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昼夜抢修,
只为您的那桌团圆饭
2月15日,大年三十。在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时候,市水务集团管网大修所的抢修队员们却依然奋战在抢修一线。
合意小区一栋居民楼的自来水管线发生冻堵,13日,管网大修所接到抢修命令后便赶赴现场。所长闫长伟告诉记者,由于这栋老旧居民楼的供水管线埋深较浅,加之供热管线改道,这就造成供水管线发生冻堵。经过长时间的解冻作业后发现,该冻堵管线的冻堵点较多,冻堵管线较长,解冻作业已经不能使其恢复供水。在经过多方商讨后,决定采取铺设临时管线的办法,帮助百姓恢复供水。为此,管网大修所15名抢修工人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两天半的时间内完成了开槽、设施材料准备和管线的铺设等工作,终于在15日下午2时左右,完成临时管线的铺设,帮助居民恢复了供水。而为了防止冻堵现象的再次发生,新管线外侧还被缠上了伴热带,以持续为供水管线提供防冻保护。
本报记者 王晓明
合意小区抢修现场。
瑞雪悄然而降,
清晨时已是雪停路净
大年初一,凌晨2时许,瑞雪普降。这场瑞雪将原本春节期间就很繁重的环卫工作,又加重了许多。
因降雪的原因,市城管局建华环卫处的1000余名环卫工人自发提前半小时到岗,凌晨4时30分已经全部就位,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爆竹残留清扫干净,随后进入紧张而又忙碌的清雪工作。
上午8时,当记者驾车前往西二道街时,发现途经龙沙区的各条主干道,路面积雪已经攒成堆,等待运输,而建华区的道路已经路见本色。在西二道街清雪的环卫工人马淑梅告诉记者:“我们往年都是早上出来扫鞭炮残留物,今年赶上雪了,就只能更早些出来,争取在人们出行前将积雪、鞭炮全部清扫完成。”对于大过年的还得出来工作,今年57岁的马淑梅说:“大过年的这么早就出来,家里人也不乐意。但有意见也得忍着,咱就是干这活的,咱要不干,怎么能保证城市在节日中的整洁,市民能够放心出行,机动车行驶在道路上能够减少交通事故,人嘛!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城市中如果人人都不愿奉献,咋能变得越来越美好呢。”
据了解,建华环卫处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将清雪任务完成,出动了机械清雪设备70余台套,从凌晨4时30分至8时,主干道的积雪已经全部清扫完成,路见本色,各条巷道及未清运的积雪将在一天之内全部清扫完成。
本报记者 路久宽
为保一路顺心,
公交师傅十四年执着坚守
2月15日凌晨5点30分,当百姓还沉浸在梦乡中时,何占双已经在上班的路上,由于家住的远,何师傅每天要先骑车前往位于城乡路的充电厂提车,然后再驾车赶往105线路的始发站。
虽然年三十这天的首班车是7点发车,但是何占双却将上班时间提前到6点40,“我习惯每天开车前检查一下车辆的轮胎、转向机和刹车,还要打扫一下车厢的卫生,尤其是今天,百姓乘我开的车回家过年,我要让车厢比平时还干净整洁。”何占双一边打扫车厢卫生,一边向记者说道。
记者跟车采访,乘坐何师傅驾驶105线路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稳,不论路上的车多还是少,何师傅都能做到按线行驶,每次到站点,何师傅都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地方停靠,而且在站点停靠时,何师傅并没有放松,而是一直注视着后视镜和倒车镜,直到最后一名乘客平稳下车后,他才关上车门。
“大爷您慢慢上,不着急;大妈您往后走,后面有空座。”一路上,每每遇到上了年纪的乘客,何占双都会给予温暖的关心和帮助。用他的话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上下车慢一点没关系,最重要的是安全,我希望我的每名乘客都能顺利抵达目的地。”虽然只是简单的话语,却温暖了整个车厢。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何占双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了工作中,从事公交事业14年的何占双,每年春节期间都准时准点坚守岗位,没陪家里人度过一次完整的节日,用妻子的话说,“什么忙都帮不上,还要等你吃饭。”虽然苦、虽然累,但是对于何占双来说,他从事的是一份职业,内心中有一份坚守,而骨子里是对方向盘的眷恋。 本报记者 张楠
时刻为您服务,
为和谐春节奉献力量
“滴滴滴……”2月15日19时,“12345”便民热线服务中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我家的水阀关不上了,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电话中,百姓的诉求让二组班长陈乐紧张起来。
“别着急,您慢慢说,到底是怎么造成的?”陈乐一边告诉市民别着急,一边记录情况。简单的几句对话,陈乐将市民家中的情况掌握。
