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莓成龙王庙果农“新宠”

5月,当暖棚草莓逐渐进入生长末期时,一种比草莓更小巧的果种开始崭露头角——暖棚蓝莓上市。
记者从东港市农经局获悉,目前,东港市露地、暖棚、冷棚蓝莓种植总面积7602亩,其中,龙王庙镇的蓝莓种植面积就达4000余亩,年产量近5400吨,年产值高达2.5亿元。继草莓产业的发展壮大,如今,蓝莓已成为龙王庙镇农业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全镇果农们的“新宠”。
“现在正是蓝莓成熟期,一天能产40多斤,一斤卖50多元。一年下来,卖个八九万不成问题。”在东港市龙王庙镇马家堡村一处蓝莓暖棚里,村民王忠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从5月份开始,暖棚蓝莓逐渐成熟,冷棚蓝莓与露地蓝莓在6月份与7月份也相继成熟。由于蓝莓产量相对较低,成熟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因此产值相对较高,这也是龙王庙百姓开始慢慢青睐蓝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龙王庙镇主要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成立了4家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130余农户一同发展蓝莓产业。
产业发展要依托“龙头”带动,而东港市伟业蓝莓专业合作社便是龙王庙地区蓝莓种植户口中的“龙头”。合作社现带动90余农户发展冷、暖棚蓝莓,种植面积570余亩,年产量近700吨。
“我们有自己的商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合作社成员的蓝莓可以直接进入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地大型超市,价格比其他种植户高出近20%,1个暖棚的年净收入可达8万余元。”伟业蓝莓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斌说。
2011年,唐斌在一位蓝莓种植大户处得知,龙王庙村沙坨子组旱地土壤呈酸性,利于蓝莓生长发育,他便在龙王庙村租了96亩旱田,引进蓝丰、北陆、蓝金等5个蓝莓品种,近36000棵蓝莓苗,进行露地种植,随后,又发展了3栋冷棚蓝莓。几年下来,随着露地、冷棚蓝莓树苗逐年成长,蓝莓产量也逐年递增。如今,1棵蓝莓树的产量近10公斤,蓝莓总产量达到200吨,年产值近500万元。
见到收益,周边的农民也开始尝试种植蓝莓。2013年,伟业蓝莓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发展成员108户。2014年,合作社成功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关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并在2016年注册了“宏伟业”商标。合作社通过集中采购、供应生产资料,销售成员产品,引进新技术,为成员农户种植蓝莓提供了便利,引领农户走向致富道路。
随着产业的形成,蓝莓种植面积在龙王庙镇不断扩大,不少种植户把目光投在了蓝莓身上。家住龙王庙村的赵振革有6个冷棚,以种植大白菜为主,年产值在12万元左右。2016年,他加入了伟业蓝莓专业合作社,并将6个冷棚改种蓝莓,引进蓝风、北陆2个品种。如今,每个蓝莓冷棚产值达6万元,是种植大白菜的3倍,新产业为他开辟了新路子。
高家堡村原本一直发展草莓产业,在群星草莓产业党支部的带领下,当地400余农户建起500余栋高标准大棚,年产值3500余万元。“村两委想着如何让百姓在收入上实现新突破,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高家堡村党总支书记宋官平说。
伴随这种想法,2016年,宋官平带领村里几个草莓种植户到外地考察学习蓝莓种植技术,了解市场前景后,2017年,他果断作出决定,邀请有关蓝莓种植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通过土壤改良、引进优质品种,在自己已建好的两个高标准草莓大棚里面改种蓝莓。
“如今,正是蓝莓上市期,一个棚隔三天能产100多斤,一斤售价50多元。预计到蓝莓下市的时候,一个棚的蓝莓能卖十几万元。”宋官平兴奋地说。可观的收益更坚定了他带动村里农民发展暖棚蓝莓的信心。
蓝莓产业的兴起,不仅为果农开拓新的致富道路,同时,也为百姓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每年除草、施肥需要20余人,蓝莓成熟期最高峰日雇工300余人,日常管理也需要人手,一年下来流转村民的土地费和务工费开支近90万元。”唐斌告诉记者。
据了解,龙王庙镇露地蓝莓种植面积近2500余亩,种植大户20余户,每年的固定用工及流动用工近3000余人,工期大概1-2个月,人均年收入达5000余元。
“继续发挥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同时拓宽蓝莓销路,提升蓝莓种植技术。”提及今后全镇蓝莓产业发展,龙王庙镇有关负责人思路清晰。
未来,龙王庙镇将依靠蓝莓集中生产优势,积极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互联网+蓝莓”的销售模式,规模化发展蓝莓产业,并立足“一乡一品”,重点打造“龙王庙蓝莓”品牌。
马杰 记者 张瑞

金盆小学:扎实开展“遵师德,做合格教师”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
俄研制新型无人歼击机应对微型无人机
贵州上半年公路水运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国第三
龙华网络直播 展示发展亮点
2岁幼童误食高锰酸钾 交警晚高峰火速开道10分钟送达医院
小蓝莓成龙王庙果农“新宠”
滦县三项重点做好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抓重点、出亮点 滦南县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份悬赏公告,竟然引来近20万人!
污水管道堵塞 “元凶”是塑料管
王冰区长带队调研赛罕区环保工作
朱东铁一行看望慰问一线教育工作者
旅顺口区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三次会议
锦江镇以龙头企业为渠引“金融活水”流向贫困户
我市将新增60台新型智能环保渣土车
开展扶贫对接工作促进两地共同提升
"四川-陕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绵举行
还路于民 !梅列江滨路徐碧段东侧废品收购站占道经营得到整治
花溪公安分局开展旅游警务工作一瞥 护航景区安全
打赢蓝天保卫战有了时间表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