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情况简介

    2017年度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情况简介
    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017年,常州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委根据各地、各部门的申报,研究确定了全市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一年来,各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始终注重项目创新,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可喜的答卷。经评选,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工程等32个项目获得优秀荣誉。
    【一等奖】(6个)
    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工程
    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中级法院
    2017年,常州市人社局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工程”,着力推进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和示范区建设,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训、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劳动关系监测平台建设、劳动关系诊断服务行动。同时,联合市中院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机制,中院全年审结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同比下降16%。全市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共处理各类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880件,调解成功率86%。12家劳动人事争议巡回仲裁庭就近立案处理争议案件647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调处呈现“结案快、效果好”态势。横林镇被人社部选为“全国乡镇(街道)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薛家镇等5家调解中心被评为省优秀基层调解组织。钟楼经济开发区和天宁经济开发区分别建成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和示范区,为企业和职工“共守规则、共同成长、共享成果”护航。全年组织讲师团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大培训22场,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3842人次,为63家企业进行了“健康体检”式劳动关系诊断服务,进一步促进企业依法用工。
    特种设备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常州特种设备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围绕预警监测和应急指挥两大核心功能,开发了基于各主要功能的主平台和基于监管人员使用的审核管理平台,主要实现四个方面功能:一是对八大类特种设备的覆盖。截至2017年底,完成数据信息采集的特种设备超过13000台、特种设备生产单位700多家,动态、实时、立体展示八大类特种设备全景信息。二是对全域监管机构的延伸。平台管理操作权限除了市局拥有外,还延伸分配到6个辖市(区)市场监管局和58个基层监管分局,推进网格化监管,全面做到底数清、状况明。三是对各类监管对象的预警。利用信息监测、警示、整改和反馈等手段,实现对特种设备基本状况的全面监测,对充装站、游乐园等重点场所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情况的实时监测,先后通过平台发布“设备超期未检、指令书超整改期限、生产单位许可证即将到期”等各类预警信息4000余条。四是对事故救援的决策参考和科学处置。平台预置8大类、20小类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事故快速响应、救援进展情况实时掌握和应急处置科学决策。
    警务效能提升工程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现代警务战略,警务效能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重大不稳定事件预警率100%,夺取十九大安保工作全省唯一、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三个不发生”目标;全市“命案”“抢劫”“抢夺”案件破案率100%,百警破案、百警逮捕、百警公诉数同比分别上升41.2%、33.5%、22%,刑事、侵财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8.9%、22.4%,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在2016年首次出现拐点的基础上,2017年又同比下降13.2%;优化“一站式、自助式、预约式”服务,新建10个出入境分理点、7个“自助式”服务站和99个“一站式”服务窗口,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市公安局连续6年获全市“作风评议”政府部门第一,连续7年获评市级机关部门综合考核优胜单位,行政服务“优秀窗口”实现八连冠,练兵考核竞赛夺得全省第三,110个集体、552名民警分别荣立一二三等功,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分列全省第三、第一,为常州连续四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蝉联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项“长安杯”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治社工队伍合成建设工程
    责任单位:武进区综治委
    2017年,武进区为有效破解基层综治社工能力不强、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创新提出综治社工队伍合成建设,即在不增加基层人员编制的前提下,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在全区范围内科学选聘组建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综治社工队伍,把辖区各类特殊人群管控住、管控好。全区通过定员额编制、定岗位职责、定选聘条件、定人员经费、定考核奖惩等“五定”措施,科学选聘配备综治社工105人,初步实现区综治社工用工总数、财政支出“双下降”,综治社工能力素质、工作绩效、个人收入“三提升”。根据相关规定,武进区原需配备各类综治社工222人,财政每年需支出人员经费865.8万元。经过努力,综治社工队伍合成建设后,用工总数减少117人,下降52.7%,财政每年支出人员经费715万元,节省150.8万元,下降17.4%。自去年2月合成建设到位以来,全区综治社工队伍能担当、能吃苦、讲奉献,已成为辖区开展禁毒工作、强化社区矫正、落实安置帮教和管控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骨干力量和重要补充,全年未发生任何特殊人群失管漏管情形,顺利实现特殊人群管控全覆盖、零差错、无事故的目标。
    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提升工程
    责任单位:市编办
    近年来,我市从“转职能、优机构、提效能”入手,多领域、多层级、全区域分类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提升工程,整合精简执法队伍42支,充实加强基层执法编制240名。市编办作为改革牵头部门,2017年进一步理顺执法体制,继续整合动物卫生执法职能,实现农业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3898人次,同比增长89%,检查农资生产经营单位1636家次。全省率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年市级办结案件211起,同比增长30%;探索文化与体育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体育执法实现“零突破”。全省率先推进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将建设、房管、规划、园林部门54项行政处罚权集中至城管执法部门,市级调剂100名编制加强辖区执法。省政府批复9个镇(街道)开展区域综合执法,共集中行政处罚权1796项。进一步创新执法机制,建成全市统一的“双随机”监管抽查平台,实现“双随机”抽查在执法领域全覆盖,抽取检查任务1020次,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无异常95%。
    打造《有请大律师》电视法治栏目
    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常州广播电视台、市律师协会
    2017年1月1日,常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开播常州地区首档法律类大型公益访谈栏目《有请大律师》。精选150余名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筹建专家库,通过“热点聚焦”“案例追踪”“律师支招”“知法小贴士”等板块,以一个个真实案例解读当下社会热点,诠释法治精神,搭建了百姓与常州知名律师零距离互动的维权平台。该栏目每周1期,每期1小时,全年共播出52期,涉及56个真实案例、38个热点话题,有49家律师事务所282人次律师参与节目录制,全年为近百名案件当事人提供调解、诉讼等法律服务,其中48名当事人当场获得免费代理,大部分当事人诉求得到疏导和解决。《有请大律师》栏目播出后成效显著,一是收视率稳居前列,凭较好的节目质量几度获得常州电视台自办栏目收视第一;二是依法化解矛盾广受百姓赞誉,节目中鲜活的案例、公正细致的法律解读引起广泛的社会效应,上线律师收到当事人赠送的锦旗累计20余面;三是全民普法质效提升,以电视“诊疗式”普法倡导公众依法理性维权,有效提升了“常州法治大讲堂”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湖南福彩首个亿元大奖得主现身 “全副武装”领走 1.59 亿巨奖
红宫红场游客量创新高
嘉兴市人防指挥部组织学习培训活动
川陕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召开
专家建议你家娃去接种疫苗!近两周手足口病发病数快速上升
2017年度创新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情况简介
获国家“平安医院”工作通报表扬
区领导走访慰问驻区军警单位
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接近尾声 母亲河绽放别样美丽
聚焦问题 突出特色——南明区二戈寨社区创新型党组织创建初见成效
十万跑友 热追广马
中国平安与深圳大鹏新区携手共建深圳国际生物谷
杨浦区四平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举办第六届“四平杯”乒乓球团体混合比赛
屯溪区“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方案率先出炉
集贤县领导主持召开检验检测机构运行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安徽省对土地利用设“高压线” 土地利用须符合总体规划
华安华丰:加强排查 安全生产工作不松懈
青浦区金泽镇大力开展“一户两宅”整治工作,新池村全力推进并收获实效
襄阳市食药局加强散装白酒监管
永春县科技馆、规划展览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