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荆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有试点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衔接以及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标志着荆州告别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衔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原试点”三类人员不同管理办法
根据荆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有试点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衔接实施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有试点(简称“原试点”)的单位和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整体转入新制度。离休人员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办理。
“原试点”转入新制度后,养老保险缴费、个人账户、退休条件、待遇计发等按新制度有关规定执行。2014年9月30日前符合规定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年限(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2014年9月30日前按原有试点规定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本息(以下简称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新制度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本人退休时,该部分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不计入新老办法标准对比范围。
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采取记账方式划转,但在本人退休、死亡、跨统筹范围或跨制度转移接续、出国(境)定居时该部分个人缴费本息转为实账处理。
同时,“原试点”中转入新制度的在职劳动合同制工人,个人缴费本息不予退还;2014年9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在退休计发基本养老金时视同缴费年限处理。如有应缴未缴的时间,应按规定补缴;未补缴的,应缴未缴时间不视同缴费年限;劳动合同制工人经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录(聘)用为干部的,正式录(聘)干之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的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新制度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原劳动合同制工人办理补缴,分别由组织、人社部门认定身份,补缴办法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转入新制度的退休(职)人员,原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中符合新制度规定的统筹内项目和标准,自2014年10月起由新制度基金支付;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退还本人(原劳动合同制工人不退还)。个人缴费只作记录未计息的,参照同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办法计息;按照规定,因缴费年限不足30年补足了差额部分的,2014年9月30日前已退休人员,差额部分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退还本人。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人员,差额部分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新制度的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本人退休时,该部分个人缴费本息一次性支付本人,不计入新老办法标准对比范围。
特别提醒:2014年9月30日前欠缴的养老保险费,个人欠费部分不予追缴(劳动合同制工人除外),单位部分应予追缴,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衔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原试点”只转关系不转基金
不符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的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范围的单位及其在职人员和离退休(职)人员,以及养老保险关系已转入原有试点个人窗口的个人和离退休(职)人员。要按照荆州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原有试点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实施办法执行。
自2014年10月1日起,上述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至企业养老保险。转移时只转关系不转基金。已按规定理顺养老保险关系的人员,按照该办法衔接。
转入企业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养老保险缴费、个人账户、退休条件、待遇计发等按照企业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执行。
1995年12月31日前符合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996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单位转企改制的,转企改制前符合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996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个人辞职辞退的,辞职辞退前符合政策规定的连续工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单位转企改制或个人辞职辞退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根据缴费情况计算实际缴费年限。其中,单位转企改制时间原则上以市编办文件明确的时间为准。
单位转企改制或者个人辞职辞退前的原有试点个人账户,并入单位转企改制或者个人辞职辞退后的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但不叠加实际缴费指数。
原有试点期间没有建立个人账户的,按实际缴费情况和历年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补建个人账户后,再按上一款办法处理。
单位转企改制至2014年9月30日实际缴费期间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实际工资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协商一致并提出补缴申请后,可按规定补缴差额养老保险费。补缴应在转入企业养老保险时一次性进行,以后不予追溯。
设5年过渡期保持退休待遇平衡衔接,差额部分采取加发补贴方式解决
达到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为保持与原有试点退休待遇的平稳衔接,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低于按原有试点办法计发的退休费的,其差额部分(以下简称待遇差)采取加发补贴的方式解决,所需费用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具体为: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90%;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70%;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50%;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30%;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退休的,发给待遇差的10%;2020年1月1日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加发该项补贴。原有试点办法计发退休费的基数按本人2014年9月的档案工资核定,包含2014年10月起增加的退休退职费。
按照规定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5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以转制时间为时点锁定其职务职级,比照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和有关工资政策重新确定其历年档案工资至2014年9月。
针对转入企业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其中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职)人员按原有试点办法计发的退休费(退职生活费)保持不变(含2014年10月起增加的退休退职费),2014年10月起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2016年起参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
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职)人员,已按照荆政办发〔2012〕54号文件规定转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期间按照原有试点办法重新核算待遇,计发差额。参与了201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的部分,应予冲抵。其中,经过历年待遇调整后基本养老金高于老机保待遇的,按照就高原则发放。
死亡待遇按照企业养老保险有关规定执行。已享受原有试点遗属待遇的,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按原标准继续发放。
因缴费年限不足30年补足了差额部分的,差额部分个人缴费本息划转至本人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但不叠加实际缴费指数;离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离休待遇,自2014年10月起由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以后参加企业离休人员待遇调整;2014年9月30日前单位和个人欠缴养老保险费的,应予追缴。(记者 王子瑶)
高新区城管执法局全员奋战 圆满完成“创卫”迎检工作
大英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大会召开
省人大常委会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专项检查组来保
宣贯文明条例 擦亮吴兴名片
省委宣讲团赴天全县宣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
荆州告别养老“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将纳入社会养老保险
“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 开发区创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和谐社区
关于对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阜阳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规划方案的公示
我市举行木林森半导体项目开工暨益丰泰TFT项目主体工程竣工活动 胡世忠王少玄喻志勇出席
市领导到临泉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中国—东盟(防城港)南向通道临海保税综合物流园项目
国土资源大数据成为“全城通办”支撑
四代人传承修表 如今难觅接班人
滴滴15日起恢复深夜出行服务 司机安全服务超千单才能接单
99个影像故事30年岁月变迁(序言)
政银合作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
晋中学院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 多方助力打造健康便捷“菜篮子”
创新种植、销售等模式公安县开创葡萄产业新模式
社区与辖区单位“结对子”助创城
市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