大过年哪里去找维修工?这个问题难住了陈乐。思来想去,陈乐想到自己之前记过一个维修师傅的电话,她自己联系了这名师傅,告之情况,没过多久,这个问题迅速地解决了。“三十晚上我最不希望接到求诉电话,并不是怕来活,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安详、平和地过年。”陈乐如是说。
除夕之夜,外面的鞭炮声音此起彼伏,屋里的电话铃声时响时断。接好每一通电话,待好每一位求助者,处理好每一件诉求,虽然是节日期间,但陈乐却丝毫没有松懈。“在我开始热线工作的那天我就告诉自己,你又多了好多家人,身上又要承担更艰巨的任务,保护家人是自己的责任,让家人过得好是自己应该做的。”
年三十不能陪在父母和儿女身边,不能陪家人吃团圆饭,虽然陈乐的心里有些难过,但是能为全市的市民保驾护航,她为自己感到骄傲。“节日期间,每接听一则求助的电话我都比平时要更加认真对待,不管是不是工作范围内,我都会尽心去帮助,因为我想让所有来电求助的市民过一个祥和之年。”其实,每一位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背后,也都离不开家人默默无私的支持。虽不能陪伴亲人身边,但他们却守候了更多的家庭,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我们的春节更加温暖、更加温馨。
本报记者 王子健
须臾不敢放松,
盼千家万户能温暖如春
阖家团圆的日子,供暖不能出问题。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的“温暖”,阳光热力集团万熹供热公司金昌换热站站长张宇新已经与供热设备共度了10个春节。
“电动设备高速运转,一转就是一冬天。在春节这供热最关键的日子,如果稍有疏忽,影响的可是老百姓的温暖。”张宇新说,“从大年三十开始,春节里的每天都要到换热站来,检查有没有报修电话,是不热还是跑冒滴漏;检查各种仪表数据,供热参数是否达到标准;对于百姓的诉求,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请市民放心,有我们在、温暖就在。”在人们欢度新年的时刻,张宇新和六名供热人员坚守在供热一线。
大年初二,金昌换热站接到市民跑水热线,第一时间赶到西园小区,为居民修缮好,赢得居民的高度赞扬。大年初四,张宇新和供热工人来到居民家中测温,看到测温仪上显示24.4℃、23.7℃,看到居民在家穿着小薄衫,他们满意放心地离去。
说到家人,张宇新的眼睛有些湿润,目光却又缓缓变得坚定了,“其实春节我最愧对的是家人,不能在家好好陪着他们,但是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很理解我、支持我。”
张宇新说,有人说供热这行辛苦,他们哪里知道坚守温暖的乐趣;有人说我们上班乏味,他们哪里懂得研究设备图纸的快乐;有人说我们这行不能好好陪家人,那是他们不明白,需要温暖的人都是我们的家人。有人说挣钱多才叫进步,但张宇新觉得默默无闻,守护温暖才是价值,一年一度,一度一个新年景,人民的温暖就是他的成绩。
本报记者 胡文妍
车间红红火火,
在钢花飞舞中喜迎新春
正月初一,建龙北满一炼钢厂设备副厂长孙庆波如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车间。检查完一圈设备运转和安全生产情况,孙庆波开始向工人们一一拜年,并仔细叮嘱要注意安全。“其实春节对于我们产业工人来说和以往没什么区别,虽说这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安全生产大过天,为了它,休息和与家人团聚只能往后放一放。”孙庆波告诉记者,从2001年来到北满,他已经在生产车间度过了十余个春节,已经习惯了。“毕竟咱们得按计划生产,按合同交货。所以为企业发展付出点也不算啥。要说付出多的,还是咱车间的一线工人更苦更累。”
“孙厂长在咱们车间里过春节的次数算是少的,像车间里的‘老人’,一边生产一边过春节那都是家常便饭,没有三十个,那也得二十大多。”建龙北满一炼钢厂原料工赵春彦告诉记者,从他1988年来到北满,几乎每个春节都是在生产车间度过的。用他的话讲,已经习惯了每年春节与钢花和热浪为伍的日子,如果春节看不到红彤彤的钢花,心里就会感觉缺点啥。当记者问他将近三十年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家里人有没有不满时,赵春彦脸色微变,“能没不满吗?特别是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家里人总问我春节加班到底是图啥?不过现在好了,企业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希望,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干起活来也是动力更充足。”在转炉前,赵春彦的脸被钢花映照的一片火红。而这仅仅是龙建北满工人坚守岗位的一角。
在大年初一,龙建北满炼铁厂、一炼钢厂、轧钢厂、能源中心等单位,都是一片红红火火的生产景象。为完成2018年各项任务,员工们在公司重整后的第一个春节,满怀信心地奋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今年2月份,建龙北满计划钢产量78200吨,各条生产线已开足马力生产。而春节期间,龙建北满每天有上千人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仅2月16日大年初一,建龙北满就产钢16炉,3366吨。
