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企业效益呈逐步好转的态势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持续改善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5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0个行业减少。其中,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这五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经济效益处处长何平表示,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持续改善。一方面产成品存货周转加快,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6天,同比减少0.2天;另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同比提高0.35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根据统计局数据,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92.59元,同比下降0.35元;其中,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49元,同比下降0.31元。同时,杠杆率降低。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6%,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9.5%,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成效更为显著。
效益改善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1-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和9.3%,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高5.1和2.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12.9%和32.3%,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8和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文兼武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业生产稳中向好、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
从单月数据来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70.6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4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对此,何平表示,尽管5月份工业利润增速比4月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除成本下降因素外,也得益于价格上涨。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1%,涨幅比4月份回升0.7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4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5月份价格变动对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比4月份多4.3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们的实体经济企业效益呈现逐步好转的态势,企业效益改善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一个有利的基础。”何平说。

市质监局对特种设备检验质量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掌上”公积金APP与微信上线运行可实现查询信息、提取还贷等功能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督导组赴鸡西地区指导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交警支队获“永远跟党走”合唱比赛第一名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2018TG01-G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的批复
实体经济企业效益呈逐步好转的态势 工业企业效益总体持续改善
300亿元北京科创基金启动 半数将用于基础性研究
肖剑华深入前岐镇开展河长制工作调研
国省干线公路基本畅通
淮上区沫河口镇妇联举办“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经典诵读活动
市领导到莱城区督察环保
为书写保定教育奋进之笔奠定基础 ——访市教育局局长徐志清
惠州居广东热门旅游地第六
巧创新词 滥用概念 部分单位试用期“坑”你没商量
我市部署“两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督导工作 整治“老大难”问题
农安县新增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设置地点
2018年上半年现代企业制度工作稳步推进
我市召开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暨湿地保护工作会议
市政协委员提交提案166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