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籍马来西亚画家郑浩千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郑浩千在进行创作。本报记者汤渝杭 摄
  “霓虹犹泼彩,塔影泛湖光。石像坡翁老,苍茫水一方。”这是祖籍惠阳、出生在马来西亚槟城的画家郑浩千游览惠州西湖后情不自禁创作的一首诗。郑浩千出生、成长于海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分外着迷,不仅擅长水墨画,在缺乏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还会作诗写书法。
  昨日,“浩水千山———2018郑浩千彩墨画作品展”在惠州博物馆开展。郑浩千别开生面的水墨作品吸引了惠州众多水墨画家及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昨日下午,郑浩千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郑浩千祖父郑增香早年从惠阳漂洋过海南下马来西亚,在当地开拓了一片新天地。身为第三代华侨的郑浩千出生于槟城,中学毕业后赴香港、台湾和英美多地深造,为英国牛津国际乔治大学东方美术史博士,现任马来西亚中央艺术研究院院长。郑浩千的作品曾在伦敦国际艺术中心、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中国美术馆等地展出。
  郑浩千自幼喜爱中国文学艺术,曾向竺摩、赵少昂学画多年。2008年以来,郑浩千多次回到家乡惠州,在逗留期间前往惠州西湖、罗浮山、巽寮湾、双月湾游览,家乡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在东江合江楼作诗:“浮动黄昏景,苍茫入眼收。舟寻游子梦,月照合江楼。塔影随波荡,霓虹逝水流。心痕曾系处,沉醉久凝眸”。在惠东,郑浩千写下了“为欲登高观景妙,深林曲径俱荒芜。弯弯双月明如镜,寂寂清波静若湖。一角渔村成小市,无涯沧海卧珍珠”的诗句。
  郑浩千告诉记者,西湖之妙,在于湖裹山中,山屏湖外,湖和山相得益彰。他现在正在构思创作一幅和惠州西湖有关的水墨作品,待完成后希望能在惠州及世界各地展出,让更多人了解惠州。
  郑浩千离开马来西亚,到多地求学了解古典文学作品。在香港师从赵少昂、拜访饶宗颐,在台湾拜访张大千、余光中,在大陆拜访冰心、关山月、黎雄才,追寻文化名家。这些求学经历让他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也让他更加自豪,致力于在海外传播中华之美。
  他说,这几次回来发现惠州的文化底蕴非常深,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浓厚,对惠州画家的创作大有裨益,惠州不少画家的水平也非常不错,希望有机会能促进惠州画家和国际接轨交流。 本报记者谭 琳

常山新车上牌“最多跑一次”
新疆和田“玫瑰巴扎”进入尾声
金关民警 防骗宣传进校园
全国健康扶贫工作媒体见面会在金寨县举行
江城社区开展国庆节前安全大检查
惠州籍马来西亚画家郑浩千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朔州市“12315”申诉举报热线正式并入朔州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
唐山市靠前指挥充分准备取得抗御台风胜利
市工商局:贯彻落实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
北塔区压实两级责任协力整治校车
健全体制机制 经开区每年筹资3亿元奖励扶持企业
我市庆“三八”创意舞蹈大赛圆满结束
市档案执法检查组到信访局调研检查档案工作
我市“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正式运行
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银川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通知
“五一”假期芜湖旅游揽金逾12亿元
师振军在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报会上要求 为脱贫攻坚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支持跨境电商发展 跨境电商在蓉设总部奖励500万元
栖霞区发改局:创新发展思路 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杨龙到歙县调研道路交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