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出农历正月,辽中区杨士岗镇的稻米加工集群就已经吹响了开工号。3月7日,当采访车驶入杨士岗镇稻米业加工区时,来来往往的物流车,加工机的轰鸣声瞬间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一对“85后”的小夫妻正在现场坐镇指挥,以他们的奋斗为主线,采访就从兰杰粮谷加工厂的生产车间开始了。
生财有“稻”
维护品牌就像养孩子
田晓,乌全羽,这两个年轻人在7年前选择进军稻米加工领域,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辽中的大米现在已经被列为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绝对响当当。而我们的父母做粮食经营也有些年头了,客户资源也都不错。再加上我们两个人也希望通过努力打下一片天空。”聪慧能干的田晓俨然成了大当家,她将创业缘起娓娓道来。
在7年前,品牌于传统农民来说,基本没太多概念。而那时候,小两口就已经有意识地摸索农业品牌的创立了。“当时我们申请了‘晓雨’商标,它犹如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全力呵护。”乌全羽说,“我们做粮食产业的,首先要从种植方面的源头保证粮食的绿色无公害,在加工过程中,保证无添加无污染,运输过程,保质保量。”
每年收入大约百万元,这是“85后”年轻夫妻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
任重“稻”远
稻米产业加工大有文章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一头是生产,一头是消费。稻米是多个行业的重要原料,如何提高稻米加工水平,增强稻米加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在兰杰粮谷加工厂车间,记者看到了一台崭新的设备,田晓笑说:“没有金刚钻儿,揽不来瓷器活儿,它是目前稻谷加工领域的王牌,光设备投入就是400多万元。”
在行业沉浸多年,田晓认为:“现在有很多稻米品牌,缺乏标准体系。不过,随着整体消费水平提高,市场对于品牌产品的需求会不断增加,整个产业规模集中度会不断提高,这是未来大趋势。”
辽中区农村经济局局长王勇告诉记者:辽中区水稻种植面积54万亩,占全市水稻总种植面积的34.4%,水稻产量32万吨,可加工大米23万吨。随着科技的发展,品牌建设的深入,稻米加工将大有文章。
康庄大“稻”
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无形资产
好的大米,卖上好的价钱,这是有形资产,品牌是无形资产。只有双管齐下,才能让水稻变“金稻”,让从业者走上康庄大道。
辽中大米在南方非常受欢迎,产品已经走进了大型超市。这与辽中区围绕农产品优势资源,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宣传、推广和培育密不可分。
“辽中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稻米产业发展区域公用品牌和商业品牌之间荣辱与共,需要共同维护。”辽中区副区长张新波一语中的。
在采访过程中,田晓的手机响个不停,她告诉记者:“现在的订单很多来自微信,我们基本上全年订单都已经排满了。”
据杨士岗镇党委书记刘梦霄介绍:目前稻米加工集群有26家稻谷加工厂,年生产总值近3000万。平均每天每家可加工水稻75吨,经营业主年纯收入可达30万元到40万元。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徐娜杜争华
我市印发《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
回收价格上涨 废旧报纸成了“香饽饽”
长宁区华阳路街道举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揭牌仪式
小店警方打掉5个恶势力团伙辖区各类警情大幅下降
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五次会议
辽中稻米加工集群快步迈进春天里
华州区委书记霍文军慰问高温下坚守一线干部职工
张国伟在新乡县调研时强调:明确主攻方向 加快项目建设 保持良好态势 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谯专项整治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
焦吉林出席市政协“委员之家”授牌仪式时要求
商丘市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六一”特别关爱活动
皋埠镇农林水利两手抓打造绿水青山新模式
滕州荣膺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
南宁市美丽县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疑被诱导签订违反调控政策的合同 购房者状告开发商获法院支持
深圳发布首批百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
临潼区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填表工作
长春市政府献血办关于“申报2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和个人”的公示
王益区被列为第一批省级城市设计、“城市双修”县级试点
新增565个学位,大鹏新区新学期开学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