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浓墨重彩绘制“文化画卷”


文化设施加快建设、文化队伍建设硕果累累、文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文化产业活力迸发……去年以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强势崛起,为开发区“五大高地”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设施完善
  共享“文体福利”
  为了更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文体福利”,开发区文体旅游局筹备专项建设资金500万元,制定了明确的建补奖励标准,并与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通过资金支持和责任书签订,共建设15处文化服务中心,覆盖24个行政村;建设11处文化广场,覆盖23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1.6%。今年将继续按照任务目标和补助标准进行建设,确保2018年达到100%全覆盖。计划投入4.6亿元建设沂蒙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面积7.2万平方米,含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非遗馆等文化设施,其中非遗馆建筑面积近8千平方米,预计2019年底完工。
  文化下乡
  扮靓百姓生活
  “为做好送电影下乡工作,我们提前组织放映队伍,对放映员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检查检修了放映设备,同时购置了新的放映设备,制定了放映计划,截至目前已放映200余场。”放映负责人告诉记者。
  开发区文化体育旅游办每年都举办文化活动10余场,2018年已举办文化活动7场。“三下乡”活动、开发区“感动沂蒙”人物颁奖晚会、2018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民间秧歌大赛、三八免费观影日、山东省“第十三届全省读书朗诵大赛”开发区选拔赛、开发区第六届广场舞大赛、慰问市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文艺演出暨文化用品捐赠等活动的开展,加强了文化互动,渲染了文化氛围。
  自2014年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以来,开发区高度重视庄户剧团的发展,截至目前,已成立19个庄户剧团,有演艺人才600余人、广场舞队伍40余支、文艺骨干300余人,组织文艺骨干培训12场。举办了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首届原创小戏曲大赛,发扬柳琴戏传承,鼓励小戏曲创作,并着重打造、推选原创小戏曲《欢喜婆媳》参加了市第三届原创小戏曲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文物保护
  传承东夷文化
  开发区加大对境内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重点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峰岭遗址和小皇山墓群进行保护,制定了文物巡查计划,召集文物保护单位周边贫困人员,定期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巡查,并详细记录当天巡查内容。加强对东夷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根据节点制定好各类主题展览,举办东夷文化大讲堂十余期。邀请了东夷文化专家,在会展中心举办了全区的东夷文化讲座。组织博物馆讲解员走进学校12次,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东夷文化历史,发扬传承东夷文化。
  文化扶贫
  授人以渔促发展
  开发区对贫困村的文化设施进行了建设提升,文化活动中心和文体广场覆盖率已达到100%,并对新建的文化设施进行了检查验收,保证使用质量。为省定贫困村送去了锣鼓家什、广场舞音响、广场舞扇子、各类农业养殖致富书籍、象棋、军棋、跳棋等多种器材,把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以及富有地方特色、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带到基层,凝聚人民集体脱贫攻坚的力量,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行走在开发区大地,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乡村舞台上,掌声不断,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公园里、广场上,现场的群众高声呐喊……从“独乐乐”到“众乐乐”,开发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临沂日报记者 李萍 通讯员 姜珊 董阳 胡大海

创新驱动 点燃发展新引擎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场深刻变革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来潍 调研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
中堂镇党政交流团到大朗参观交流
“浙椒渡9”船员救起一跳江女子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浓墨重彩绘制“文化画卷”
关于《娄底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解读
迁西县第六小学一期工程监理
平阳创新“建设八法”为文化礼堂建设量体裁衣
卧龙区:卧龙区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宣传一条街活动
时空对话·不朽的马克思②:有一种友谊叫“马恩”
德安县蒲亭镇积极开展“大扫除、大清理”活动
“美丽庭院”创建为衡水市乡村振兴增色添彩
国网洪江市供电公司为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可靠供电保驾护航
我委召开80后干部工作学习交流会
持续高温 泸州电网最大负荷屡次创下历史新高
日用品消费品进口关税7月下调共涉及1449个税目平均降幅55.9%
高铁再现“乘客堵车门”车站派出所介入调查
新疆女孩独自一人拄拐来江苏大学报到 没有家长陪同,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随身的行李就是几本书——
路桥网红美女斑马线上“炫富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