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造,让恩施玉露驰名中外

恩施玉露面世以来,就成为世人的宠儿。1686年,创制不久的恩施“玉绿”被征为官衙礼品,并作土贡进贡到朝廷。1862年前后,“玉绿”由吴永兴商号销往汉口,成为都市的消费新宠。1938年开始,恩施玉露销往重庆等地,成为陪都达官贵人的高级饮品。后销往襄樊、光化、豫西等地。1945年,恩施玉露销往日本。新中国成立后,更是一时风光无两,成为湖北的名优茶。但在1984年,随着茶叶市场放开,有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扰乱市场,导致恩施玉露身价大减。
近年来,人们重新认识到恩施玉露的品牌价值,经过多年的努力,恩施玉露成了东湖茶叙的国饮,恩施玉露的品牌价值由2009年的1.87亿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8.07亿元。
制作恩施玉露茶。
立早硒茶公司的茶叶基地。
玉露复兴:重新争夺市场的老品牌
经历过辉煌后,由于一系列原因,玉露从市场销声匿迹。但在玉露最低潮时,一些人认识到了玉露的价值,尝试恢复其品牌,但效果并不理想。
1998年,广东客商丁洪山在恩施考察恩施玉露后,于当年7月在恩施成立湖北恩施玉露茶叶有限公司,从事恩施玉露的加工销售。但因该公司未能有效启动市场,只一年时间就倒闭了。这一结果令人唏嘘,对恩施玉露品牌的恢复影响巨大,此后5年时间再没有人投资玉露。
2005年,江苏常州人张文旗和一群年轻人来恩施旅游,看了芭蕉的茶园、深入了解恩施茶叶产业的历史和产业优势后,毅然放弃了当时红火的房地产行业,决定投资茶叶产业,打造恩施玉露品牌。当年12月31日,他组建了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倾力打造恩施玉露。从此,恩施玉露走向了复兴之路。
“那个时候,武汉的茶叶市场卖的都是川茶,我们这个虽然是老品牌,但根本进不去。”张文旗说,这样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老品牌的茶叶,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说却是一个新面孔。
虽然复兴市场很难,但自润邦茶业公司自成立之日起,他们就把恩施玉露恢复和品牌打造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公司2006年开始专业化生产恩施玉露,并进行传统技艺与机械化制作试验,公司参与了《恩施玉露生产湖北省地方标准》起草和恩施玉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评审工作。2007年4月,由公司主持的“恩施玉露新工艺、新技术研究”项目获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加工技术已达国内先进水平。2008年,公司主持实施“恩施玉露茶机械化与连续化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建成中国第一条蒸青针形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后来,该公司在全国各地进行一系列的推广宣传,玉露被人们重新认识。
润邦成为恩施玉露复兴的一个缩影,不断有人加入到品牌复兴大军中来。
商标之争:7年官司“抢回”13亿品牌价值
2007年,恩施市将恩施玉露作为名片开始打造,名气也开始提升。然而,这样的品牌让人动起了心思。当年从注册商标开始,湖南长沙的一家公司从中作梗。一次官司,两次官司……恩施玉露商标注册可谓历尽艰辛。
地理标志商标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2008年5月,刚成立的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正式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
2009年3月27日,“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公告发出。但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初审公告期满前5天的2009年6月22日,湖南省岳阳市北港茶厂以“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与引证商标“玉露”近似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提出异议。协会收到商标代理机构转来的《商标异议答辩通知书》,这时才知道湖南岳阳市北港茶厂注册有“玉露”商标。
后来,双方不服从调解,直接对簿公堂。2012年9月14日,法院开庭审理,一审判决,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赢了官司。但是随后对方走上了无休止的上诉之路。
时任恩施市农业局分管茶叶副局长、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管理人员之一的苏学章,是整个案件的亲历者和参与者,他对此感受颇深。
“我们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但后来随着事情的深入,我们全面掌握了对方的情况,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苏学章感慨万千,在他看来,当时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都还有一个担忧,就是作为被告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是否会认真对待,因为这场官司的输赢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而对恩施市则关系恩施玉露的生死存亡。
后来经过多次开庭审理,2016年7月1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对方公司的上诉,强制维持原判。恩施玉露的商标之争落下帷幕,而此时距离第一次争议开始,已经悄然过去了7年。
2011年,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对恩施玉露价值进行评估后表明,恩施玉露品牌价值达到4.06亿元。2012年,其品牌价值达到5亿元;2013年,达到6.81亿元;2016年,更是达到13.28亿元。商标官司的最终胜利,让玉露品牌牢牢地握在了恩施人民手中。
保障品质:让玉露品牌永葆活力
2006年,茶叶产业已成恩施市第一大农业支柱产业,茶叶基地面积近14.91万亩,产量4397吨。恩施市确定把恩施玉露作为城市名片打造,使其成为恩施市的产业亮点。但是,怎样才能够让这个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想要这个品牌永葆活力,光靠量的发展肯定不够,我们还是要回到品质的发展上来。以品质来让品牌的竞争力更强。”恩施立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章开普说。
立早硒茶公司于2009年成立,他们在屯堡乡拥有500亩的茶园基地。他们的基地与别人的有所不同,他们基地的茶树当年是用茶籽种出来的,后来由于疏于管理,茶树就野蛮生长。但是,经过试验发现,这样的茶树加工过后,茶叶品质反倒更好。
在立早公司成立之初,章开普就请来多位恩施玉露技艺的传承人,这些传人坚持用传统工艺进行制作,始终将茶叶的品质放在首位。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的产值达到了5000万元。接下来,章开普计划进一步减少对基地茶园的人为干扰,让茶叶自然生长,从源头保证茶叶的品质。
恩施玉露茶产业协会为将这个品牌保护好,也将保证茶叶品质放在首要位置。现任协会的会长张文旗介绍,协会将聘请业内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行业标准、茶叶质量,对生产企业进行审核;另外协会将聘请律师,对于市场上那些对玉露侵权、滥用品牌的企业和个人进行维权。将来还会联和执法部门,对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要让保证茶叶品质的意识注入茶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让这个品牌永葆活力。

鞍山将有“空中120” 为救援赢得黄金时间
驻市经信委纪检组:加强宣传教育 服务执纪监督
市教育局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全市学校食品安全及传染病防控工作会议
浓情过端午
他们甘愿回乡种地做“绿领”
品牌打造,让恩施玉露驰名中外
澄海区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积极开展对口合作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会议暨第一次主任会议
远陵夼经济发展用地方案公示 地块规划15栋住宅楼
1月9日各县(市、区)和开发区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我们是特检人(张桐)
小名片变身社交平台 科技让沟通更简单
市委宣讲期间塘厦镇人大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食药监局]考察学习长沙市食品安全工作
站前检察院中心组学习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综合协同办公平台项目B的公开招标公告
从源头上严控水污染 构建休养生息长效机制
花都115家企业参展广交会
省民政厅一行来阜调研养老救助工作
紫薇小学:“互联网+ ”开启教育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