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开展。《永乐大典》原件中的12册及其他珍贵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等一并展出。
《永乐大典》是国家图书馆的四大专藏之一,也是镇馆之宝。这部旷世宏编“合古今而集大成”,是世界文化史上规模最大、内容最广的百科全书,远超前代所有类书。它成书于明永乐之初,重录于嘉靖之末,曾是嘉靖皇帝喜欢的案头书,但历经数百年岁月,大典正本至今仍下落不明,副本更是星散飘零。据目前所知,原11095册、22937卷(包含目录60卷)的《永乐大典》副本,到去年底仅发现有400多册、800多卷及部分零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国家图书馆收藏224册,占存世《永乐大典》一半以上。
大展分五个单元,详细介绍了修典的始末、主要人物、永乐大典贮藏的流变,展现了《永乐大典》的版式、纸张、书写、插图等,以及入藏国图的历程、修复及影印出版的过程等。此次展出的12册原件,册册背后有故事。
据了解,《永乐大典》经历了600多年聚散流变、悲欢离合后,慢慢相聚于国图,而这12册珍贵的原件贯穿了《永乐大典》入藏国图的过程。1912年,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鲁迅先生,助力将60册大典(卷6523“妆”字册)移交给京师图书馆,开启了永乐大典入藏国家图书馆的历程。之后,先后有国家收购、国外图书馆赠还、国内外个人收藏者捐赠以及从民间发现的多册入藏国图。加拿大华裔袁葰文女士所藏卷2272-2274“湖”字册是目前入藏国家图书馆最晚的一册。
展览上亮相的《永乐大典》22877卷“门”字册入藏时,恰逢国家典籍博物馆整修筹备阶段。于是,“门”字册上手绘的中国古典门样成为最好的参考资料。最终,凌花双龟背纹样,被稍加改变,成为如今典籍博物馆大铜门的装饰纹样。观众可以两厢比较,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的继承与发扬。
这次展览,不仅有陈列的典籍,还有全息投影、立体场景还原、大型书籍装置、多媒体互动设备等,直观地展现永乐大典的诞生之路。现场还设置有互动知识、临摹字体等互动屏幕,为观众普及古代典籍知识。
配合展览,国家典籍博物馆特别策划了《永乐大典》系列讲座。国图还设计开发了《永乐大典》系列雨伞、充电宝、文房套装等近30种文创产品。
[高新区]成都高新区今年再添10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点
雅安市雨城区召开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工作动员培训会
关于四川比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比速汽车南充制造基地-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补充公示信息
利州区精细规划探索建立现代林业发展新主线
架龙村因地制宜探索脱贫新路子
《永乐大典》12册原件展出
亚美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为沁水县土沃乡中、小学和幼儿园捐赠净水设备
武汉严禁民办中小学招生与竞赛挂钩,违规或撤销招生资格 - 湖北 - 楚天都市网
石济客专28日起试运行 齐河站不再考虑改名济南北站
广州市儿童公园滨水长廊“迎来”南粤先贤
召陵区打造农民工欠薪维权“绿色通道”
茂南重拳整治为民路小餐饮店
烟台今年将培育万名工匠 “网上职工之家”将上线
惊魂15秒!漆黑的高速路上蹦出一块“夺命铁皮”!
市区多个路段出现内涝积水
土默特左旗开展了以“预防残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今日秋分!雷阵雨和凉爽相伴 台风“潭美”正长成
印台区“三注重”为干部成长强筋健骨
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
国之重器,在这样铸就 总书记视察武汉后再访四大国家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