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精心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人民日报》报道我市服务复退军人经验做法
昨日,《人民日报》第19版以《活动有场所 诉求有回应 帮扶有机制惠州精心安置复员退伍军人》为题,报道了我市服务复员退伍军人的经验做法。本报现全文转载,敬请垂注。
  “有什么困难都可以在‘家’倾诉,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到‘家’反映,自从有了‘家’,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谈起广东惠州惠城区龙丰街道复员退伍军人之家,退伍军人张日癉竖起大拇指。
  惠州是一座有着双拥革命传统的城市,目前共有近10万名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在此工作生活。惠州也是全国复员退伍军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之一,现有重点优抚对象1.8万人,每年安置转业复员退伍军人1200余人。
  退伍军人有了温馨的家
  2007年11月,惠城区龙丰街道在黄塘社区成立复退军人工作站,购买了乒乓球台、脚踏机等健身器材以及大量学习书籍。
  “复退军人工作站是战友们联络感情的场所,也是我们回忆部队峥嵘岁月的精神家园。”张日癉说,他每周最少两次到站里,与老兵们一起聊天、打球、看书、下棋。
  近年来,工作站每年组织复退军人到省内外参观革命圣地,定期为复退军人开展免费体检,并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指导方案。
  据了解,目前惠州已搭建起4级复退军人服务平台,包括市服务中心1个,县(区)服务中心7个,镇(街、林场)服务工作站77个,村(社区)服务工作联络点1269个,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
  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户制度
  惠州近10万转业复员退伍军人中,有的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较好发展,但也有部分存在生活、医疗、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等困难和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惠州市建立和完善了复退军人服务体系,并制定“1+1+5”系列文件,建立党政领导联系户制度,要求市、县(区)、镇(街)三级党委领导联系8户、政府领导联系5户、机关单位主要领导分别联系3户复退军人,通过定期联系走访、节日慰问等方式,实行点对点帮扶。
  目前,惠州市共有2049名党政领导干部与8038户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建立了联系,并按照“一班人负责、一竿子到底、一揽子解决”的原则,通过定期联系走访、节日慰问、对口帮扶等形式,起到“联系一户、帮扶一户、带动一片、影响一片”的效果。
  开设帮扶救助绿色通道
  今年65岁、家住惠城区南坛南路的退伍军人方文辉不幸身患白血病,昂贵的医疗费用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无法筹到足够的治疗费用。惠州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得知情况后为他开通绿色通道,并及时送上救助款。经过4次住院治疗,方文辉花费医疗费用79万元,通过医保报销、大病救助、绿色通道等多种渠道,已报销减免40多万元,超过总医疗费用的一半。
  所谓“绿色通道”,就是由基层民政部门先行垫付救助资金,为身患重病的退伍军人第一时间送去“救命钱”,之后再补办相关手续。
  惠州市大力弘扬爱国拥军光荣传统,在认真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的同时,针对新形势下复退军人的新需求新期盼,积极探索做好复退军人服务管理工作新路子,有力维护复退军人的合法权益和实际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惠州市通过复退军人之家先后为近4万人次解决了生活、医疗、养老、子女读书、住房等问题。

走访形意拳传承人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力争到2020年全市核桃产量突破20万吨
经开区管委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赴获嘉县参观学习
老边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
云岩区中华社区开展专项整治提升市容市貌
惠州精心安置复员退伍军人
专业牙医解答常见口腔疾病问题
临沂市两款软件入选省高端软件 共34个产品入选
法官提示:委托理财双方均有过错应分担损失
健康舞海选激情上演,分路口镇再掀舞蹈热潮
回家啦!崂山区宋家下庄社区回迁安置工作启动(图)
东营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报告会聚力优质校建设
一道彩虹贯天空
降雨缓解鞍山旱情 各大河流运行平稳
建设“四好农村路” 助推美丽乡村发展
沙区2018“十大全民艺术培训”活动启动
苏州路隧道路灯近期将全部恢复照明
中央环保督查组检查 龙坑引水工程管理处水源地环保工作
上海市帮困互助基金会坚持党建引领 圆满完成换届工作
我市将出台举措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