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考生应怎样调节自己?

昨天,2018年高考落下了帷幕,今早起来,很多人睁开眼睛后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无所事事,曾经被试卷和各种复习资料紧密排满的日子瞬间改变,没有了目标,没有了老师的督导,生活突然陷入了迷茫。在这段漫长的等待高考成绩公布的日子里,考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良好的生活安排,有的可能会陷入紧张恐慌的情绪中,有的还可能纵情放纵。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帮助考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健康向上地面对生活,积极负责地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今天,心理治疗师就来为广大考生指点迷津。
高考后易出现的几种常见心理状态
第一种:放纵型心理
家住临海的大一学生小李现在回想起自己去年高考后抓狂的心态深深地叹了口气。“去年高考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每天早上起来没有目标了,一开始的几天还跟同学们一起开毕业派对,玩得很嗨,但热闹过后就是寂寞,每天在家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白天睡觉,晚上通宵上网看电视剧,生活作息很乱,月经都紊乱了。”
这类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弥补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艰辛,因此毫无节制地玩。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因此此类现象愈演愈烈。有些考生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严重的还会误入歧途。
第二种:焦虑、抑郁型心理
考试过后,总有人觉得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这些同学会出现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的情况。有的同学性格突变暴躁,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虽然轻生的只是个别案例,但是的确有一部分考生把高考看得很重,经常有挫败感,将高考与前途挂钩,认为高考失利就是未来前景黯淡。他们会反复回忆、寻找、“品味”本次高考中的不足,这种做法会放大痛苦的情绪体验,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带来较强烈的挫败感,影响假期的正常生活和心情。
第三种:茫然型心理
对众多的考生来说,尽管分数尚未揭晓,但多少可以松口气了,这一放松,有的考生就发觉自己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每天无所适从。相比之前充实的学习生活,如今的生活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等待录取结果的这段时间,可能会经历这种茫然心理。
做好心理调节,心理治疗师来支招
做心理测评
填报志愿是高考后的第一件人生大事,但是很多人往往没有方向,不知道如何选择,或是完全听从父母,或者单凭自己的一时喜好填报,不够理性。
台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心理治疗师虞安娜之前遇到过一个案例,一名大一的女生,平时是个“乖乖女”,因为害怕转专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变得焦躁不安。原来,这名女生喜欢英语,当初填报志愿时填报了英语专业,但是家长觉得英语专业就业面太窄,入学之后便让她转了财务专业。读了一学期之后,女生觉得自己实在是对财务不感兴趣,虽然她内心非常想转回英语专业,但是面临多重压力,一是要努力说服父母,二是怕转专业后补之前的课程有难度,还有就是担心转专业后人际交往上会出现问题。慢慢地,她情绪越来越悲观,甚至对未来都失去了信心。
“这个案例里的父母,出发点是为孩子好,但是强迫式地让孩子转专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而这名女生对自己也没有全面的了解,甚至对自己喜欢的专业也没有信心,想读而不敢读。”虞安娜认为,考生等待成绩的过程中,正是了解大学专业和填报志愿的重要时候。虞安娜认为,考生此时可以找心理医生做做心理测评,了解自己的个性、智力方面的优势和爱好兴趣,从而为适合报考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城市以及大学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作参考。
理性面对现实
虞安娜认为,要摆脱考后的各种不良情绪,考生们首先要理性面对现实。
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不管最后结果如何,眼下都无法改变,必须接受这一现实。第二是要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和父母、亲朋好友沟通。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后,心情也能好很多。
在这一特殊的阶段,家长、亲戚或朋友尽量避免在其面前问及诸如“考得怎么样?能考多少分”之类的话,避免其再次放大“高考很重要,问题很严重”的信号。
有正面的认知
心理压力对不同的人来讲,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样的挫折,有的人感到压力大,有的人无所谓;有的人持续时间长,有的人很快就复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知方式不同。
虞安娜认为,一个问题的出现,可能是认知方式不同导致产生的结果不一样。就像半杯水放在不同的人面前,悲观的人会说:“哎呀!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的人却会说:“真好,还有半杯水!”
“我们提倡顺其自然,接纳目前出现的状态,然后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去改变。”虞安娜说,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要全面看问题,能进高等学府深造,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上大学并非成功的惟一途径。高考落榜后的学生和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情绪,可根据个人的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及家庭情况,做今后的打算。
高考后,适当放松很有必要,建议通过携友游玩、学习技能、体验工作等等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以事情来“挤占”考生们“胡思乱想”的时间和空间,转移注意力。适时的旅行是个不错的选择,制订规划,约三五好友一起出游,在旅行中放松身心,交流思想,增进友谊;适度健身,在酣畅淋漓中得到放松和宣泄。
虞安娜认为,即便是呆在家里,也可以通过做一些家务充实自己。漫长的假期里,建议在每天的生活中增加一些仪式感,比如刷牙的时候让自己面对镜子笑一下,固定一个时间段看一部电影,出门前给自己化个妆等,让自己每天都有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情感体验,不至于每天都枯燥无味。

而立之年投入“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新征程 久事与时俱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第十届中国升钟湖 钓鱼大赛开幕啦
南芬大峡谷景区全力备战黄金周
团风“厕所革命”掀起改善乡村环境新高潮
人民日报:无锡最美农技员让菜农市民"双赢"
高考后,考生应怎样调节自己?
咸阳市2018年“五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
宝安区住建局积极推动“回头看”整改取得更大成效
广东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今日开幕
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套管针法腹膜透析置管术
太湖海事护航南太湖首届端午龙舟赛
宜昌税务|三峡坝区税务局举办“春风体验行”开放日活动
全面部署 各司其职 我市全民行动掀起创文热潮
大丰区推动项目建设迈上“快车道”
天津多部门联合开展客运市场治理 维护客运市场秩序
益阳和常德发生两起非洲猪瘟疫情 已得到无害化处理
合肥教学名师冯璐:让每一片绿叶享受到阳光的照耀
东实验小学暑假开展系列活动
全市加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强强对话,巅峰对决——亚运会五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