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围城”,芜湖如何突围?|今日看点

自2017年3月芜湖市成为
安徽省第二个进驻共享单车的城市以来
江城街头便兴起一阵单车狂潮
公交车站、写字楼、高校、小区、各大街道……
随处可见共享单车“骑行大军”
共享单车的出现
为市民的出行带去了极大便利
共享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
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一直被投诉不断:
故障率越来越高、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僵尸车堆积成灾……
共享单车衍生出哪些城市乱象?
芜湖到底有多少辆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谁在监管?……
今天,且听小编与您慢慢道来……
长江路某处共享单车堆成了“山”
矛盾:便民与扰民共存
6月9日,又一款滴滴青桔共享单车亮相芜湖街头,芜湖共享单车市场可谓越来越热闹。
“平时我都会骑共享单车上班,既环保又可以锻炼身体。”市民张先生认为,共享单车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出行方式。
共享单车打通了城市交通的“最后一公里”,但其在给人们提供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困扰——非法占道、违规停放、不守规则骑行等问题,不仅对交通秩序和城市环境造成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治安和交通安全隐患。
叠罗汉的“僵尸车”
不久前微博网友“尉公子和公子尉”反映:他每次经过左岸附近,发现很多地方很难找到共享单车。有一天,他来到东郊路附近,才发现很多车辆被堆放在深巷里。“如果是影响市容了你们可以把它们放好吗?或者通知共享单车公司给运走啊!”该网友表示,共享单车本意是方便市民的绿色公共资源,对共享单车这样处理,不但起不到低碳环保的作用,还将好好的物品变成“垃圾”,非常不合理。
其实在走访中,发现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
随意停放的“霸道车”
6月4日,有市民投诉说,中央城财富街共享单车存在乱停放、乱占道等现象。记者随即来到现场看到,共享单车堆积一起乱成一团的情况有3处,且有不少共享单车停放在盲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阻碍通行。
日前,数位市民反映共享单车侵占公共道路,不仅占据了行人的空间,还带来了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
市民罗先生于8日凌晨下夜班回家途中,经过安师大西门附近时,就被一辆倒地的共享单车撞倒,右侧胳膊大片擦伤。
“当时是凌晨2点半左右,我骑着电动车回家,前面的共享单车是整个横在非机动车道上,而且是躺在地上,根本不容易看到,等看到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罗先生郁闷地说。机动车道上虽有路灯,但透过浓密的行道树照射进来很微弱,自己的电动车灯光照的距离近,他万万没想到,凌晨的车道上竟然横亘着一辆自行车。
他表示,自己从来只看到工作人员投放共享单车,却没看见过有专人清理摆放好这些车子。安师大门口本来人流车流就多,非机动车道上的共享单车也很多,而在市区有的地方却很少,“分布不均匀”。
世茂滨江中心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占据人行道
同一天,市民徐先生也反映安徽工程大学门口共享单车成堆,大幅度占据了非机动车道,降低交通通行效率,也带来安全隐患。“大概有两百辆车吧,几乎都摆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前后大约有几十米长,来往的电动车、自行车多的时候,就造成拥堵。”徐先生说。
众所周知,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在市区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
现象: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
共享单车就像一面“照妖镜”,把某些人的本性完完全全的暴露了出来。
岂是未成年人“大玩具”
共享单车问世后,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不过,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年龄未达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也通过各种手段骑上共享单车,甚至包括采取非法破解密码锁,在马路上“撒欢”,因而发生意外,甚至是悲剧,让人揪心叹息。
被逼“潜水+耍杂技”
共享单车只能在道路上骑行,但让人遗憾的是,少数人不知是恶作剧的心态还是什么原因,硬是要逼共享单车“学潜水”、“耍杂技”。
去年10月,有人将一辆“ofo”共享单车扔进了城东中央公园的河道里,今年3月,又有人将2辆共享单车扔进了银湖里。这样的情形不少见。
此外,还有个别农贸市场管理员因市场出入口的共享单车过多,便将这些单车扔到马路上“叠罗汉”。
方便自己竟“私藏”
近年来,在共享单车大批量进入江城后,却经常有人出了小区急需要的时候,找不着共享单车。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一些市民将共享单车骑进了小区,停在楼栋下、单元内、车库里等地方。这些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其他人的需求。
探因:数量猛增管理存纰漏
市民蒋先生表示,共享单车是个好东西,但经常看到车辆被堆在一起,或被损坏,或极大地占用公共空间,他觉得这跟厂家投放量过大、城市管理部门疏于职责都有关系。
每8人拥有一辆共享单车
