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基层】晒晒移民搬迁户的新生活


王志育指着新房墙上的照片乐开了花
住上新房干劲足
“幸福日子,是政府给我们‘搬’出来的。”采访中,今年42岁的贫困户宋涛发自肺腑地说。
十几年前,宋涛父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两间破旧不堪的窑洞,宋涛的爷爷收留了宋涛一家。在搬新家前,宋涛和妻子李存玲、儿子借住在王益街道办高坪村爷爷的家里已经14年。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宋涛和李存玲的梦想。奈何妻子肢体三级残疾不能干重活,儿子还在上初中,就算宋涛早出晚归地开出租车,也只能维持日常的开销。盖房?谈何容易。
2016年6月,一件天上掉馅饼的事落到了宋涛头上,王益区政府计划集中安置10户无住房的贫困户,宋涛家被列为其中一户。听说新房在王家河幸福居,近邻川瑶公路,交通非常便利,周边一公里内有医院、学校、超市,宋涛和妻子高兴地天天念叨:不花一分钱,就能住到城里,在城里上初中的孩子就能天天回家了,我开出租车也便利了很多!
2017年10月,宋涛的憧憬变成了现实。他家分到一套63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房子在三楼,非常向阳,新房里装修一新,厨房里橱柜、抽油烟机和卫生间里的基本设施都有了,买了点简单的家具,一家人赶在农历新年前就拎包入住了。最让人欣喜的事,搬到城里后,妻子在周边的超市找到一份工作,这样一来,家里就有两个人有收入了,夫妻俩卯足干劲工作,贫困的日子眼见着要到头了。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像宋涛一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王家河幸福居安置点的贫困户10户22人,已于2017年10月全部入住。搬迁后,王益区政府为5人安排了公益岗位,3人因搬迁而找到工作,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移民搬迁让贫困户搬出了一片新天地、一番新希望!
“搬”出美好新生活
三间破败的石板房,泥巴院墙斑驳不堪,房顶的石板也掉了许多。这,曾是贫困户王庆林一家的房子。领到了移民搬迁新房的钥匙,在离旧家不到一里的地方,他们一家有了气派的平房。
从泥巴路到水泥路,从危房到气派的两室一厅,从深沟里到美丽乡村……过去两年,王庆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庆林是宜君县哭泉镇麻庄村人,今年68岁,女儿出嫁后,家里只有他跟媳妇两个人。以前他们住在“沟沟”里,吃水要到一里远的河里担水,老两口都是肢体三级残疾,行动不便,吃水的路走得格外艰辛。从沟底走到沟顶,那是一条晴日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羊肠小道,有时连下几天雨,老两口就只能守在家里,连门也出不了。王庆林出生在石板房里,在那里长大,又在那里娶妻生子,在沟底一待就是一辈子,他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能搬出那里,住上新房。
2015年,王庆林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成为了“交钥匙工程”的受益人。2016年刚过完国庆节,王庆林拿到了新房钥匙,当他推开门,第一次走进自己的新家时,洁白的墙面、锃亮的地板、新的沙发、床、柜子、炉子应有尽有,王庆林简直不敢相信:这么好的房子,不掏一分钱咋就成了自己家的了。直到旧房子拆了,王庆林才真的相信,这48平的房子真真属于自己了。
新家的院子里有了自来水,王庆林再也不用去担水吃,只要打开水龙头,就能吃上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新家的院子也连上了通村公路,老两口进城也方便多了。
这两年,宜君县实施“交钥匙工程”,政府无偿给全县204户特困户建造了新房,让许多像王庆林一样的贫困户搬出了美好新生活。
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房
正是春耕时,走进新区坡头街道办豹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排排新房前,男人们开着三轮车准备上地干活,女人和孩子们坐在新家门口拉家常。去年冬天,这里的人们从以前住的窑洞里搬到这宽阔敞亮的平房里,开始了新生活。
“我妈身体不好,我要守着她照顾她,也不能进城打工,两个人住在土坯房里,下雨屋里漏水,日子没有一点希望。”豹村搬迁户谢耀文家中只有他和母亲两人,母亲患有精神疾病,花费大,所以谢耀文从没想过自己能搬出土坯房住上新房。2017年冬天,谢耀文拿到了新房钥匙住进了新家,装修好的房子里配备了取暖器、电磁炉等生活用品,这下谢耀文心里踏实了。
“一辈子住在山旮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进党和政府出资给咱修建的新平房!”今年56岁的王志育激动地说,他也是享受豹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贫困户之一。2010年以前,王志育一家四口住在几孔随时可能坍塌的地窑里,后来,他攒下几千元,在豹村马连组里买了两间土坯房,可房子建的时间早且很久未住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不说,冬冷夏热也让人很是头疼。
去年冬天,王志育只掏了一万元,就住进了政府出资修建的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干净的白墙,锃亮的瓷砖、橱柜、炉子、席梦思床等家具一应俱全。如今,王志育一家搬进了新房,迎来了好日子。种了半辈子地的王志育在村干部的扶持帮助下,于2016年种植苹果树3亩,花椒7亩,还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2万元,买了两头乳牛和一辆旋耕机。今年果树开始挂果,乳牛也要产子,王志育一家脱贫指日可待!
住房安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之中的三保障之一,易地扶贫搬迁正是实现了贫困户住房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户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他们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据悉,豹村集中安置点占地61亩,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房屋34套,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全办共有搬迁户64户196人,其中豹村集中安置点为34户121人提供安全住房。(本报记者 张欢欢 焦悦 田甜)

欢声笑语过个幸福年
中国女排零封泰国轻松夺冠
[评论]抓好“三夏”工作 促进乡村振兴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赴湖口县开展九江市急诊质控中心现场培训工作
佛山市实验中学龙舟队包揽两金
【记者在基层】晒晒移民搬迁户的新生活
多区域单循环缓解拥堵
关于我市公车私用典型问题情况通报
刘雪荣强调:持之以恒聚力“四大行动”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暑假作业值得好好设计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便宜坊“活招牌”孙立新:做菜的精髓是“做人”
全民共创全国文明城市|近10个充电车位,仅1个没被占
委领导沈新良带队走访联系“百年百项”重大项目
科学城医院新添机器人"咪姆" 颠覆你的就医体验
浮梁县举办系列生态农业技术培训班
龙华警方联合建行开展反诈骗联盟宣传活动
太和县把握656方法要点 专班推进扫盲点
市安全监管局召开退休老同志座谈会
呼和浩特市妇联主席云玉美一行赴托县调研指导妇女工作
鄞州城管开启护考模式 发现噪声扰民可拨这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