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长甸绿意葱茏,处处生机盎然。如今,这个位于宽甸南部的小镇,已形成旅游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等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前行。
美丽乡村引客来
7月31日,记者驱车长甸镇河口村看到,绵延的公路两侧,一座座桃园美如图画。
眼下正是燕红桃早熟品种成熟的时节,每天清晨4点多,河口村桃农吉洪洲和妻子于丽霞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200多斤桃都是今天早上刚摘的,旅游旺季,不愁卖。”于丽霞站在公路边的摊位前边擦汗边介绍,眼下虽然天气炎热,但游客到河口旅游的热情不减。在她身后,吉洪洲正忙着搭起一个新的遮阳篷,一是为了遮阳防晒,二来也使摊铺更显眼,更能吸引过往游客。
吉洪洲正在向游客介绍自家产的燕红桃
吉洪洲今年41岁,家里有一千多棵桃树。近年来,河口旅游蒸蒸日上,他对自家桃园也进行了一番改造:建起了农家乐、修建了停车场。今年“五一”小长假,他家的农家乐宾客盈门。虑及今后,夫妻俩正在建设一栋二层楼,争取10月份完工迎客,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接待能力。“新房一层是冷库,储存桃子和板栗;二楼是农家乐,接待游客吃饭、赏花。”吉洪洲指着二层楼说,如果启动资金充足,他还计划试水休闲旅游项目。
游客购买艳红桃
上午9点半,气温攀升至36℃,滚滚热浪冲刷着河口大地。吉洪洲的摊位上,摆放着拳头大小的燕红桃。一辆旅游大巴缓缓停下,车上几名韩国游客购买了100元的桃子。“除了路过的游客,买我家桃子的大多是回头客。”吉洪洲笑着说,最近他印了名片,与快递公司谈了合作,通过微信来销售燕红桃,效果很好。
吉洪洲夫妻俩新盖的农家院
来自长甸镇政府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全镇干鲜果总面积7万亩,河口村、东阳河村、拉古哨村、台沟村沿江4个村种植燕红桃24000亩、板栗19010亩、银白桃8820亩、寒富苹果420亩。去年,河口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6500万元,燕红桃等农产品销售收入7500万元,农户人均收入实现2万元。
贫困村闯出一片天
在全镇大力发展产业之时,两个昔日的贫困村——台沟村、四平村不甘示弱,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看,这6座草莓大棚是台沟村的脱贫产业项目。再往前,还有四平村的露地、温室蓝莓项目。”采访途中,长甸镇扶贫办的丁学忠介绍,项目启动之前,这些土地上种植着玉米,收益低。近年来,台沟村村民和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增加收入;四平村则通过将贫困户土地集中出租的方式,建设花卉观赏园,贫困户平均每亩地收入租金400元至600元不等。“6座草莓大棚,让我们村有了集体收入。再过一周,我们就要给贫困户分红了。”台沟村党支部书记徐洪校算了这样一笔账:草莓大棚对外承包,每座大棚租金两万元,每户贫困户能获得350元到400元不等的分红,还吸纳了脱贫户到大棚打工挣钱。去年“摘帽”的王文龙便是受益人之一。
脱贫户王文龙家的甜瓜地
前几日,王文龙在瓜地旁的摊铺卖甜瓜
最近几天,44岁的王文龙忙着给自家甜瓜地除草。再过些日子,他家的水果萝卜也要上市了。曾经因病致贫的王文龙,经过帮扶,不仅在村里的产业基地打工挣钱,还自己发展起了甜瓜、板栗种植和柞蚕放养项目,生活日渐好转。“只要肯干、肯吃苦,贫困只是暂时的。”王文龙感慨,“摘帽”后的日子越过越充实。
台沟村的草莓种植项目不仅是壮大集体经济的“金窝”,还是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造血站”。在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基础上,台沟村还积极维修村内道路,整治环境卫生。采访当天,记者在村部院子里留意到两个新式垃圾箱。徐洪校介绍,全村都将陆续更换这种新的垃圾箱,“以前村民无处放置垃圾,现在,由村里对垃圾集中运输、定期处理,初步解决了垃圾处置难题。”徐洪校说,下一步,村里新建成的1700平方米垃圾填埋场,将发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净化、美化村容村貌的作用。
“领头雁”带着村民奔小康
“我种的板栗,都是由乡亲陈兆全的合作社负责收购,我没有一点儿后顾之忧。”王文龙说,每到板栗收获时节,他家2000棵板栗树所产的板栗,全部卖给陈兆全的合作社。在王文龙看来,此举免除了销售中间环节,每公斤多卖0.4元,长甸镇的板栗种植户都受益。
陈兆全板栗合作社的冷库
“不为别的,就是让咱长甸的板栗能卖上价,让大家不必为销路发愁。”陈兆全接过王文龙的话茬儿,边说边带记者走进一座冷库。这座占地600平方米的冷库,是陈兆全于2011年建成的,用于储存板栗。去年,陈兆全的合作社共收购了板栗5000吨,大部分来自长甸镇的种植户。目前,合作社的经销范围包括广州、山东、北京、西安、上海等地。
对台沟村的许多村民来说,流转的土地“变成”了租金,实现了增收。6组吴从军从2011年开始流转土地,现在拥有775亩土地,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现在,他种的地来自250多户村民。不少村民因劳动能力差,乐意将土地租出去,从而获得每亩400元的租金。吴从军介绍,虽然耕种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接下来还得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投入。“未来,土地规模经营要适度,只有提高机械化程度,才能使收支平衡。”吴从军说,他曾在外打工数年,现在回到家乡扎根土地,对长甸的振兴发展有信心、有底气。 白凤熙 记者 卢瑶
南苏丹第一副总统宣布解散其领导的反对派政党
建行丽水分行赢得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的第一单
庐江将打造首个花园田园综合体
市调研组肯定我县县志编纂工作
深入了解需求、迅速响应解决,大鹏新区群团系统服务“精准化”
振兴路上齐驱并进
中山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去年超过60%
停止排风扇运行 不让噪声扰民
第四届荔湾“芳实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揭幕
双峰小学新校区教师节喜迎实习生
怀化经济开发区2017四大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骄傲!质量工作满意度测评 南充位列全省第二
私刻印章代审驾照 男子被拘10日
日照移动大数据为“2018元旦迎日出”活动保驾护航
西安地铁四号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综合联调工作全面启动
东莞市教育局发布暑假安全提醒
粗心男子12万巨款误当垃圾扔掉
王永康在市发改委调研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强调 学以致用推动十九大精神在大西安落地生根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上街区公安局出入境大厅用心服务践行“就跑一次”承诺
“诚信单位(品牌、服务)”评选活动15日举行现场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