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厕,在许多市民的脑海里,这是画面感强烈、气味一言难尽的四个字,俗语将其形象描述为:一块木板两块砖,三尺栅栏围四边,冬天冷风上下灌,夏天蚊蝇到处飞。美丽乡村,小小厕所岂可成为污点?今年以来,一场“革命”在我市农村铺开,全市农村户厕将旧貌换新颜,实现无害化厕所全覆盖。
农村如厕告别老尴尬
醉美四月天,位于钟祥东南端的长滩镇生机勃勃。
从许多农户屋旁伸出来的白色管道吸引了荆门晚报记者的注意,管道高约两米,一头连着地下,一头对着天。
“这是排气管,专门用来排出地下粪池产生的沼气、废气等,是农村户厕改造的配件之一。”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解释。3月起,长滩镇启动了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有180户完成改造。
改造后的农村户厕长啥样?记者随机走进了同心村2组村民张家英的家中。
张家英家的新厕在以前旱厕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位于后院一角,待窗户和大门安装完成后就整体完工了。墙面粉刷洁白,上方吊顶,设有蹲便器、纸篓和卫生纸筒,没有异味。院外后方,埋有一个三格式玻璃钢粪池,容积达1.5立方米,其中第一、三格上设有两个盖,可供清理和循环利用,旁边竖着一根排气管。
“粪便经过这个一体化的三格式粪池,可让其中的寄生虫卵沉淀,并可按照密闭厌氧发酵原理除去和杀灭寄生虫卵及病菌,控制蚊蝇滋生,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处理的粪液含易于农作物吸收的营养物质,酸碱度适中,可直接施用。”改厕施工队的王姓负责人介绍。
张家英表示,家里的楼房盖了十多年了,一直用的是土厕所,过年过节孩子们回来用着总不习惯,早就想改造,这次赶上了镇里科学改厕的机会,立马就配合施工队改了。“可惜房子建得早没规划,不然二楼也要建个厕所。以前旱厕又臭又脏,到了夏天打虫药都要买不少!”她说。
家住先锋村6组的八旬大娘田华清,住在一栋成色很新的小洋楼里,不久前家里新修整了3座厕所,一楼厕所还分了男、女间,除了没有面盆和淋浴设施外,和一般城市居民家的厕所并无二致。
“楼上的厕所装的还是马蹲(桶)呢!”这位八旬大娘孩子般自豪地告诉荆门晚报记者。得知自己弄错了马桶名称后,她不好意思地表示,之前没用过。问及以前的厕所啥模样,大娘羞赧地拍着记者的肩膀,指了指歪在房边树丛里的一口大瓦缸说:“你不问,我都不好意思说!”
施工人员介绍,得知镇里要改厕,大娘儿女外出务工前不惜成本装修重建了家里的厕所,他们外出后,施工队在室外埋设了三格化粪池,架设管道,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因地制宜催生改厕新模式
“小厕所关乎大民生,我们一直将农村改厕当成一场‘革命’看待。” 长滩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董磊介绍。3月以来,该镇以先锋村、桥畈村、大洪村、同心村500户为试点开展改厕工作,计划本月底试点改造完成,今年内实现全镇无害化厕所全覆盖。
据统计,长滩镇全镇3862个农村户厕中,旱厕占到了88%,水冲式厕所仅占12%。建有水冲式厕所的农户中,九成以上保留了旱厕。
“旱厕难以消灭就是农村现状。究其缘由,首先旱厕历史由来已久,农村多为留守老人,传统的如厕习惯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其次,畜牧减少后,人粪成了地里唯一能用的有机肥,老百姓健康意识薄弱,以为水冲后肥就没了。”董磊分析。
之所以能迅速打开改厕局面,长滩镇自有一套办法。他们首先成立了由镇长坐镇的指挥部,制订了完善的改厕方案,与各村签下“军令状”;然后,召开群众代表大会,集中现场报名,开展改厕知识培训,张贴宣传标语,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改厕需要资金投入,多了老百姓不干,也容易产生矛盾。对此,长滩镇实行室外无害化处理由政府买单,组建专业施工队施工,室内改造则采取以奖代补的政策,对先行先试的农户,每户奖补500元。
该镇同心村支部书记何永芳介绍,刚开始推广改厕并不顺利,村里采取先易后难的做法,一户改好后号召其他农户上门观摩,积极带动之下,老百姓纷纷主动要求改厕,现在施工队都忙不过来。
“到学校给娃娃们做改厕宣教效果更好!改厕于小家、大家,都是利事一桩,娃娃们回家后用新思维带动长辈的老想法,推广起来更快!”何永芳说。
当前,长滩镇以三格式粪池为基础,创建了独具钟祥特色的三级发酵式厕所,在充分尊重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利用废弃容器作为生态净化池,改善村容村貌。
改造工作完成后,粪物除了可肥田,还有其他“好归宿”,比如通过吸粪车运至沼气站、发电厂、有机肥厂等,实现资源化利用。
权威声音
粪物污染大 改厕利健康
