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涉林案件“罚款改种树” 促生态修复


  新华社兰州10月9日电(记者王博)甘肃法院在涉环境资源类案件审理中探索落实恢复性司法理念,林区法院在盗伐林木案件审理中,尝试推行易科执行制度,将罚金刑转换为幼林抚育,试点以来补植苗木万余株,促进了生态恢复。
近年来,甘肃全省法院在涉环境资源类案件的审判实践中探索生态修复机制,对有可能采取一定措施恢复原状的,在判决环境污染破坏者承担责任的同时,责令其或第三方机构代替进行恢复原状,尝试运用替代性修复、补种复绿等方式恢复生态环境。
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下属林区基层法院所辖区域高寒阴湿、农牧交错,在长期的审判执行工作中,因部分罪犯无力缴纳罚金,导致林区法院罚金刑执行难度大。为此,2015年,林区中院率先在原卓尼林区基层法院(现更名为洮河林区法院)、原迭部林区基层法院(现搬迁并更名为祁连山林区法院)试点涉林罚金刑易科执行工作,对无力缴纳罚金或未能全额缴纳罚金的罪犯,实行“易科执行、复绿补种”政策。
试点以来,原卓尼林区法院与被判处缓刑的21名盗伐林木罪犯签订了苗木补植保证书,筛选出适宜人员进行补植复绿造林劳动,共补植云杉苗木3000多株,造林面积达6600多平方米;原迭部林区法院与被判处刑罚的10名盗伐林木罪犯签订了苗木抚育补植保证书,罚金刑易科执行共完成幼林抚育面积4000亩,补植云杉树苗10000株,补植面积700亩。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表示,林区法院通过创新刑罚执行方式,既解决了罚金刑“执行难”,又有效促进了生态恢复,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来源:新华网

我市举行“中国梦•新时代•见证改革”百姓宣讲团巡回宣讲活动
新化监督检查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团市委、市青联举办“青春对话信仰特区再创辉煌”汕头青年事迹分享会
德城警方打掉一敲诈勒索团伙发布通告征集违法犯罪线索
马波任晓春带队参观考察乡村振兴工作
甘肃:涉林案件“罚款改种树” 促生态修复
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公布 青岛累计3所职校上榜
节能降耗不只是口号,黄江400余人雨中徒步表决心
渔民捕到一条珍稀中华鲟 警方和渔政部门共同放生
主动履职尽责 积极建言献策 加强监督支持 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强大合力
绍兴黄酒节向世界发出邀请
英雄王波被中美高校追授荣誉学士学位 他的事迹感动各界
法院执行110快速反应促两案执结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右江区2家企业列入广西2017年度保健食品经营“红名单”
长沙出台“双修双改”方案:修复生态 和谐共生
立足发展新定位 谋求履职新作为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第五学区举行文艺会演走进新时代 唱响中国梦
走好网络致富路更需脚踏实地
市新媒体界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