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早就应该取消了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发文质疑公摊面积,将一个老话题重新打捞起来,引发广泛共鸣。起因是一篇文章在网络热传,买了100平方米的房子,公摊居然高达30平方米。
时间是有记忆的。
公摊面积存在十数年了,一直被诟病,从未有改变。公摊面积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扭曲,消费者成为盘剥对象。但因为过去十数年的房价始终上涨,这抵消了消费者对于公摊面积的不满。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放缓,房价上涨预期转淡,以前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种种矛盾开始露头,暗礁变成浅滩。公摊面积的重新审视,既有偶然,也因应着必然。特别是,房地产税的脚步越来越近,公摊面积意味着额外的费用,如果再加上已经存在的物业费、供暖费,消费者显然不想再当冤大头了。如果继续“沉默”,矛盾将越来越尖锐。
可以说,公摊面积是个典型的“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具体公摊面积怎么算,个体是信息和权力的双重弱势,基本属于逆来顺受的被告知地位。这么多年下来,人人都知道这是个坑,但无能为力,含着泪也要被坑。
公摊面积之所以称为沉疴,在于改革它只对消费者有好处,对政府和企业,则没有积极性。甚至,在当前史上最严楼市调控的“政治正确”面前,取消公摊面积将间接“助攻”房价上涨,这可能是改革更大的顾忌。然而,公摊面积缺乏标准、管理混乱、信息不对称,侵蚀消费者利益,怎么看都应该是供给侧改革的对象。
距离1998年的房改已经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正在迎来新的住房供给制度。这理应成为一个改革窗口,对过去20年的市场痼疾进行“清算”,从而为新的制度打开空间。正如新华社所言,“公摊面积问题积弊已久,越涨越多的公摊面积,实质上已经侵占到百姓的利益,也损伤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
“存在即合理。”黑格尔的这句话被太多的人拿来替不合理做挡箭牌。事实上,这句话本身存在误解,不是合乎道理,而是合乎“理性”,具有特定的哲学语境。长期存在的不合理,如果不能适时地进行改革,这个“不合理”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膨胀,导致解决成本越来越高,直至成为内嵌于经济社会里的结构性矛盾,成为一个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的“硬骨头”和“深水区”。
改革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增加安全感,以防止出现了风险四溢的社会,人人成为其中的“韭菜”。改革公摊面积,在全面深改的浪潮里固然只是一朵小小浪花,不具备紧迫性,但这样的改革,更易凝聚人心和共识,更易让公众从直观和感性上,增加改革的获得感。
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 韩哲

计算机模拟可准确预测HIV传播走向
60岁的她,患癌5年!70多万元的拆迁款一分不剩,还欠下外债
央行6月7日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外汇储备小幅下降——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保持稳定
太康杨辉:不忘初心谋民祉 愿将扶贫作己任
夷陵9个民生环保项目集中开工 概算总投资40.34亿元
公摊面积早就应该取消了
贵池新农合民生工程护航农民健康 贫困患者100%享受综合医保待遇
磐石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助农增收
我市县级以上备用水源地年内实现全覆盖
保定市第三中学购置教学用空调采购项目招标公告询价公告
清死角治顽疾还居民整洁生活空间道里区打响“春整”战役,重点整治各类私搭滥建违法行为
骰子声响起才有过节氛围 中秋博饼文化节昨走进海峡国际社区
铁骑走进社区 福隆村民零距离“触摩”
踢好临门一脚 南平公交全力冲刺创城工作
市委党校党务干部培训班学员实地参观党建标准化建设
滦县环保分局以新担当、新作为锻造高素质的专业化环保队伍
娄底职院组织开展“大学习”活动
三台县交通运输局:创建“四好农村路” 构建农村公路网络
刘树生到临泉县吕寨镇陈小寨村调研扶贫工作
温州首个跨省人力社保便民服务点成立 在沪温州人可就地办理社保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