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生活 灯璀璨 景浪漫 夜迷人”月光经济彰显大西安经济活力


曲江大唐不夜城(资料图片) 记者 张宇明 摄
古城夜色多姿多彩(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大唐不夜城游人如织。
亮化提升,夜景迷人。
灯火璀璨,商业繁荣。
咖啡店和甜品店等成为市民夜晚悠闲娱乐的好去处
回民街的特色夜市和风味小吃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市民和游客在城墙南门观看《梦长安》演出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夜生活”成为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与之伴生的“月光经济”也越发成为城市发展学、经济学界热议不已的高热词汇。
  月光经济也称夜市经济,指的是城市夜间以文化演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区经济在夜间延伸的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消费水平和聚集辐射的能力。据统计,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月光经济已占全天服务业营业额的50%,百货商厦发生在18时以后的营业收入,占到全天销售额的40%到80%。不少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认为,月光经济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繁华程度和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那么,西安的月光经济发展如何?又如何影响、沁润着市民的生活呢?
  美丽夜景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长安夜、夜未央,月光经济首要“点亮”都市的夜色,才能灯火中凸显繁华,散发出璀璨魅力。从2017年起,长居于此的“西安老户”和经常前来的游客们发现,各种灯饰点亮了大街小巷,街道两旁楼宇璀璨缤纷。灯亮了、街美了、人笑了,条条灯带,亮出美感、亮出品质,也亮了朋友圈,美丽夜景提升了市民在西安生活的幸福感。如今逛夜景已悄然流行——月光经济随着城市点亮工程走进了大家的生活。
  40条亮化示范街 “夜西安”璀璨初显
  2017年伊始,依据《西安市城市夜景亮化设计专项规划》和《西安市夜景亮化设计导则》,古城西安结合自身历史文化特色和城市职能定位,开拓新建设城市夜景亮化,充分展现大西安的城市新特色。全市夜景亮化实行一盘棋部署,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维护、统一控制,打造了一批重点突出、特征鲜明的亮化示范街区和节点,凸显古城特色和城市定位,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亮化点、线、面串联,形成流光溢彩的都市夜景。夜景亮化模式有平时亮化模式、周末亮化模式、节日亮化模式。
  现代时尚、汉风唐韵,曼妙的光影调色之下,古都西安可谓是一街一风景、一路一风格。钟楼、鼓楼、大雁塔等古建筑夜晚在灯光的衬托下古朴典雅、盛世华彩。护城河边,灯景与水景融为一体,温婉浪漫。小寨商圈、曲江大唐不夜城、高新区、经开区等城市主要建筑,用灯光装饰得璀璨缤纷、流光溢彩。一组组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城市照明景观成为西安市民迎接新年来临、夜间休闲娱乐的新亮点。记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西安全市完成40条亮化示范街,全长102.8公里,点亮楼宇1369栋,并对示范街沿线景观灯、行道树、绿化带等进行点亮提升。
  “高新区现代时尚、曲江池古风唐韵、汉城湖汉风再现。”西安市市政公用局工作人员说,西安城市照明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综合运用了建筑光学、照明、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等方面的知识,地域文化元素浓厚。“随着亮化示范街的建成,有力地推进了月光经济的发展,‘迷人夜西安’的繁荣景象初步显现。”
  让你爱上西安 从迷人夜色开始
  夜幕降临,西安便变成了灯的海洋。东西南北大街红红的中国结,二环路沿线的红灯笼让市民感受着浓浓的中国风与喜庆,曲江新区路边“happyeveryday”(快乐每一天)英文灯饰更显现代气息。大差市、解放路等主干道树身上全部装饰上led的满天星,星星点点,灿烂迷人。
  “你看看,这些个中国结、红灯笼、满天星、荧光圈,咱西安夜景确实是越来越美,开车走在大街小巷,一路都是风景,要我说,现在晚上出来就是一种‘视觉享受’。”看着纵贯南北、流光溢彩的雁塔南路夜景,昨晚记者在此走访,刚刚将客人安然送抵惠宾苑酒店的出租车夜班司机老王很自豪地对记者讲:“近一段时间,车上只要拉上外地游客或客商,走到南门、曲江或高新这些灯火辉煌的热闹地方,他们十有八九都会赞不绝口,夸奖咱西安的夜景美。就像刚才这一车山西客人,两个娃娃在不夜城那边直喊着要下车拍照呢。要我说,这花花绿绿的灯光,效果嫽扎咧!”在老王看来,城市亮化工程的夜灯,不但照亮了西安,更让大家切身体会到了红红火火的信心和期待。
  向后展望,在目前已然璀璨的“点亮”基础上,从今年至2019年3月,全市计划再亮化道路74条,楼宇1098栋。华灯初上,夜色下的西安变得更加迷人。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依旧嬉笑着、喧闹着,开始了一天的夜生活。长相思,忆长安。长乐坊里游人如织,未央路上车水马龙,大唐芙蓉园灯火辉煌,爱上长安,浸入西安的月光经济,从踏入光影迷人的夜色开始……
  公交地铁延时运营助力西安“月光经济”发展
  “为你等到夜未央”——从4月9日起,西安覆盖中心城区的一、二、三号地铁线路延时至午夜,更有多达64条公交线路同步延时收车,调整后共有69条线路接驳地铁,进一步方便市民夜间出行。“延时”多出来的这半小时,对广大市民、游客和大西安的月光经济而言,意味着什么?
