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公摊面积争议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俊海
上海律师 王艳辉
《法制日报》记者 韩丹东
记者:公摊面积计入房产总价、再收取物业费的做法是否合理?
刘俊海:公摊面积是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中出现的历史性概念。公摊面积对应着得房率,即套内建筑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率。将公摊面积计入总价、收取物业费确实不合理。按建筑面积计算房价,唯一的两个数据方就是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开发商卖房卖得多,物业公司物业费收得多。实际上,消费者真正能够支配的面积是套内使用面积,而非建筑面积。另外,对于业主共有设施的维护,应由消费者另外配给物业公司。所以,按照使用面积来计算更为合理,业主买房都按使用面积来计算,就不会有人沾关系或吃亏。
王艳辉:要辩证看待公摊面积计入总价收取物业费是否合理的问题,不能说完全不合理,而是要看是否有政策调整、公摊面积是否真的起到了公共部位的作用。完全取消公摊面积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可能会极大地压缩公共部位,不仅会使生活环境外部不美观,也会对居民生活的便利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问题在于开发商应当如何安排公摊面积的用途、如何让这些公共部位真正为业主服务。在安排得当的情况下,公摊面积的存在还是合理的。
记者:现有部分小区在公摊面积上设广告位、车位来营利,这样的做法是否存在问题?
刘俊海:这种行为一方面让消费者均摊了这些公摊面积的费用,另一方面又利用这些面积牟利,俨然是一物两卖,属于不当得利,有失公平。
王艳辉:公摊面积是属于业主享有的权利,如果小区的开发商或者物业部门在未取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就用这部分面积营利,那么其行为已经侵犯了业主的权利,业主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并且赔偿损失。
记者:对于目前公摊面积暴露出来的问题,怎么做可以消除问题,您有哪些建议?
刘俊海:问题的解决应立足于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以此来衡量开发商的信息披露义务是否履行完毕。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按照套内建筑面积来买房,是多少就买多少。
解决公摊面积太高问题,不光涉及消费者是否购房以及以何种价格购房的决策,还有商品房面积缩水的问题。比如,消费者买了120平方米的房子,丈量之后才发现使用面积仅80平方米,原来是楼梯间和地下车库作为公摊面积,成了建筑面积的一部分,这就导致消费者没办法再次检验开发商所说的建筑面积的真实性。消费者对于自己到底买了多少建筑面积是一头雾水,合同上是写了,消费者自己无法再次确认,找专业机构,专业机构早就与开发商量过了,一般也很难同开发商对垒。
王艳辉:目前的问题在于尚无明确的法律对公摊面积进行具体约束。法律政策缺失导致公摊面积多少完全由开发商决定,开发商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这才是公众质疑的焦点。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地方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公摊面积进行具体的规范,开发商必须按照规范对公摊面积的大小、单价进行定位。同时,在预售时就应当把公摊面积的详细情况写进预售合同,让公众享有知情权,让公众在完全了解公摊面积的信息后再评估、决定是否要选择购买房屋。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开发商,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

张冬云:科学规划 加快市政道路建设
博望区举办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培训会
全省工会“两节” 送温暖活动启动 在档困难职工补助提高至1500元
市招商局召开海富航空项目推进会
王国生:努力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
专家建议完善法律法规解决公摊面积争议
桂林街道扎实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昆明部署湿地管理保护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计划启动 到2020年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积极推动法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田立文调研怀化市法院工作
杭州增加"久摇不中者"中签率 粤B牌你还要摇多久?
重磅!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初中毕业升学依据或参考
昨夜北京现小雨 高考首日无高温午后山区有阵雨
我市举办非洲猪瘟防控培训会
凤凰山开发区深入开展“四送一服”督查
为有学习多壮志
美国卡佛特学校校长与康德集团领导莅临博睿特学校指导工作
“重生”进行时
十堰征集20个企业环保“疑难”项目
我市紧急会商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清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