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支付方式的日益丰富,移动支付不可阻挡地成为主流,除了商场消费、充值缴费外,就连乡村集市上也开始流行起了扫码办货,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已经习惯了不带钱包出门。自从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居民的生活大变样了。
3月25日上午,在经济开发区张家洼街道王善集上,几个年轻人在一个水果摊点前,挑选好水果后,摊主吕云峰拿出印有二维码的打印纸,几个人掏出手机轮番扫一扫,几分钟不到,几笔生意就做成了。吕云峰说:“从我放上这个二维码,用手机支付的人越来越多了。”
谈到二维码的使用,吕云峰说:“周围商家都在用,你不用生意就会受到影响,因为有人不带现金,你不支持扫码支付顾客就走了。况且用起来也很简单。”而另外一个摊主表示,用了二维码之后,零钱也不用抹去,积少成多,对于小摊点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不像以前一样,有人拿着大额现金来的话,要上上下下检查好几遍,生怕遇上假钞。有了手机支付,再也不怕收假钞影响生意。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移动支付还有其他好处。在钢城区逯家庄的菜市场上,一位前来购买猪肉的顾客掏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输入金额和密码,数秒后摊主的手机上发出收款通知,就这样,几步简单的操作,付款完成了。这位顾客表示,以前拿现金来买肉,摊主油乎乎的手接过钱,再把肉和零钱递过来,难免觉得不卫生,现在有了手机支付,肉装好了直接递过来,看着就干净了不少。“以前买菜时会找回一堆零钱,其中不乏有硬币,携带不便还容易丢,用起来也麻烦。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手机支付越来越普及,家里想找个零钱都不容易了。”这位顾客说。
记者发现,集市上仍坚持用现金交易的,往往是对智能手机比较陌生的老年人。已经做小商贩将近30年的“资深”摊主李先生说,自己已经在跟着孩子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下一步上二维码支付,不然就要落后了,“有时候顾客过来买水果,结果发现钱没带够,我这儿又没有二维码扫描,他们就选择去别家购买,对我来说是个损失,我要马上学会用手机操作,争取不让顾客流失。”李先生表示。
全市农药经营许可资格培训全部完成
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拟命名2017年度广西食品安全示范食品店名单的公示
乐清中小学全面开启校内托管服务
开阳举行形象宣传歌曲《阳光盛开的地方》发布会
20多年探访人数翻30多倍,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热”折射了什么?
农村大集也用上了二维码
杭州市审计局对杭州市市属国有投资房地产企业2015年至2017年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的审前公告
“乐享河北号”走进塞罕坝 多国友人坐着火车游河北
城管环卫联合行动 灭火降尘消除隐患
武平绿色发展成就生态高颜值
【城北区】今年北区为民办更多实事好事
2018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启动,强化对用人单位监管
撞脸杨振宁、丘吉尔? 武汉一高校开学特殊作业被刷屏
市不动产中心创新办理抵押变更
国家安全生产宣教中心到我市调研安全生产志愿服务工作
“关爱牙齿 关注健康”免费检查诊疗进社区
豆腐渣作风比豆腐渣工程更可怕
龙岩市委巡察组向五届市委第五轮第一批巡察的党组织反馈情况
西溪南镇高铁桥下有没被批准?
“2018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