  晚间10点半,星罗棋布于小寨、曲江、高新、北郊等地的百货商厦、购物中心,关门打烊后完成清场整理工作的营业员们冲出店门,向着公交站、地铁站方向狂奔;时近子夜11点,东新街、土门、龙首村和小南门等“老牌西安夜市”聚集地,餐馆、大排档的生意依然火爆,一些“老饕”虽意犹未尽,可看看腕表也只能悻悻然走向公交、地铁站点;11点过后,市内各大剧场、演艺吧内,精彩绝伦、高潮迭起的节目终于落下帷幕,鱼贯而出的“文艺青年”们,你争我抢乘出租车踏上回家路……这一幕幕,是地铁、公交延时运营之前的西安街头常见场景。
  此次地铁运营时间延长后,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的商场营业员们,可以不再一路狂奔追赶公交车、地铁;节假日逛街购物的年轻人们,可以不再为争抢出租车使出浑身解数;看夜场演出的观众,更可以耐心等待最精彩的“返场演出”了。有专家对记者表示,地铁和公交车延长运营时间,不光能为西安的月光经济提供更多客流,更令消费者的活动半径得到进一步放大,进而使城市月光经济业态获得丰富和提升,比如从商业扩散至文化演出市场。
  “我们组织的不少专场音乐剧和演唱会,都会持续到晚上10点之后才能结束,如果演员和观众交流得好,也不乏临时加演节目让演出持续到11点以后甚至更晚。”西安某票务公司负责人小王对记者表示,虽然演出非常精彩,但很多观众因为散场后来不及乘地铁又一时难以打上车,就要走很长的路去找公交车,有时候公司不得不特别安排包租大巴车来回驳送观众。“这样既加大了我们的成本,又给观众造成不便,导致不少潜在客源流失。现在地铁、公交都延了点,想必会有效刺激我们这一行业的发展。”
  “我近期一直在踅摸,应该让文化消费进一步点亮月光经济。比如说,在二号线地铁沿线寻找一处合适的门面房,用来做带有古长安文化和风情特色的演艺餐吧,主要消费人群就针对青睐夜生活的‘文艺青年’和外地游客们。”西安某文化单位的职员吴先生今年刚三十岁出头,一心想在文化消费方向施展个人抱负。在他看来,“商业、旅游、文化”要素相结合的“特色展示演艺经济”,是一块值得下力气开发的商业方向。而地铁、公交晚间运行时间的延长,则更加坚定了他在这一方向的创业信心。“据我所知,已经有商业大佬获悉西安地铁延时的消息后,正在轨道沿线的换乘点积极物色经营区,统一规划和建设,打造出比较高端的、能够充分展示西安特色的夜场文化消费区。”
  春风拂面市民畅享“月光经济”
  春风拂面中,西安的夜色更美了,徜徉在街头享受夜景、沉浸在月光经济中的市民和游客更多了,商家的生意也更火了。
  昨日晚间,记者分别前往曲江书城、大唐不夜城、小寨、高新万达等“月光经济聚集地”走访。尽管晚间春风微凉,但晚间7点之后出门逛街消费的市民、游客仍不在少数。小寨商圈、曲江银泰、金地广场等综合体内更是人潮涌动。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些商业机构的打烊时间基本都在晚间10点。“我们的店面每天都营业到晚上10点,因为有不少消费者都是在下班后才和家人来逛街、消费。周内时段人还不算多,周末时基本都会排队消费,生意还不错。”金地广场内一户特色饮品经营者黄女士对记者说,平时顾客最为集中消费的地带是餐饮、超市和电影院,“随着大家生活水准的提升,晚间消费也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下班之后,就想和闺蜜约起在热闹的地方走一走,既能看看平时心仪的服饰,也可以一起吃顿好的、看场电影,在休闲时段彻底放松。”陈女士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的销售总监,昨日晚间8点多,工作之余的她来到解放路万达广场,准备和闺蜜碰头后完成她们的一条龙休憩项目——吃饭、逛街、看电影。家住东郊的李先生则中意于曲江夜景,他专程驱车带着一家三口,沿三环赶到银泰附近。“其实这一路过来都是流光溢彩的好风景,建筑物、道路两侧、行道树,都被点亮。我儿子最高兴的就是来曲江这一带,这不刚吃完饭,马上就要带着他去书城买科普书看,还要在广场上坐小火车,都成了保留节目啦。”
  专家支招
  西安“月光经济”发展
  既要有特色更需多元化
  有专家受访时表示,从月光经济的角度而言,要把夜间城市人流有效转化为“商流”,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针对夜间消费这块增量,要加大商业结构调整力度,开辟适合夜间消费的轻餐饮、风味小吃,开辟特色市集等。”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张涛受访时认为,夜间消费毕竟有其自身特点,比如以年轻客群为主,餐饮、娱乐、休闲的消费诉求大于购物消费诉求、冲动型消费特征较为明显等。目前,西安市范围内的永兴坊、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小寨赛格、曲江银泰等地带,通过商业结构调整,已初步形成主题较为鲜明的特色市集,它们有望分享西安地铁公交延长运营时间、夜间消费趋旺这一商机的“头啖汤”。
