三水召开“传递榜样力量 建设城市三水”2018年“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大会,这是既是三水向全社会释放重才引才的强烈信号,也是城市三水彰显新时代城市文明的一次盛会。
  新时代的城市精神在刷新,这份奋斗精神将是三水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的厚重底色。以实体经济为根、工业强区的三水,将不只是一座处处散发着向上正能量、时时洋溢着大爱的温度之城,更将成为天下英才梦想启航之城、追逐梦想之地。
  传递榜样力量
  城市与人才同行并进
  “淼城英才”陈志兴是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从医学专业“跨界”到通信行业,边做边学,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到国外进修,他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为企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担当和作为。
  “淼城工匠”彭永健是南方电网三水供电局的一名作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扎实做好每一次配网建设、维护等基础工作,全力保障市民用电安全。
  包括陈志兴、彭永健在内的“淼城英才”“淼城工匠”,在13日受邀来到“传递榜样力量,建设城市三水”2018年“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大会,接受来自这座城市的致敬。
  对三水而言,这是对爱才、惜才、重才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行动。这个以实体经济为发展根基的工业强区,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城市三水,就是要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成为天下英才梦想启航之城、追逐梦想之地。
  聚天下能工而育之,聚天下巧匠而用之,三水早有先声。
  三水实体经济兴起,离不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地处广东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三水在“孔雀东南飞”的盛景下,千千万万的青年才俊到此打拼事业、追逐梦想,一大批实体经济企业在市场上高歌猛进,三水产业勃兴由此夯基筑台,走向辉煌。去年,三水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用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的话说,经历改革开放40载艰苦创业,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排名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5位,三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三水人民群众的奋斗史。
  三水实体经济升级,更需要人才。一路走来,实体经济成为三水的根和魂,第二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七成,当前走到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创新成为进阶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才聚、产业盛、城市兴,三水从“以工业化推动发展”向“以城市引领高质量发展”转变,仍然离不开人才支撑。“创新之道,唯在得人。”黄福洪直言,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和白热化的人才竞争,今天的三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纷至沓来的人才推动三水实现了实体经济辉煌,三水也在为人才扎根发展创造丰沃的土壤。接下来,三水人才政策还将进一步改革,再发力、再加码、再提标,其中包括人才“1+10”新政策,面向全国打造招才引智“1+6人才驿站”体系,高标准建设人才服务专区,大力推动各类人才到三水创新创业,以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让人才在成长更有保障,得享更多实惠。
  “在三水,人人都能有一个足够宽阔的舞台,开创一番事业,这是一个开放而包容的城市。”在三水工作生活了13年,陈志兴说,切身感受到三水的城市配套越来越好,街坊邻里之间人情味十足,一家人也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三水让人有家的感觉,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
  继续挖掘和传承蕴藏于“三水智造”当中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吸引力,已成为三水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激发精气神
  刷新城市三水发展的文明动能
  城市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三水是一个以实体经济立业的工业强区,也是一座以温情与大爱闻名的文明之城。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三水既需要经济发展新动能,也需要城市精神新动能。
  连夜大雨、城市内涝,区实验中学高三教师杨振环和同事冒雨垒起一道砖头小路,让高考考生顺利进入考场;雨水倒灌进屋,80岁老人被困,消防员张胜辉用铁棍撬开房门,背出老人;三水供电局局长刘志雄带领技术团队冒雨赶工,提前完成泵站临时通电、排水排涝……台风“艾云尼”来袭期间,风雨中的温情在三水各地传递。在此背后,这得益于一场久久为功、持续不断的城市文明升级行动,背后则是这个工业强区对高层次精神文明的不懈追求。
  三水早已深刻认识到,文明建设和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互相促进。2012年至2017年,三水以强大的友善力量,助力佛山摘下“全国一流文明城市”称号。但三水创建一流文明城市的脚步并未停下,乐善好施、友爱互助的人和事不断涌现,正能量渗透至城市肌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见证着文明三水的崛起,让城市散发着光和热。
  三水检察官马程龙利用业余时间加入菠萝救援队,救助受伤女司机,为路人夺回被抢钱包,为孤寡老人摘除蜂窝,更三度跨省参与抢险救援;白坭镇敬老院院长李世芳为长者开设临终关怀室,让老人得到舒心照料,是全院70多名老人的“家长”……在2017年度“感动三水”道德模范推荐命名仪式上,一个个鲜活的乐善榜样感动人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三水人。
  随着城市精神内涵不断丰满,这样的感动不仅从好人好事中来,在13日的人才盛会中,19名“淼城英才”、10名“淼城工匠”敬业奉献的事迹,以及背后的工匠精神和奋斗基因,前所未有地感动三水。
  在金戈材料有限公司的科研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经理刘振的实验室里,摆满了一排排盛放在塑料杯内乳白色的溶剂。这些溶液和粉剂是他的“伴友”,也是金戈材料在华南导热添加剂市场占有额达7成以上的“幕后功臣”。10年钻研,刘振带领团队在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实验中成功开发新型氧化镁材料,将进口材料实现国产化,让企业产品走进了富士康、格力和比亚迪等知名企业的生产车间。
