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浙江省十五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那么,什么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它又是怎么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浙江,实地去看看当地的经验和做法。
现在,在浙江农村,垃圾不落地,分类处理已成习惯;公路、公交车、快递、电话、宽带也已“村村通”;在浙江农村,大家享受着跟城里人一样便利的公共服务。
浙江农村今天的变化,跟一项叫“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工程密切相关。十多年前,浙江的农村可不是这样,“城市现代化,农村脏乱差”,才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怎么改变?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开始思考谋划,他实地调研了大批农村,寻找改变的路径和突破口。
得让农村的垃圾、污水、规划也有人管,当时的浙江省委决定这些事由农办来管。可农办却说,我们管不来!
怎么办?2003年5月27日,浙江省委拿出了解决方案:决定成立由12个部门组成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一方面要合力推进,另一方面要从城市一竿子插到底,管到农村。
2003年6月,浙江在全省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
浙江省委顶层设计,全省各地大胆探索。湖州市德清县找到的方法是“一把笤帚扫到底”。
沿着这样的思路,浙江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但浙江并没有满足于此:从2008年开始,一个个推动“千万工程”的升级版启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万村景区化”,让乡村旅游成为浙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渠道。
久久为功,如今浙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33年居全国各省第一,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2.054∶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省,初步实现了城乡均等化,“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央视短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板。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
寻人 启事
济宁市党政考察团来我市考察文化旅游产业等工作
市公安局:张祖武到凤阳明光调研公安工作
颍泉区真督实查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度
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中攻坚行动第三次调度会召开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浙江:“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农村“厕所革命”应抓住关键
丹东渔政开展打击橡皮艇非法捕捞专项行动
[青羊区]春节假期 青羊两大博物馆接待市民游客70余万人次
城隍镇对43个村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冀东烈士陵园号召市民文明祭扫
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
南京INNO未来城开幕 加速推动玄武区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进程
湖州市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昨天召开
市司法局普法志愿者“送法进社区” 获群众称赞
区长张宝才主持会议部署推进生态环保重点工作
以拆促建蜀南竹海打造最美风景线
驻点团队捐款 助力“扶贫助学”
肖毅观看《寻梦牡丹亭》大型实景演出
市教体局检查验收君山区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