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心愿

那年,我六岁;那年,哥哥十六岁。
六岁时的我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几乎达到“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嘴里怕化”的程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母亲生了哥哥十年间连续生过三个儿子,不幸的是,都在活蹦乱跳的年纪夭折,那种接连失子的伤痛和打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十年后,我出生了,尽管是个女孩,但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了父母最大的心愿,自然,娇惯宠爱无疑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十六岁的哥哥同样被宠爱有加,理由也很明了,山庄窝铺多少年来的传统观念——香火传承。尤其父亲是被奶奶收养的唯一儿子,所以子孙后代延续香火的重任就落在了哥哥肩上,哥哥被宠着惯着在家里人看来也无可厚非。
少年时期被宠爱包裹的我和哥哥常常因为一些吃吃喝喝的小事争得不可开交,毕竟那是个食不果腹的年月,父母摸摸手心是肉,抚抚手背也是肉,最好的办法就是期盼哥哥遇个招工的机会走出山村,既有个“铁饭碗”,又能和我分开,不必每天在父母跟前吵吵嚷嚷,实在是件两全齐美的好事。

哥的机会来了!市商业部门公开招聘员工,小姨妈把这个特大的喜讯带到家里,报名、考试、面试,全部流程结束,哥哥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在市邮电局工作。
报到的日子是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送哥哥的不是父母,而是小姨妈。哥哥背着沉重的行李,小姨妈帮哥哥提着一大堆日用品,到达火车站买好车票走上站台,客车进站的预备铃声已经响起,小姨妈和哥哥神情专注地望着火车开来的方向。突然,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从嘈杂的人群中传来,“小王,你不能去!”哥哥循声望去,是驻村干部,正急匆匆地跑向自己。“你不能走呀!你是扫盲班的教师,是民校唯一的老师。咱村里没有上过学的男男女女就指望你给他们教知识呢!难道你愿意让父老乡亲一辈子没文化吗?再者说,村子里的会计也正准备让你接手。”驻村领导的态度是严肃的,语气也是强硬的,甚至是命令的。哥哥杵在站台,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列车已进站停下,小姨妈急了,推着哥哥上了车,驻村干部拼命从车上往下拽哥哥,还往下扒行李,在互相撕扯和小姨妈不顾一切的奋力抗争下,火车载着哥哥奔向了人生另一个彼岸——市邮电局。
置身于新岗位的哥哥并没有过得多安生,驻村领导三番五次给哥的单位打电话要人,单位一次次回绝了,“工作已安排,档案已落定,人是回不去的。”
经过几天的折腾,总算风平浪静了,可哥哥的心仍波翻浪涌。按理说,从农村到城市,环境的优越是无可非议的,工作的发展和方向也是不可否认的,再加上员工宿舍吃住无可挑剔,的确是命运的转折。但在哥哥的心里,始终没有忘记驻村干部那重锤一样的话语。诚然,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可代价是全村村民就此放弃上夜校读书的机会,社会在发展,文化对农村人来说有多重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哥勉强在新单位上了一个星期的班,便向单位领导提出辞职,毅然决然地返回了村子,继续他的民校教师工作,不久,村里的会计职务也落在了他的肩上。年龄不到二十岁的哥哥,从那时开始,就锁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竭尽全力为村里的父老乡亲谋幸福。

