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为前来看病的患者把脉
逢年过节,当村民们都沉浸于喜庆之时,他却在狭小的卫生室里忙的团团转,用心呵护着村民的健康,坚守着自己当初的承诺,现年56岁的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韩家沟村村医杜鹏就是其中一员。干了30年的乡村医生杜鹏,村里任何人只要提起他,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通讯员朱元军兰州晚报记者常舒清文/图 1一份承诺三十年守护
杜鹏家世代为医,在父亲的熏陶下,他自小接触中医,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甘肃省中医学校。出生农村,条件艰苦,那时杜鹏读书时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生活在一线城市。可是当他回到家乡看到极其落后的医疗条件时,看到村民被病痛折磨的眼神时,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在父亲的鼓励、支持和传承下,承诺要当村民的“健康卫士”。
记者在韩家沟村卫生所,看到村医杜鹏正忙着给村民针灸、拔火罐。村卫生室里干净整洁,一张老式的桌子上摆着听诊器、血压计等诊疗工具,旁边堆满了各种中医书籍,身后靠墙的一个架子上面放着最常用的药品。
看着躺在村卫生所病床上针灸的陈义,谁也不相信他竟有脑梗、脑萎缩等病史。“感谢杜大夫每天给我针灸、按摩,从来没有收我一分钱。现在走路好了,说话也利索了,吃饭也正常了。”今年75岁,家住崆峒镇蒋家沟村的村民陈义由于身体多种疾病影响,3年前左身偏瘫,由于住院费用过高,老陈一度放弃了治疗,回到家里养病。
像陈义这样得大病的老年人在农村里,基本上都是放弃治疗。在杜鹏的从医生涯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30多年前从学校毕业至今,已经有1200余位“三高”患者在他这里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2没有节假日的随叫随到
多年前,崆峒区韩家沟村条件艰苦,山路难行,但只要病人有需要,杜鹏每次都是随叫随到,逢年过节也不例外。前年腊月的一个傍晚,距离村卫生所5公里外的扁坡社,有一位40多岁的急性肺炎患者,当时高烧不退。出诊时,正逢天降大雪,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杜鹏步行2个多小时,赶到患者家中就开始把脉、听诊、用药,当时患者体温已达40度。经过2个多小时的治疗,患者高烧退了、神志也开始清醒,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杜鹏坚守村医岗位30多年来,治愈的病人数他都记不清楚了,有时还有病人从外地慕名前来求医问药。多年来,面对每一位病人杜鹏都能细心询问、耐心解答、用心治疗,他的医德医品终究为他带来了荣誉和褒奖。2005年,杜鹏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他的卫生所连续三年也被评为省市区“先进村卫生所”。
3坚持换来村民的信赖
“以前,我们这里生活条件差,有时候老百姓来看病没有钱,就先看病后付钱,有的赊账就是一两年甚至两三年,每年都要垫资几千块钱,思想也确实动摇过,家人的支持和父亲的言传身教,是我最后留下来的动力。”崆峒区崆峒镇韩家沟村村医杜鹏告诉记者,我的主要责任就是‘小病不出村,大病要认识,急症帮转院’。听起来简单的几句话,可作为村里唯一的乡村医生,要守护好1700多位村民的健康,杜鹏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了12小时。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换来的是村民的信赖。自从成为村里的签约医生,杜鹏每天更是忙的“马不停蹄”。作为村医,他的日常工作就是上门为村民服务,了解每个村民的健康状况。“有病的要诊治,没病的要预防,现在全村老少、孕产妇的健康都由我来管。”杜鹏自豪地说。
仙居纪委——千里赴川守护扶贫“奶酪”
邵武市洪墩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
石家庄市房产交易登记实现“一窗受理”
我市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李希在韶调研讲话精神
暑期出游火热:哪儿凉快就去哪
三十年坚守只为一份承诺
鹤壁市卫生计生监督局新年伊始谋划2018年工作
疱疹性咽峡炎今夏来势汹汹 医生:小心防护,并不可怕
娄底市风景园林管理处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烟台故事】东风电影院:2005年消逝的记忆
市委中心组召开理论学习会议
一觉醒来,爱车四门被从头划到尾
蛟河市白石山镇强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清理
沐川县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凤桂路项目工程建设推进会
“以文化人”是脱贫之基 于平
[青白江区]多措并举推进廉洁社会单元创建工作
我市将开展7大行动 把老旧小区打造成美丽家园
蚌埠市总工会副主席沈玉玲等领导莅临固镇公路分局参观调研
深入开展营商环境调研 联合助力外经贸企业发展
市物价局调整非居民用天然气和荆门城区车用天然气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