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笔者看到两个扶贫干部“吆喝叫卖”的事印象深刻:一是看到一条信息,枞阳县旅游局选派扶贫干部方云两年间通过微商帮贫困户推销土鸡、土鸡蛋、黑猪肉,为贫困户增收近10万元;二是笔者见吉林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推销其帮扶的贫困户在高山上种植的黑木耳,便网购了,后发现味道不错便在朋友圈分享美味,竟带动其他网友多次购买了那儿的黑木耳。这两件事都充分说明,扶贫干部当好当地土特产品的“推销员”,既可为,又有必要。
发展产业是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市在产业扶贫上推出系列优惠政策,广大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但对绝大多数贫困户来说,往往只能因地制宜从事传统的种养业,这会导致当地农产品同质化竞争,再加上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容易让贫困户面临“广种养”“愁销售”的困局。
困局必须破解。坐等市场主动青睐贫困户的土特产只会“坐”失良机;指望贫困户自产自销,则又难以打开市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帮扶各方等使出“有形之手”,搭建平台,推动当地农产品走出本土。广大扶贫干部奋战在扶贫一线,伸出“亲情之手”,利用电商、微商等渠道为贫困户的土特产“吆喝”,就是一条实现贫困户更多增收的有效途径。
贫困人员主动、政府部门推动、帮扶干部拉动,“三驾马车”同向发力,贫困户脱贫之路就有了更强劲动力。(章洋)
犍为县:学懂 弄通 做实 确保“三大活动”取得实效
东莞市中医院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采购项目更正/变更公告
市民政局深入开展“扶贫日”五项活动
医联体时代来袭 港城市民家门口看病正在变为现实
“晋城有礼”文化旅游商品展销会举行
扶贫干部要当好“推销员”
江津李市镇:好家风 沐民风 促振兴
青神首台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机正式启动运行
酒鬼小偷街头盗16瓶女儿红 警察找到他时已经喝掉一大半
市委第二巡察组向内江二中反馈巡察情况
健康扶贫一直在路上
个税法二审:起征点调至每月5000元不变
东影南路下穿农大地道工程顺利完成首节暗埋箱涵施工
人才强村 乡亲干劲燃起来
朋友圈被暖心视频刷屏 公交司机帮抬轮椅非偶然
“双千”服务活动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加强对交办的问题督办考核
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2018年在沪举办
男子微信建群赌牛牛 非法获利三万元被刑拘
宁津交警大队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文化桂林:民国年间卖桂林担子米粉很出名的贩子有好几十个,最出名的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