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记忆 在他的“家庭档案”里

宿迁网讯(记者 武蕾 见习记者 胡映月)档案,与每个人、每个家庭相生相伴。2018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1个国际档案日,2018年的主题为“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6月8日,记者来到宿豫区侍岭镇姚塘村四组69岁老人徐效章的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小型“家庭档案馆”,各式“档案”分成不同主题,储存在柜子里。一个个日记本、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票据、一份份证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个家庭几十年的衣食住行,随着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物件,一一跃入眼帘,而正是这些物件反映了社会的变迁、生活的变化。
收藏物品近万件
徐效章,是乡邻们口中夸赞不已的民间“收藏家”,家中收藏的物品近万件。“生活中,我是个比较细心的人。从十几岁开始,就会把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保存起来,慢慢地养成了收藏的习惯。”徐效章说,收藏是他的爱好,也是一种情怀,在每一件收藏品上,都留下生活的印记。
如今,他的藏品更加丰富,包括农耕用具、生活用品系列、钱币纪念章系列、报纸杂志剪贴板系列等。记者注意到,陈列柜中的一层摆满了各种奖状、荣誉证书,都是徐效章在30余年基层村务工作中获得的。“这些奖状和证书不仅代表着荣誉,更能鼓励后辈扎实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徐效章说。
1975年,徐效章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他的藏品里,一个上面印着纪念建党六十一周年(1921-1982)的老式瓷缸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凝视着杯子,徐效章老人笑着说:“这是我被评为优秀党员的奖品,一直舍不得用,非常喜爱。”
“家庭档案”见证时代变迁
徐效章把自己的收藏品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一铺放在桌面上,向记者讲述其背后的故事。“过去买粮食、油以及一些生活用品,都要用相应的票来购买。你看我这里还有一张1982年的蚊帐票呢,专门用来买蚊帐的,如果没有蚊帐票,就只能凭着布票去买纱布回来自己做。现在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买东西比过去方便多了!”拿着两张印着股票字样的票据,徐效章解释道:“这是1984年供销社的股票,老百姓入股,可以拿分红,可分到火柴、盐等生活用品,或零钱。”
徐效章最早的收藏品是1965年初小四年级的毕业证书。说起这个毕业证书,徐效章笑道:“我们那个时候,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出来工作了,继续读才能小学毕业。比起过去,现在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了!”
记者看到桌上有一个用塑料布精心封起来的小包裹,徐效章捧着这个小包裹,一层一层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里面是一摞巴掌大的日记本。徐效章说,从1973年到1985年,他每天都写日记,记录自己经历的事情。“过去的年代纸张稀缺,日记本都很小,我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纸来写日记。很多时候看见一张碎纸屑,我也会拿来写。”回顾过去,徐效章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国家的强大,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家庭档案”传承家风
1973年高中毕业时的同学录,从1973年到1985年的日记,第三、四、五套人民币……看到这些“家庭档案”,徐效章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收藏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下记忆,希望这些记忆可以传承给后代,让他们知道父辈、祖辈们的故事,更让他们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一蹴而就,是通过一代代人辛苦奋斗出来的。”徐效章说。
时间易逝,而档案永存。“家庭档案”可以说是家庭记忆的结晶,是家风的传承,是民族发展的印记。“把家庭的所有故事和经历,都沉淀在一份份档案里。徐效章老人的行为,值得借鉴学习。”市档案局副调研员、监督指导处处长潘合刚表示,群众在档案方面如有疑惑与困难,可与档案部门联系,档案部门将按照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建议指导。

宝山区人民医院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
打造全民节日盛会 擦亮好客泰安品牌
宁德市司法局着力推进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
向“蓝金领”华丽转身
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穿越时光的记忆 在他的“家庭档案”里
洪星乡五措抓实全域环境整治
“梅”好时光 花前“约”下 青岛梅园本周迎来最美花期
【12345在行动】补光灯“太晃眼”12345及时助调整
市人大: 高质量推进人大工作
省政协主席刘伟到我市调研
直播预告:2.7万吨“洋垃圾”将从珠海退运离境
邵阳打响2018“冬春攻势”信息化合成实战行动
“一房二卖”套路多 老人莫名成被告
高清图:缅怀革命先烈
岳阳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
集中最好力量善后
为建成广东南门户城市注入活力
山海关区召开城乡规划建设领导小组2018年第二次会议
固镇县国土局四点思路抓实抓牢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