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委下好“产业发展”局 走好“乡村振兴”棋


2017年以来,市农委围绕产业发展兴旺,下好“农业提质、两新培育、产业升级和两改三变”四步棋,努力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一是推动农业绿色提质。坚持农业提质导向,突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实施“五大工程”:实施茶产业提升,新发展无性系良种、标准高效茶园3.07万亩,新改造低产茶园2.61万亩。我市汀溪兰香茶等7个产品和6家茶叶生产单位入选农业部“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占全省茶叶类产品的1/3。实施保障性蔬菜基地能级提升,落实100万元专项资金(区财政同比配套),办好市政府民生实事;积极召开新品种展示现场会,引进57个优良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推动宣州、宁国、泾县争创省级蔬菜标准园。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新增部级示范场1个、省级3个。实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新增部级示范场4个。实施农业品牌培育建设,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62个,新增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1件。开展“两大行动”: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建立2个市级示范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争创,宁国争创国家级,泾县、旌德争创省级(评估得分排名靠前)。推广五大模式:总结推广“猪(禽)-沼-粮(菜、果、茶等)、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稻田立体种养、经果园立体种养、休闲观光”等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创建15个示范点、市本级建立2个,示范面积累计达15.5万亩。做好农业环保: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155万亩,全年综合利用率达88.23%。落实农药化肥零增长,农药使用商品量3247.2吨,减少30.1吨;主要农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3.9万亩,覆盖率达87.6%以上,化肥使用量控制在0.6%以内。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控,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达88.9%,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禁养区内472个畜禽养殖场(户)已全部关闭或搬迁。
二是推动“两新”主体培育。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带动小农户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共享发展成果。扶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加工20强评选活动,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奖励扶持。全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8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55个;省级以上累计达98个(国家级6个)。新增市级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0个,创成省级示范联合体16个,全市联合体达137个。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增农民合作社216个,累计达3301个;新增市级示范社30个、省级9个,市级以上示范社累计达342个(省级44个、国家级46个)。新增家庭农场1589个,总数达6212个;新增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00个、省级25个,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累计达518个(省级140个)。突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分类,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全市2017年共举办培训302期,培训学员2340人,高质量完成省民生工程培训任务。
三是推动产业发展升级。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调结构: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推荐发布晶两优534等10个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落实专用品牌水稻26.4万亩,超出省定任务的32%。广德品牌粮食试点年度任务完成,全市专用粮食订单面积已达60万亩。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进“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双千工程。种养面积猛增至6.5万亩,养殖小龙虾产量达6000多吨,实现产值2.6亿元。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到我市现场指导,全省稻渔综合种养现场会在宣州召开。宣州洪林念念龙虾合作社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推加工:市政府组织赴河南省漯河市、信阳市,考察学习农业产业化发展先进经验;召开农业产业化工作推进会,全面部署推动今年及“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工作;出台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行动方案,配套扶持政策。围绕农业产业化,专题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全市农产品加工总值达810亿元,增长9.5%。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达到364家;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04家,其中10亿元以上4家。用科技:推广水稻直播关键技术,开展“机插秧+再生稻”模式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集成示范,做好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入户率、农民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632.3万元,补贴农机具8495台套,受益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6204户。发展19个“农机上山”示范片,示范面积达22.2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56.2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水平达72%。促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成省级休闲农庄(园)、特色农业节庆各2个,省级休闲精品路线2条,绩溪尚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809万人次,增长28.2%;实现营业性收入82.5亿元。发展特色产业村镇,新增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7个(国家级2个),累计达68个(国家级13个)。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7.1亿元,增长30%。泾县、宣州实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
四是推动“两改三变”深化。贯彻李国英省长实地调研讲话精神,稳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农村“三变”等重点改革,活化农村各类资源要素,努力打造农村改革的“宣城样板”,“两改三变”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90元,居全省第四,增长9.1%,高于经济增速。三权分置:率先出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意见,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动全市793个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承包地确权面积达280.7万亩,颁发证书55.7万份。建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7个县级数据库,全面通过农业部质检。全市新增流转土地面积9.2万亩,流转总面积118.5万亩,流转率达42.2%。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营,已完成13宗农村产权交易,涉及金额168.0万元。全市已有31个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股份试点,入股农户2724户,入股土地12997亩。集体产权:出台实施意见,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21个村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个乡镇整乡推进;累计345个村完成改革,占全市42%。全市量化经营性资产16.4亿元,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1.0万人,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345个。旌德县被农业部和中农办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之一,2017年全县65个村实现分红206.7万元。农村三变:制定“三变”改革实施方案,编印配套辅导材料,召开全市农村“三变”工作推进大会,总结推广试点成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128个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旌德整县推进,全省农村“三变”改革工作会在旌德召开。全市累计149个村开展“三变”改革,106个村完成入股,农户入股总额2598万元,村集体入股12487万元。全市已有125个村产生改革收益,村集体收益2602万元,农户收益2487万元。

国内猪价为何春节后快速下跌
德庆县:举办职工劳动技能竞赛
西湖大道有望明年初全段建成
蒋志刚率多部门实地巡查沿线河道环境卫生及水文水质状况
长葛市: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努力实现“开门红”
市农委下好“产业发展”局 走好“乡村振兴”棋
合肥出台办法保护被欺凌学生防止二次伤害
秦皇岛开发区管委副主任何华庆深入企业调研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小暑是一场盛宴
中山纪念图书馆图书采购-2018年进口图书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
我市举办“健康生活·悦动吉林”辽源市第八届东辽河文化艺术节暨庆“六一”少儿文艺演出
九原区:三举措保障精准扶贫见实效
兴宁区:“三下乡”便民服务助力形成乡风文明
世界首创最长电子公路在苏州亮相 路上开车不用油
2018年龙岗—靖西精准扶贫招聘会隆重举行
一座“活着的古城”!
珠海高新公安分局,推动禁毒网格化工作
不调价!成品油价今日首次搁浅
江苏立法推进“河长制”泰州借力加快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