  月光经济是人气经济。西安如何才能更好地聚集月光经济的人气?对此,张涛认为当先需要“找特色”。“眼下,市民群体的消费能力普遍提升,消费观念也随之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对于较高收入、较为年轻的消费群体而言,消费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满足物质需求的过程,而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张涛指出,夜间消费的不少主体,不仅关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这样的“硬件”,更关注环境、品位和氛围等“软件”。“一些音乐剧、话剧及高端餐饮消费之所以宾客盈门、一票难求,其核心就在于特色鲜明、知名度、美誉度极高,从而吸引消费者趋之若鹜。”因此,精心设计、规划并打造出具有大西安特色的夜间消费场所、品牌和项目,是我市月光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唐文化是西安文化的灵魂和符号。依托唐文化在华清宫夜间上演的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就是对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的一次创新,也借此成为西安特色月光经济的典型代表。”
  此外,张涛还建议西安月光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于“追高求洋”。在紧扣“现代化、时尚化”发展的同时,不能忘记月光经济是服务大众的全民经济,应当最大限度地激发更多市民的消费热情。从一座包罗万象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角度而言,在精心打造“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精品月光经济场所、项目的同时,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夜市、大排档,甚至地摊也不可或缺,应该容许它们在城市月光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接地气的市井文化更能贴近百姓,也更能凸显人文价值和地方特色。管理得法,大众品牌也可成为西安月光经济发展的名片之一。”
  本版稿件由记者刘宁采写 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翟小雪摄

巴东县组织“优良家风伴我行”演讲比赛
李沧区开展第三季度项目观摩会
桂平组织收看收听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
酒驾证件被扣,使用假身份证和驾证,这名男子在十堰栽了!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生态环境部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电视电话会议实况
“潮生活 灯璀璨 景浪漫 夜迷人”月光经济彰显大西安经济活力
省市发改委联合调研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项目
2018贵阳农交会:搭建展销平台 助力脱贫攻坚
沈阳发布暴雪除雪预警令
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学习中省文件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工作
中惠泽加油站5站独家回应 2分40秒热视频拍摄前后
杏寨乡电管所“四早”力保农户用电安全
江永县松柏中学开展新教师见面课教研活动
市政协机关“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动员部署会召开
2018“阅读中国”全球春节联展将在沪举办
市河长制工作督察组对石排镇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了督导验收
贵阳西南国际商贸城周边八条市政道路绿化管护服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
大型红色题材龙岩山歌戏《羊角花》首演
泸州市民中秋节驾车出行 请注意这些路段
我市举办“冰雪进校园”暨地板冰壶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