  在三水区得利佳之朋建材有限公司,卫校毕业的邱燕仁从零起步,以容不得0.01克误差的工作态度,研发出优质的石材产品,挽救企业于困境;在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新型压机事业部总经理秦杰20多年潜心研究,获得授权专利11件……
  一大批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淼城工匠”“淼城英才”,身上蕴含的工匠精神,成为“三水制造”的最强正能量。
  “感动于三水对人才的重视,感受到城市三水蓬勃发展的底气与实力。”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成平说,这些年来,星星制冷在三水成长的沃土中发展,成长为全球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展望未来,企业还将继续坚持技术革新、精耕细作,以实际行动为助推三水产业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在三水,植根在三水人民内心深处的友善基因,一件件好人好事、一个个文明善举中迸发出的城市正能量,是这座因水命名的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而“淼城工匠”“淼城英才”们身上的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是“三水制造”向“三水智造”转变最强大的动力来源。
  以奋斗为底色
  时代精神激励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如弈棋,落子于时空之上。
  坚持实体,坚守制造,起步于2000年初的三水工业化进程,找准“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的工业发展路径,不管棋盘如何变幻,一步步落子一步步提升,以实成势,快速积累超过千亿级经济体量,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机械装备、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10大主导产业集聚壮大,并不断提质。在时代的棋盘上,敢为人先、勤劳实干、勇于创新贯穿于三水的每一步落子,成为城市神韵的一部分。
  城市发展犹如历史长河般生生不息,今天三水深知,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不仅依靠新的发展动能,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从表彰道德模范,到致敬“淼城英才”“淼城工匠”,城市三水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布局,对时代精神的呼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奋斗是新时代的幸福底色。”13日,在三水“淼城英才”暨“淼城工匠”大会上,黄福洪向来自区内130多家企业的代表发出号召,希望企业和企业家们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不断在创新发展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善用人才,希望企业人才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充当新时代的奋斗者,干一行精一行,以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勤奋,以咬定目标、苦干实干的坚毅,以雷厉风行、久久为功的干劲,持之以恒把工作做新、做优、做精,把奋斗过程变成创新创优的过程,变成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成果、为企业创造一流业绩的过程,在奋进城市三水新征程中筑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在三水,黄福洪这番激昂动情的发言,已得到企业和人才实实在在的回应。
  几天前,日丰企业集团副总裁、工学博士李白千正在三水厂区的大楼里组织进行研发会议,各式管道、零部件摆满桌子,除了讨论声,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声也分外响亮。18年前,李白千被日丰高薪聘请南下,从大学教授转型为工程师。
  这些年来,以他为主的研发团队一次次跟技术较劲,“死磕”产品品质,助力日丰两次斩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创下“焊接中国首根铝塑管”“国内唯一一家进入美国市场的铝塑管民企”等纪录。2016年6月,李白千被评为佛山首批“大城工匠”的其中一员,“要充当一名匠师的角色,不只自己做好,还要带动更多同事一起做好。”至今,李白千仍未停下创新的脚步,并身体力行带动后辈守持匠心,铸造匠魂。
  这份勇于创新、薪火相传的匠心,正与城市三水的呼唤精神力量无缝契合,在三水各行各业都能引起共鸣。
  在三水区技工学校教师徐胜看来,以企业标准培养学生,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连续三年指导学生参加省级赛事斩获桂冠的他,成为了该校机电专业学科带头人,更为三水企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集众之智,合众之力,海纳百川。此时此刻,能否铸匠心、聚英才,能否打造成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建功立业的发展载体平台,能否把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决定三水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是裹足不前还是鼎新革故,决定城市三水是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还是勇敢把握未来。
  时代风急,三水起锚。
  文/佛山日报记者陈梦 见习记者卢钰仪 通讯员三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宋文豹调研环三峡大坝旅游经济圈 以旅游产业助推宜昌高质量发展
4号线多伦道站 一期通过主体结构地基验收
江汉区前进社区养老院(公建民营)
永吉县财政局 召开2018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培训会
柞水“四步走”推进驻村工作督查常态化
三水搭建人才发展最佳平台,以人为本刷新城市文明
为给儿子上户口,花钱网上买医学证明
我市推行生态补偿制度 引导各地共护蓝天碧水
石门县太平镇风更清气更正
伦镇——委员工作室帮扶群众落实处
洪星乡五措抓实全域环境整治
“梅”好时光 花前“约”下 青岛梅园本周迎来最美花期
【12345在行动】补光灯“太晃眼”12345及时助调整
市人大: 高质量推进人大工作
昌邑区延江街道举办“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活动
【“创文”大家谈】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 全力服务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召开2018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铜川市召开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现场观摩会
浚县卫计委召开廉政党课暨作风纪律整顿工作会
市技师学院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