本报记者 王晓明
时时保持微笑,
用真情温暖你的旅途
2月17日,大年初二早上7点,许多人还在睡梦中,但是齐齐哈尔火车站“晓丽”服务台班组成员王娜已经衣装整齐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去哈尔滨的列车最早几点开车;我想要接站,给我开个站台票;我的水杯落在车上了,能帮我找一下吗……”还没来得及坐稳,王娜就被旅客们一连串的问题包围起来。
火车站服务台实行的是轮岗制,每名服务人员值岗一小时,休息一小时。从7点到8点,王娜根本没时间跟记者交流,因为她一直给接送站的旅客开站台票,不仅手没闲着,还要快速回答旅客提出的各种问题。记者发现,凡是途径齐齐哈尔站的列车信息,她都能脱口而出,用她的话说:“熟能生巧。”
8点10分左右,王娜终于直起了腰身,在大口大口地喝了杯水后,她又开始为需要协助送站的旅客做着准备。“服务台也给特殊旅客提供接送站服务,像乘坐轮椅、担架的旅客,我们都会协助接送站,春运期间客运量大,我有时还会协助检票员检票。”记者本以为王娜可以稍作休息,没想到休岗和值岗一个样,王娜笑着告诉记者,有时候休岗比值岗还要累,尤其是赶上接送站,我曾经同时负责4名特殊旅客的送站服务,把他们顺利送上车后,我体力严重透支浑身发抖。
30多岁的王娜也是一名妻子、一位母亲,家中也有她惦念的父母,但是她却不能陪着家人度过一个完整的节日,甚至连为家人做一道菜的时间都没有。对于齐齐哈尔火车站的员工来说,过节就如同“过关”,在这个“关口”中,王娜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中,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于奉献。 本报记者 张楠
每天站十小时,
您的需要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大年初一早上,大多数人都还沉浸在除夕夜的热闹、欢乐中,赖在温暖的被窝里迟迟不肯起床,而在商场上班的导购员郑雪薇,已经早早穿上职业装,站在专柜厅口,迎接第一批顾客的到来。上午十点,伴随着迎宾曲悠扬响起,郑雪薇用亲切的微笑跟每一位路过柜台的顾客问好,“新年好,欢迎光临!”
春节七天长假,郑雪薇只休息一天,已经习惯了这样过年,她告诉记者,在商场当导购员6年来,她几乎每一个春节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平时上班一天工作时长最少8个小时,过年这几天平均一天得10个小时。
导购员干的是嘴皮子活儿,工作一天下来,最疼的是嗓子,最累的是腿,“我们要求一上岗就是站立服务,不能坐,不能靠。一天下来,这个腿胀得很厉害,脚都肿了。”但是郑雪薇告诉记者,其实不管多么累,看到顾客们挑选到自己满意的商品,都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顾客,每一位顾客的性格、喜好都不同,我也会跟顾客交流,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通过跟顾客交流也让我学到不少东西,还丰富了自己的社会阅历。”
像郑雪薇一样的导购员有很多,在一个又一个节日里,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她们平凡而努力付出。郑雪薇说:“我们这个行业工作性质决定了,越是节假日的时候,我们就越忙,一上全天的班,回到家感觉腰都直不起来,但只要顾客需要,我们就要服务好,再有一个好的销售业绩,累点我们也开心。” 本报记者 马文梦
一曲盛世交响 文化扬州 活力江苏
近五百岁的牡丹王旅顺绽放
总投资383亿 南充集中开工21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丰登坞镇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沈阳模特登上冬奥时尚秀 两位沈阳设计师掀起“中国风”
总有一种坚守让我们感动不已
关于京山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
轻信“困难补助” 9名拆迁户被骗170余万元
“暴走漫画”涉嫌戏谑英烈遭声讨 创始人到烈士陵园道歉
渭南市财政局打印复印一体机购置项目/渭南市城建档案和规划展示馆彩色喷墨打印机购置项目招标公告
女孩落水小伙儿营救不幸溺亡
宁波西洪大桥及接线工程(奥体中心段)将这样建
龙岗开展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实行“红黑榜”公示
盖州综合执法局主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
家门口办理天然气开通业务,贴心又方便
青岛地铁实现无现金支付
宁波市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精彩纷呈
男子3年前盗窃被抓,3年后又被同一个民警抓现行
黄顺欢书记到马安村调研
自来水狂喷十几天 白白浪费好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