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震后重建让老人老有所依


本报记者 李荷 崔慧芬 张庆
“院容院貌真漂亮,绿树成荫鲜花放,进入舒适如宾馆,庭院装点如画廊”,这几句话描绘的正是宁强县中心敬老院(以下简称敬老院)。近日,记者走进敬老院,看到老人们正集聚在宽阔的院子里吃晚饭。见到有人走近,老人们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行一同用餐,质朴的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在每一个老人脸上。
“感谢党,感谢政府!真是想都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宾馆房,这里生活真是太好了。房子修得好,住着也舒服。刚修好那年,我还不愿意来,后来听人家说这边好,就放心地过来了。”敬老院里的劳动组组长张照勇动情地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天津陆续援建宁强县2所敬老院:宁强中心敬老院和大安敬老院。2010年4月,宁强中心敬老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45亩,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总投资2700余万元,设供养床位300张。敬老院院长张明龙向记者介绍:“援建前的条件与现在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现在,敬老院交通顺畅,设施完善,环境优雅,满足了全县18个镇办292名孤寡老人入住。”
今年61岁的赵民友不善言辞,谈到在敬老院的生活情况,他一边重复着“很好”俩字,一边呵呵地笑。一日三餐有专门的厨师负责,米饭、饺子、回锅肉、红烧肉……天天换花样;房间里干净整洁,有独立卫生间和暖气;洗浴中心随时都能洗热水澡;有散步花园、健身广场、娱乐室;时不时去“老伙计”、“老姐妹”的房子里串个门,每个月还有零花钱。这样舒适的敬老院,让赵民友和敬老院里近300位孤寡老人感受到了震后重建带来的生活变化。
“院里不仅有专门的护工,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老人们的健康,平时定期对老人的身体进行常规检查,突发情况也能及时采取专业的急救措施。”敬老院护工舒春霞说。
有些老人进院后仍习惯做些农活,敬老院就鼓励老人积极参与院内生产,对老人劳动实行按劳付酬。2017年以来院里自产菜(肉)价值8万余元,既为老人们补给了伙食开销,又提高了老人劳动的积极性。
“每次看到老人脸上的笑容,我们心里都是暖的。灾后重建让宁强的敬老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在不断努力,让院里的老人们生活得更幸福些。”张明龙感慨地说。

我市超额完成自治区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任务
师永学参加竹溪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要求依托生态优势 打造全景竹溪
我市规上工业生产前8月同比增长8.6% 超八成行业保持增长
变天了!三明将迎雷雨大风天气,明天最高气温下降6-8度
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宁强:震后重建让老人老有所依
七星区拆除和平万达项目范围内违建1100多平米
担心脖上留疤不敢做手术,医生想妙招这样解难题
马云:在核心技术上争高下,是大企业当仁不让的责任
公安局凤城市局联合人民银行等金融单位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正在建设的屈家岭遗址公园
钱界殊调研老濉河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
发挥交通运输优势 打造便捷营商环境
热5月破3项纪录预计迟到的夏季风会在6月上旬带来充沛降雨
听瑜老板“唱”京剧 比吐槽大会更有梗
绍兴风情旅游新干线正式售票运营,上千市民出行
西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拟批准设置西安养元康复医院的公示
市政协召开第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屈原故里端午诗会在宜昌精彩上演
禄劝奋力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