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 昨日,华商报a04版报道了《有滴滴司机使用“外挂”让乘客费用翻倍》的新闻。警方表示,如果某一个司机通过这种手段累计达到一定案值后,可按刑事案件处理。
滴滴平台:乘客掌握证据可向平台投诉
昨日,该报道引起广大网友以及乘客的关注。有乘客咨询:如果乘车时发现司机使用“外挂”的行为,如何才能追回损失?
对此,滴滴出行方面表示,如果乘客掌握司机使用“外挂”的证据,可向平台进行投诉,会严肃处理涉事司机,并返还乘客费用。另外,平台也时刻监控“外挂”作弊行为,一旦发现会对司机进行封号、罚款处理。
在实验过程中,这种“外挂”在工作的时候,司机的滴滴出行app会不断提示在改变线路,车辆的位置会在滴滴出行app上“乱飞”,同时车辆乘客手机上app的导航也会“乱飞”,乘客只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
华商报记者建议,乘客一旦发现司机使用“外挂”的行为,可截屏或拍摄视频保留证据,并将证据提交给网约车平台进行投诉。
警方:累计达3000元 按诈骗论处
根据媒体报道,广东曾以涉嫌诈骗处理105名开发、销售“外挂”的嫌疑人。那么,司机使用“外挂”骗钱属于什么行为?
对此,陕西保群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伟表示,从民事上讲,司机使用“外挂”骗取乘客车费属于交通运输合同纠纷,乘客通过司法途径追回。另外,如果某个司机多次使用“外挂”骗取乘客费用,达到一定金额后,警方可按刑事案件处理。
昨日,华商报记者咨询西安一位资深法制民警,他表示,乘客与司机之间费用纠纷属于民事合同纠纷,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但如果一名司机多次通过“外挂”骗取乘客费用,并且这些乘客都向警方报警的话,达到一定金额警方会按刑事案件处理。
该民警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和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这里提到的案值是可以累计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司机累计骗3000元车费,就可能被警方处理。
另外,《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编辑:
开启新征程 南京至上海常态化游轮4月11日起航
最了解这座城市的她为“创卫”提15条建议
新北小区发生系列盗窃案 物业经理蹲点擒贼
朔州市召开桑干河清河行动“百日攻坚”总结大会
我镇14家实用农产品快检室共完成检测23039件
滴滴司机曝外挂骗局 警方:达3000元属诈骗
用心呵护让“星星的孩子”融入社会
全市首家街道级志愿服务中心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关于第一批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推荐名录的公示
捡到猫头鹰幼鸟 大眼睛呆萌可爱 已送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华南装备园征拆交地攻坚行动获通报表扬
太原市召开二青会筹备组织工作有关会议
登封市2018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诏安白洋乡:白鹤寺公路工程一期建设完成
我市举办法律援助宣传活动 助农民工合法维权
遂宁:坚决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李荐国主持召开《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娄底落地见效的15条具体措施》责任落实专题会议
执笔抒情 描绘花样漳州 ——福建省新文艺群体走进花样漳州创作写生作品展综述
用无形之“网”撑起安全之“伞”
接种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续种补种方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