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总工会驻百寿村第一书记谢晚琴

谢晚琴,市总工会女工宣教部长,一个领导同事眼中的“能耐人”,一纸调令,让她转眼成了经济薄弱村——慈利县零溪镇百寿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老百姓接纳吗?自己能给贫困村带来什么?面对着哪些艰难?谢晚琴心里没个底。
翻开百寿村的经济社会账本,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532户182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4人,占比分别达到16.1%、17.8%。村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群众用电难、出行难、饮水难,路灯零安装、村集体经济零收入。而如今,一栋栋白墙红瓦的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盏盏路灯照亮着曾经漆黑的“致富路”。
盘活一片地,“望天田”变“希望田”
刚到百寿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入户走访,百寿村的贫困程度超乎谢晚琴想象。在这个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村子,上年纪的留在家种植水稻,年轻人则进城打工。
怎样让农业有奔头?让年迈的农民也有体面收入?怎样把“望天田”变成“希望田”?谢晚琴思来想去,只有将农户手中零碎的土地“化零为整”引来产业,才能把一个个问号拉直。
在谢晚琴的的带领下,百寿村打响了产业扶贫的攻坚战。
百寿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长寿村,先后有一百多位百岁寿星,其长寿秘诀就是吃土生土长的富硒大米、五雷山泉。为了抓牢富硒这个关键要素,谢晚琴和村支两委以当地富含硒元素为切入点,引导鼓励村民种植优质富硒水稻,请来专家进行土壤化验分析、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统一土地管理、统一种子育苗、统一栽培管理、统一采收加工,打造有机富硒农业基地。目前,该村成立了百寿村会兰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涉及85户贫困户,流转土地260亩种植富硒水稻,亩产400公斤,毛收入达到2200元每亩,百寿富硒香米已成为“硒有慈利”县域公用品牌中的一个优质农产品。
“是党的好政策,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帮助我发展种植业,如今,我不用再辛苦出去打工,在家种植水稻也能发家致富。”在谢晚琴的帮助下富起来的村民文明龙难掩心中喜悦,他正打算等拿到创业贷款以后,把在外务工的老伴也叫回家,两个人一起创业。
产业发展起来了,销售怎么办?谢晚琴介绍,百寿村在开展农业扶贫过程中,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2016年与市县多家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签订了稻田认筹协议,以每亩每年3000元的价格认筹稻田39亩;2017年又与深圳cio协会、“一界农户”电商企业签订了260亩稻田认筹协议。“我在百寿有块地”,成为城市人的一句自豪的口号,在此基础上,及时推动众筹模式多元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西瓜基地50亩、草莓基地50亩、红苔菜基地300亩、花卉苗木基地400亩。认筹期间,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产业大户+基地+贫困户”等共享普惠形式,搭建起投资者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由合作社组织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劳作和管理,所得产品归认筹单位,既解决了产品销售渠道问题,又解决了本地劳动力就业问题。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农耕文化旅游体验活动,建立张家界百寿开心农场,开展百寿村精准扶贫党员活动日插秧活动和“进农村、话农事、干农活、暖农心”割谷节活动,体验犁地、插秧、糊仓、割谷等农耕文化和农家乐,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多重收益。
“最近这几年谢书记帮助我们百寿村搞扶贫工作,承包了我们的土地,又聘请我们这些老人务工。我每年能挣一万多块钱呢”。村民陈斌初说。通过实施众筹农业,百寿村贫困户落后的小农经济观念得到迅速改变,发展生态农业的内生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精准帮扶的“造血”功能得到显著增强,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市场,看到了前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众筹农业生产中来。
“党建+”模式让扶贫更有“人情味”
走访中,谢晚琴发现,村里的不少贫困群众不是不勤劳,不是不想富,很多时候他们因为找不到使劲的方向,或因病致贫、经济来源单一等客观原因不得不停留在贫困线下。针对这些情况,谢晚琴想法设法为22名贫困户学生、31位重病灾贫困户争取帮扶、慰问资金近20万元。组织了幸福百寿2017文明创建暨春年联欢会,现场慰问6名长寿老人,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组干部、五星家庭、敬老孝星、优秀少年进行了表彰。她自己出资,积极带头承包试种50亩优质稻。并将所有收益全部回报贫困户,全村85个贫困户每人获得她600元产业资金扶持,10个大病癌症患者每人获得800元大病救助。
群众要求的就是谢晚琴该办的。在谢晚琴的大力争取下,筹集资金900多万元,实现了用水、用电、道路、通信、住房建设和环境保护“六到户”,整修主公路1.1公里,硬化村组道路8.4公里,改造沟渠5.3公里,惠及农田752亩;筹集资金120万元,新建了集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医疗、老年活动中心、儿童快乐家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百寿村活动中心,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和器材,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和改厨、改厕、改圈“三化三改”工程,增添太阳能路灯,新建垃圾池、添置垃圾桶,加强河道整治。如今,百寿村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回顾这三年来的扶贫经历,我已经与百寿村分不开”,谢晚琴表示,党组织把第一书派下去就是想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不真正扎下根、扑下身,就摸不清村里的底子。扶贫工作是个良心活,既需要真金白银,更需要真情实感,三年来从陌生到知根知底,自己带着对广大基层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事,带领全村上下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撑起了村民“钱袋子”, 2016年百寿村顺利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退出贫困村,是慈利县第一批12个脱贫村之一,2017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并成功创建县级小康村,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百寿村是我们零溪镇七个贫困村中最先退出贫困的村,可以说政策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在谢晚琴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零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涛这样评价谢晚琴。
谈及百寿村未来的发展,谢晚琴说,将认真贯彻党中央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矢志不渝抓产业、兴产业,以产业为龙头,带动引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努力把百寿村建设成为全市脱贫成效巩固发展的先进典型、建设成为乡村振兴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青秀区:多渠道宣传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娄底市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33次主任会议
全国"双创周"成都主会场活动-农业创享会举行
军民共建促和谐 鱼水情深一家亲
合肥启动冰雪灾害天气Ⅲ级应急响应
记市总工会驻百寿村第一书记谢晚琴
新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到华安县考察华安玉产业
高新区抗癌类药物研发项目签约
浔阳区总工会和丁官路社区联合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建华区星光农业科技园食品安全检测中心启用
洛阳市1600余万元重奖资本市场发展功臣
“中国航展万里行”大型报道启动 为第十二届中国航展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传播效应
游客龟峰景区晕倒 各界人士上演救援接力赛
我市召开川东北片区新闻出版广电行政执法培训会
东林研究团队成功培育彩叶白桦
南明区图书馆接待读者突破5万人次
第八届大蜀道文化旅游节在剑阁县开幕
刘家义主持召开新闻和文艺工作恳谈会
市卫生计委召开全市冬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今年三水学龄前儿童体检正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