环顾街头巷尾,不难发现,目前芜湖市区共享单车主要有5种,即以ofo、摩拜、哈罗(永安行已并入哈罗)等为代表的4种无桩互联网单车和芜湖公共自行车“小绿”为代表的有桩单车。
2017年底,国家统计局芜湖调查队曾对芜湖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做过调查。其中,公共自行车“小绿”有1.2万辆;ofo投放10万余辆;摩拜单车投放近2万辆。永安行和哈罗单车投放量超8万辆。这意味着,我市共享单车投放量早已达21.2万辆以上。而根据《芜湖统计年鉴》,2016年市辖区常住人口165.2万人——据此计算,市辖区共享单车人车比已达到7.79:1。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提出了“谨防单车围城”的观点。而不少业内人士在和记者接触中,也都提出了共享单车在芜湖市区已经饱和的论断。
我市共享单车总量现下降趋势
进入6月,一则共享单车ofo“小黄车”享受信用免押城市的数量大规模缩减的消息,再次引起了芜湖市民对本地共享单车市场的关注。
据了解,在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芜湖共享单车的总量已经呈现下降趋势。
一方面芜湖市交警、城管等部门曾经召集共享单车企业开会,提示各企业需考虑投入的车辆数量,不能一味考虑各自的“市场规模”。自此之后,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开始对投放总量有所约束。
另外,总体投放规模的减少还来自车辆本身的损耗。
还有一个原因是共享单车企业自身对于市场的研判发生变化。例如,较早进入的“摩拜”单车,其运营方出于对芜湖市场前景的研判,早前就不再增加对芜湖市场的车辆投放。
对共享单车拥有总量出现下降的趋势,很多市民态度较为积极。有市民表示单车总量如今开始逐渐减少,是一件好事。市民们还希望,交警、城管对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进一步加大监管,让他们运营、服务更加有序,车辆乱堆放的乱象尽量少一些。
破局:整治与管理齐头并进
“单车围城”,芜湖城市管理者并未坐视不理,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整治。
多方合力整治
其实,共享单车自投放芜湖到现在以来,为了规范单车停放,交警已协调城管等相关行政执法单位,形成对共享单车的合成共管机制。
这种机制包括:对在非机动车停放点以外区域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及时清理,或转移至其他地方集中存放;
定期约谈共享单车企业,督促企业落实主体管理责任,切实解决乱停乱放等问题;
交警、城管等管理部门与共享单车企业的维护人员形成网络协调机制,第一时间共享后台数据。
芜湖市交通部门也在研究增加自行车道路供给,破解长期以来路权缺失带来的骑行安全隐患;
实施总量管理和上牌管理,限制企业饱和投放。镜湖区市容执法大队相关人员表示,目前市区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的确比较多,为了对此进行管理,他们和共享单车供应商都建立了微信群,发现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反馈给共享单车供应商,让他们去解决,如果这些企业不作为,那么他们会缴存这些单车,并会进行行政处罚。而读者反映的东郊路和红光之路叠罗汉的那些共享单车,就是企业不处理后,他们缴存集中堆放的。
企业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成“标配”
同时,共享单车管理还将纳入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管理部门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进行停车位规划设置、快速精准管理和实施总量调控;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企业管理人员+城市管理人员”双重管理模式,由单车企业按照市场份额,配比相应管理人员数量并细分至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协同交警部门联合执法,及时清理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
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则计划在芜打造共享单车监管与服务平台。
共享单车的意义就是共享
它带给我们更多的便利与环保
所以小编希望大家文明行车
别让享受成为众愁!
记者 汤荣汛 夏成俊 吴敏  李贾 文  赵亚玲 许诚 摄

海口美兰区实现全市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区“三连冠”
曲周县领导到南里岳乡调研精准扶贫和村“两委”换届选举准备工作
重污染天气预警升级 我市打响蓝天保卫战
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开展“对齐标杆找不足,学到经验补短板”主题党日活动
正和社区开展“春节送温暖,关爱进社区”
单车“围城”,芜湖如何突围?|今日看点
婚姻濒临破裂,是否值得挽回
我市召开2018年高考、中考工作会议
长治县:爱心助困暖人心 一家亲公益协会举行表彰大会
南昌机场巴士更换新车多条线路班次间隔将再次缩短
2017-11-14 停水通知【雨花区】
罂粟治牙痛?舟山一村民在地里种了,结果……
打击“黑中介”举报热线开通首日 北京23家违规中介被查处
古镇明年开始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璀璨瓯海 梦幻塘河
传承交子金融文化 交子金融博物馆明年向公众开放
南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改善人居环境
白云区信用信息平台荣获全国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
龙舟赛 备战忙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