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阿牛阿呷在课堂上。
凉山州喜德县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凉山州是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询问了当地贫困群众的文化程度。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回答,凉山不少彝族聚居区的同胞文化程度还比较低,一些村里,很多彝族同胞不会说汉语,影响他们走出去就业。
大山之变
以前家长不愿让孩子读书,现在努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与此同时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也有不少的孩子,像阿牛阿呷姐弟这样,学成之后又回到大山工作。
3月7日,天突然降温,放学前,阿牛阿呷反复叮嘱孩子们:回家后,一定记得要把厚衣服穿上。“好的!”84名孩子齐声回答。这里是大凉山腹地,凉山州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98%以上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的彝族孩子。29岁的阿牛阿呷,是一年级二班的数学老师。“班上的娃娃,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对他们多关心一点,他们的成长就快一点。”阿牛阿呷的家,在喜德县偏远的热柯依达乡金尔果村,她是村里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2013年,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喜欢教师工作的她,毅然回到了家乡当起了一名小学老师。她的弟弟阿牛木呷,大学毕业后也放弃了西昌的工作,回乡拿起了教鞭。阿牛阿呷的成长故事,见证了近年来大凉山的教育之变:从以前家长不愿让孩子读书,到现在努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教育走出了大山,也有不少的孩子,像阿牛阿呷姐弟这样,学成之后又回到大山工作,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深爱着的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走出大山/
三姐弟全部考上大学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一直很重视教育。”阿牛阿呷说,在她1997年上小学时,村里普遍对教育不重视,认为让娃娃去读书还不如上山去放牛。阿牛阿呷的父亲阿牛乃莫仅读到了初一,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他坚持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他常常告诫孩子们:要脱离贫穷,就要努力读书。正是在父亲的激励下,阿牛阿呷打小就树立了明确的求学目标——考上大学。“家里很穷,我生活上能省就省。”阿牛阿呷回忆:初中时,一天一顿饭,只花1元钱;父母一周给她10多元,月底回家时还能省下几块钱,给弟弟买点礼物。说起弟弟,阿牛阿呷满脸自豪。二弟阿牛木呷比她小3岁,三弟阿牛木甲小她5岁,两个弟弟的成绩都很好。三姐弟同时读书,对于在家务农的父母来说,压力巨大。父母为此早出晚归,种土豆、卖荞麦,尽一切努力供他们完成学业。“他们‘认死理’:要读书才能有出息。”
2008年,阿牛阿呷考上了西华师范大学预科,2009年升入本科管理专业就读,成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当时,爸爸妈妈好激动哦……”说到这里,阿牛阿呷眼眶红红的。
而后,令一家人欣喜的消息接连而至。2011年,阿牛木呷考上了西南民族大学。2012年,阿牛木甲考上了四川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正在山东大学读研。
回到家乡/
要让更多孩子走出去
事实上,三姐弟的故事,也对当地家庭转变教育观念起到了促进作用——阿牛木甲2012年考上大学至今,村里又走出了4名大学生。
2013年,阿牛阿呷毕业了。让父母没想到的是,她居然提着行李箱回家了,而且这一回来,就不再走了。“我要去当老师。”她告诉父母。对阿牛阿呷的决定,父母予以了尊重。当年,她就顺利通过了当地特岗教师的招聘,到了尼波镇木支小学任教,去年考调到了现在的学校,面对的都是彝族农村娃。
做回乡的决定,阿牛阿呷其实也犹豫了很久。她说,除了喜欢当老师外,另外一方面,就是思念家乡。“我有一种大凉山家乡情结,走到哪里都丢不了。”她说,她是从大山中走出的孩子,深爱着这片土地,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让阿牛阿呷没想到的是,二弟阿牛木呷在从西南民大毕业后,放弃了西昌的工作,也回到喜德县当了老师。因工作优秀,去年他被抽调到喜德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做精准脱贫工作。阿牛木呷说,回到家乡,帮助家乡脱贫,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
原标题:大山之变 她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又回大凉山耕耘三尺讲台
小伙粗心大意丢手包 列车长及时找到失主并物归原主
西充县卫计局、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明晚起十堰将迎降雪降温天气 大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我市举办第三届移动互联网大会
“山神”携暴雨今日“访”琼岛
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回大凉山的讲台
强化责任抓落实 切实做好污水、垃圾处理工作
金秋游美丽乡村王炭咀
私建“阳光房”挡光责令改正通知书已贴上门
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公示
13岁儿子20年前离家出走 怨恨眼神让妈妈愧悔20年
下圩旧村改造前期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超八成村民同意旧村改造
7月份上万人次投诉噪声扰民问题 个别区县受批评
聚焦省运会丨湘潭游泳队再添一金
德州森警打击非法捕鸟拆除收缴两处鸟网
叙利亚南部多地反对派武装同意与政府和解
凝心聚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11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
22亿元 清华获国内高校最高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