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真实身份是公众对婚恋网站最基本期待


一些不法商家声称,在网上花30元就能办理用于实名认证的身份资料,花108元就能买到全套生活照和视频。而如此低成本的身份伪装,攻破的竟然是常常标榜“实名”“真实”的婚恋网站。
近年来,由婚恋网站身份信息不实触发社会热点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彻头彻尾的身份造假背后,往往隐藏着诈骗等犯罪的暗影。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有不法分子利用婚恋网站交友骗取感情和信任,然后声称可以“利用彩票网站漏洞进行高利套现”,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陷阱。网络是一个主要以年轻人群体为主的聚集地,而婚恋问题又恰恰是年轻人群体当前关注的话题之一,婚恋网站一旦身份信息不实并波及线下的现实生活,容易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真实身份是社会公众对婚恋网站最基本的期待,如果这个根本被动摇,那么婚恋网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如今,大量婚恋网站都以实名为营销噱头,以此吸引用户注册、收取服务费用,但从媒体曝光的现实来看依然情况堪忧。一些婚恋网站在身份真实性上的“放水”,背后显然还是利益驱动。婚恋中介是个特殊行业,如果企业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毁掉的不仅是当事人终身的幸福,更可能是一个家庭寄托的希望。
从法律角度来说,由于婚介服务“撮合”的是人,不同于一般交易中介,以婚介为目的的网络平台,其要承担的内容审核和监管义务也理应更多一些。如果用户由于婚恋网站上的不实身份信息造成了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失,而这些不实信息的存在又是因为网络平台没有尽到审查和管理义务,那么除了应该追究行为人本身的责任之外,婚恋网站本身也难辞其咎。
对于婚恋网站信息真实性的问题,国家层面早已有动作。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青年婚恋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协调推动工商、工信、公安、网监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在婚恋交友平台的严格执行,加强对个人用户信息保护的监督执法,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婚介行为。
政策有了,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拿出“硬办法”并尽快落实。在执法上,既要避免各部门之间各管一摊、单打独斗,也应加大处罚力度,遏制相关平台“放水”的利益冲动。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婚恋网站的审核监管责任也应有所明确,将权利保护的重心更多向用户倾斜。
堵住身份真实性的漏洞,婚恋网站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更需要有关部门落实依法监管责任,以法治的手段保障青年相关法定权利,更好支持青年迈出人生的关键一步。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9日 19 版)

薛海涛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时强调
射洪县狠抓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
旧桥不够高怎么办?常州这项做法创下全国之最
广元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财政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的通知
区森林公安分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评:真实身份是公众对婚恋网站最基本期待
今年体育中考方案出台
汝阳县:党建接地气群众有福气
绽放魅力,领略风采——武宁县教导主任优质课竞赛在武宁三小举办
“天津好人”主题活动昨举行
大学生伪造学校“水卡”获利3.8万元
咸安100名妇女参加电商培训提高创业和再就业能力
“送福”到社区
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高新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
市外事侨务局: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课
剖析天价茶频现现象:茶叶好坏真假全凭专家一张嘴?
洛阳市全面排查整治涉水、涉危险废物企业
广西玉林到我市开展旅游推介 增进两广旅游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