时光是怎样叠加的?年轮是如何积淀的?谁都无法说清。能诠释岁月长度的是,哥哥走过了十个年头,成为了全村上下有口皆碑的出色乡村会计,并且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而那时,我也远离故乡就读于师范。
那是个滴水成冰的周日,我们一家人刚刚吃过早饭,有两个陌生的中年男人敲门而入。自我介绍后,原来是从阳煤集团来的领导,专门为落实职工子女进城工作来招工的。他们从父亲口中得知,哥哥在村子里已有十多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对哥哥的履历很看好,承诺哥哥招工后一定能安排到财务部门,工资自然是村会计的好几倍。全家人听了这个消息,都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我赶紧跑到村委会把哥哥叫回来,一路上把招工的好事讲给哥哥听,可哥哥听了以后,并没有像我们那样兴奋激动,反而一脸平静,似乎与己无关。我心里疑惑,难道哥哥不愿意去市区工作?果然,我的猜测没错,当哥哥见到招工领导时,还没等人家把来意说清楚,自己就先开始表明了态度:“很感激集团领导对职工的关心!但我觉得还是小村的工作更需要我、更适合我。尽管只是微不足道的村会计,但这个工作和每个村民、每个家庭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放弃这次招工,还是把指标留给其他职工子弟吧!”领导听了哥哥的话,紧紧握住了他的手,感动地说:“我们为招工的事走了不知道多少家,每家每户都是急着要去城里工作。你是唯一一个愿意留在村里以低报酬服务村民的。我们很钦佩,招工的事一时三刻还不会结束,你如果改变主意,我们随时等候你的消息。”随后,又把招工后的工作安排、工资待遇重复了一遍。
送走了招工领导,母亲和嫂子还有我,对哥“群起而攻之”,抱怨有好的机会不知道把握,而哥哥只把家人的话当作耳旁风,若无其事地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后来的日子,阳煤集团子弟招工、接班招工……真可谓好事连连,但每一次哥都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为村民当家理财的哥哥,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从事会计职业也近六十个年头。如果说生命是一次旅行,哥哥的起点是会计,沿途的风景是会计,目的地仍然是会计。如果说生命是一部小说,哥的序言是会计,正文内容是会计,正在书写的尾声仍然是会计。
虽然小小的乡村会计是哥哥的职业追求,但他也懂得为年轻人空位让路,曾多次提出辞职,每次都让村领导以“什么时候培养出和你一样优秀的会计,再来谈辞职的事情”为理由回绝。是啊,用优秀会计来定义哥,的确不算夸张:每逢年底,银行取钱给村民结算工资,由于营业员的疏忽,多给哥哥取了钱,哥哥发现后立马送了回去;村子属于贫困山区,曾连续几年村委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哥哥就在自己家里办公,村委谈事议事、全村大大小小的会议也在自己家里;村委考虑到对一家人正常生活多有打扰,要适当给点补助,可哥知道村里资金紧缺,断然拒绝。哥哥白天在集体地里干活,处理账务基本都在晚上,记忆中,哥在零点之前几乎没睡过觉,夜深人静时算盘打得“噼噼叭叭”响。有时账结完了,哥也不早睡,不是在算盘上练功,就是阅读财务书籍,提高业务水平。
汗水和收获是成正比的,全乡会计业务竞赛,哥哥回回名列榜首,好多新手也常常请哥去指导业务。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郊区组织全区会计到江南一带考察学习,费用5000多元。哥哥算了算账,这5000多元钱能给村里的老年人好好过一个重阳节,于是放弃了考察学习的机会。
十年前,哥哥的子女在市区定居,希望哥哥放下村里的会计工作到城市享清福,哥没有答应。直到今年春节后,哥才拿定主意开始为村里会计带接班人。现在,哥哥依旧像往常一样,每天早上早早地从市里乘车回到远在30多里地的老家上班,中午凑合点方便面,晚上下班后再乘车返回市区,风雨无阻。
父老乡亲的口碑其实就是一杆秤,称出了哥哥在百姓心中的分量,也称出了百姓在哥哥心中的分量。
岁月悠悠,有多少人和事在时光的流转中与世浮沉,有的人成为时代的宠儿,也有人无论时光如何五彩纷呈,都执着地守候着那份初衷。哥哥无疑属于后者,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哥哥那份初心始终如故。

监控显示“的哥”偷油 加油站等你还钱
3公里路竟“开出”15公里
市城管执法局多措并举圆满完成春节期间服务保障任务
市领导检查安全生产和市场供应情况
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举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
哥哥的心愿
于伟国检查省儿童医院施工情况时要求 补齐医疗卫生短板 推动健康福建建设
衡阳市召开2018年全市公安工作会议
省监管办对市公积金中心政策执行情况和风险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现场检查
安徽学生资助中心:贫困生入学“绿色通道”一路畅通
天津株洲商会成立
毒驾、违法未处理、无证驾驶!这俩司机够“大胆”
潮安税务部门开展税宣活动
临渭区2017年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
我市成立77个红十字服务总站
高中生走进老照片博物馆 感受聊城的历史人文
通山义工协会三月爱心活动涌全城
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倡导文明出行,践行低碳生活”志愿服务活动
徐州市农业资源开发局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福州134名教师获评高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