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政府网7月31日讯(市残联供稿)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近年来,常德市残联强化“四抓”措施,推进“四化”建设,确保助残志愿者们充分发挥作用,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管理,推进助残志愿服务制度化
2012年,市残联成立助残志愿服务分队,分队下设9个中队,涵盖全市9个县市区,由500名个人会员、5个团体会员组成。分队组成之初,即根据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全市助残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并及时在市残联组联科备案。推行助残志愿者星级评定制度,配套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制度,并将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和年终绩效评估挂钩,在全市残联系统内形成人人争当助残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抓培训,推进助残志愿服务专业化
一方面,按照抓长远、抓实效、抓建设、促发展的思路,围绕思想引领,素养提升,能力培养,业务技能等方面为助残志愿者提供各类相关培训。另一方面,还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努力完善培训的形式和方式,提升志愿者针对肢体障碍、视障、听障、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五类人士的不同服务技能。2016年以来,全市500多名志愿者接受了助残志愿服务助残知识与技能培训。
抓沟通,推进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
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畅通助残志愿者与残疾人群众沟通联系的渠道。同时,根据残疾人群众需要,开列志愿服务项目菜单,动员助残志愿者根据自身的特长和意愿从中选择服务项目参与活动,避免志愿服务活动供需不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抓项目,推进助残志愿服务品牌化
积极整合全市助残志愿服务资源,形成并打造了“爱心直通车”志愿服务项目,逐步成为常德市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亮点。常德市助残志愿服务分队成立以来,以“爱心直通车”志愿服务项目的形式先后开展了“全国助残日”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大爱无疆——我为残疾人献爱心”大型募捐活动、走近残疾人托养机构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5万余人次。在全社会叫响了“爱心直通车”志愿服务项目,为全社会共同关爱残疾人群体,传递友爱献爱心的价值取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编辑:晏紫卉)
(审核:李俐锋)
(签发:熊秋来)
仅一周时间因惊雷突袭击 杭深线福厦段就有10次跳闸记录
振奋精神狠抓落实
射洪县“一学一取一求”开启干部培训新局面
大英县司法局开展“大培训、大练兵”活动
三代人互相取暖从未放弃生活希望
市残联强化“四抓”措施 着力打造助残志愿服务品牌
曹科识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海宁运管召开春运暨第一季度安全工作会议
路北又是一年春分时,种树施肥耕地深
泗阳:居家养老真是好
疏港铁路拆迁难点及土方协议签订9月20日前完成
臭算什么 臭鳜鱼 可是网红鱼
海口积极应对台风“贝碧嘉”(组图)
市民政信息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新城区召开2018年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
环卫每天洒足八次水 端午不休为城市降尘
泉州扫黑除恶综述:以督导利器攻坚扫黑除恶
大型打捞船“苏州救捞01”试航
关于第二十一期“电视问政”群众反映问题办理情况的报告
乐山市中区档案局深入学习“两会”报告重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