湖北省农村改厕权威专家 孔林汛
不适当和不安全的粪便处理,会引起疾病传播和导致地下水源被污染,成为携带传染源的苍蝇蚊子的繁殖场所,并产生令人厌恶的气味,影响环境面貌。建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杀灭或去除粪便中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卵,阻断其传播链,可起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作用。
因此,改厕是一项健康投资,其效益在宏观上是改造不利于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减少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保护劳动力,对农户而言可节省因病医药费支出。
部门声音
三年完成30余万座农村厕所改造升级
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厕所革命”是个大概念,不仅涉及农村户厕和公厕的改造,还涉及城镇公厕、旅游公厕、交通沿线厕所等改造升级。其中,农村改厕的数量占比最大,是“厕所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我市农村多为旱厕,改厕有利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今年年初,湖北省政府印发了全省“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我市将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精心实施”的要求,通过三年努力,全面完成全市30余万座农村厕所的改造升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中明确了6种无害化卫生户厕,根据我市气候、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民俗等特点,其中3种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适合在我市推广,即三格化粪池式厕所、沼气池式厕所、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各乡镇可根据实际选用和创新延伸。
专家点评
“厕所革命”也关情
市委党校教授刘良军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对此,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更是将“生态宜居”纳入总要求之一,强调建设农民群众幸福美好的生活家园,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与重要标志。因此,“厕所革命”势在必然,恰逢其时。今天我市农村已有不少村民朋友不待扬鞭自奋蹄,干在前列。放眼长远,乡村改厕应有统一规划与标准,确保改新后的厕所不仅更舒适,让生活更美好,还与村居整个生态系统保持一致与和谐。群众利益无小事,厕所革命也关情。唯有基层党委、政府重视,从思想观念、物资保障、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谋划,“厕所革命”才能“风景这边独好”。(记者 李蕾蕾 文/图)
点燃自主脱贫的“心灯”
高港区统筹剩余空间规模提升计划执行率
市农业局“四个强化”推进农发基金项目实施
邱县新马头镇、陈村乡、城区街道办积极应对6.25降雨天气抓实防汛工作
华安:贡鸭山旅游配套项目投用迎宾客
未来三年,我市农村户厕集体“美容”
2018年中盘点 城管为鹤城做了啥
河北省今年招百名免费本科医学生
仅被塑料袋包裹 全身冻紫利川谋道一排水涵洞内发现被弃女婴
65岁以上免费查体、居家养老模式 好政策服务老年人
热带低压将于18日凌晨到早晨登陆海南陵水到广东雷州
佛山今年至少建成并投用10座加氢站
全市18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竣工投产 张敬华蓝绍敏出席现场会
邢国辉到裕华区、赵县看望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莞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常宁市洋泉水库集中供水村支管网采购及安装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农园新景”助力乡村旅游产业
午餐午休回归校园,解了家长“心头忧”
淇滨区8个村被认定为市级返乡下乡创业示范村
8月起高龄津贴发放一律取消申请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