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灌溉水渠成摆设,修好却未通水

新修灌溉水渠成摆设,修好却未通水
400余亩水田“饥渴难耐”
每年4月中旬前后,正是田里稻苗生长的时节。但眼下,江东新区古竹镇上洞村桥头小组的村民们却非常犹豫与担心,今年这些刚刚插种下去的水稻还能不能活下来。这是为什么?原来当地约500 亩的水田需要依靠灌溉水渠种植,但几年 前新修的灌溉水渠却通不了水,导致有400 多亩农田干旱,几乎成了荒地。当地农 田水利投资建造的灌溉工程,为何却不能“解渴”?
水渠修到地头,农田仍旧“喊渴”
近日,接到群众反映后,记者来到 了江东新区古竹镇上洞村桥头小组采 访。在田埂中间,村民李建忠正对着 还没插到地里的秧苗而发愁,他告诉 记者,趁着上周下大雨,他们冒雨开着 拖拉机才把部分秧苗种下地里。由于 没水灌溉,目前他还有将近5 亩的秧苗 就要烂在地里。
李建忠说,上洞村农田灌溉缺水 的情况由来已久,不少种植户耕种 都是靠天“吃饭”。采访中,村民告 诉记者,早在2012 年,上洞村就开始 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工程包括新修 水渠和铺设引水管道,农田供水设 计是由当地的石来坑引水到另外一 头的山塘水库,再从水库放水到水 渠中供农田灌溉。不过,沟渠是修 好了,水管也铺设了,但是却一直未 能通水。
村民还向记者透露,早在2015 年 该工程曾打开放水,但灌溉水还没输 送到山塘水库时,中间的水管就已经 出现了爆裂。采访中,记者留意到,直 径约25 厘米的引水管一部分被埋在 地里,一部分已经裸露出来;修好的 水渠也大部分被杂草所覆盖,其间的 部分硬底化早已长满青苔。由于无 法通水,一些村民也就放弃耕种,部 分水田现在都长出了杂草,无法耕种 几近荒废。
村民期盼“救命水”到来
对于这一情况,村民们意见纷纷, 同时质疑水利工程存在质量问题,但 他们多次向相关部门投诉,均未得到 妥善处理。几年来,农田遭遇干旱的 问题在当地反响强烈。李建忠告诉记 者,“4 年前禾苗是插进去了,快到收成 的时候却遇到干旱,一点水都没有,禾 苗最后都死了,保险公司赔了400 块钱 一亩地”。
桥头小组组长李可南表示,整个 村小组有450 亩左右的农田,加上40 亩左右是其他村小组的农地共500 亩 左右,按照今年这个情况计算,能插 秧的农田也就五六十亩。“实在是水 放不过来,配套工程什么的都没有 做”,李可南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 解决问题,否则今年村民们又遭颗粒 无收局面。
工程有纠纷致未验收,将尽快复工
那么,为何水利工程的建设迟迟 未能发挥作用呢?对此,古竹镇水务 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水利工程属于紫金县2012 年的重 点项目,由紫金县水利部门负责招 标和建设。不过,工程在建设过程 中曾涉及到与村民之间的纠纷,以 及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至今仍未 通过验收。
古竹镇水务所负责人邹育科称: “这个工程是2012 年的,工程队施工 时也可能有一些问题,质量方面没有 做到位,现在我们也敦促了他们,上 个礼拜我们还到县里去衔接,估计再 过一个礼拜左右就要通水。”目前, 相关部门已经着手复工计划,并有望 在近期进场复工。4 月26 日,记者通 过电话向古竹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再 度了解到,由于村民对项目涉及的 部分用地征收款价格存在异议,施 工队进场复工过程中一度受阻。该 负责人也表示,将积极协调解决存 在的问题。

黄山将新增两条高铁线
长沙麓山南路下月起拟实行南往北单向通行
大丰麋鹿保护区迎来今年首头麋鹿“宝宝”
麻栗坡“9·02”山洪泥石流灾害追踪
明年起我市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将参加工伤保险
新修灌溉水渠成摆设,修好却未通水
市水利与渔业系统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系列活动
沈阳网警提醒:出售微信号=泄露个人信息!
鲁城街道加强民兵应急排训练提高民兵素质
鹰潭市纪委市监委机关2017年度述职述廉大会召开
红安西站单日旅客发送量首破3000人次
经大忠出席绵阳市第三届残运会暨第二届特奥会组委会工作会议并视察比赛场馆
让“橄榄绿”尽情施展才华——全市首届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侧记
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党支部学习王岩同志先进事迹
开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首纳区人大常委会监督
将助人为乐精神传播出去——记我市无偿献血百次的志愿者何红滨
颜忠一行来道县调研自供区农网改造升级情况
学生哥平板电脑丢了 一天后从公交站领回
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助推文化产业繁荣
湖口海事持续开展固体废物非法转移整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