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民根据商标图绘等想当然使用洋货
-专业人士提醒:事先应通过可靠渠道查询使用方法
制图/张平原
(厦门日报记者 黄语晴)买回海外的护肤品、食品或药品,面对看不懂的外文包装,查也不查就想当然地使用,结果发现是误用——别稀奇,这样的状况还真不少。不久前的一则新闻,报道两个孩子误将外包装画着卡通形象的日本咳嗽药水当作饮料服下,出现嗜睡症状,送至医院紧急抢救。
记者走访了厦门本地,也发现了不少类似的情况。记者以这一事件为始,结合本地的一些误用状况,希望提醒大家:海外产品的外包装均为外文,有些产品还无法查到详细说明,存在误用风险,必须谨慎保存和使用。
护肤品
卸妆水当爽肤水想护肤却适得其反
“护肤品误用的状况是很常见的。”据从事海外代购近10年的李小姐透露,不少客户购买了海外的护肤品套装后,由于看不懂外文说明,弄混了各类小瓶护肤品的功效,精华露、眼霜、面霜“傻傻分不清”;还有不少客户混用了洗发露、护发素,“大家做产品功课时,主要看功效,一看反正都是洗头的,就没有注意分辨使用方式。”
据了解,不少误用都是因为外包装带来了不正确的联想。李女士的女儿为其买了一套日本护肤品,其中有一瓶卸妆水,而其包装与李女士之前所用的爽肤水颇为相似,加上瓶身印有“皮脂毛穴”“水”“透明感”等字样,李女士便将其认定为爽肤水,并每天使用。直到4个月后,女儿从外地回来,才发现她误将卸妆水当成爽肤水。“得再用多少精华,才能把这4个月卸妆水对皮肤的危害补回来啊。”她感叹道。
张先生则因外包装上的图绘,误将润肤乳当作沐浴乳。
拿到朋友赠送的法国马油膏时,外包装上密密麻麻的法文,让他辨不清产品名,“连查都不知道怎么查”,一见外包装上绘着身型曲线,便以为是沐浴乳。一直使用到第三天,发现皮肤油腻难以洗净,上网查了查品牌名,才发现该品牌是专门做护肤产品的。
食品药品
误把酱油当洋酒药品禁忌易忽略
除了护肤品,一些从国外买回的进口食品也会出现误用情况。黄小姐曾把亲戚赠送的一瓶意大利酱油当作洋酒,“瓶子的外包装精致大气,我们一直以为是洋酒。直到家里来了客人,兴高采烈地拿出来,打算开瓶洋酒喝,才发现味道不对。”另一位从泰国买回布丁粉的胡先生,则因看不懂外包装上的泰文说明,按一般做布丁的方法尝试,结果布丁无法凝结,生生将布丁冻做成了一碗“布丁汤”。
而在药品方面,不少市民会了解海外药品的功效、使用方法,却常常忽略了药品成分和使用禁忌。“一般知道药品的功效后就会直接使用。”市民陈小姐表示,自己了解海外药品的功效后,一般不会再上网查询详细的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不良反应及使用禁忌,这无疑也为用药安全埋下了隐患。
提醒
使用外文产品前
应仔细查询用法
购买海外产品,遇到外文包装看不懂的情况,应咨询相关销售人员,或上网查询使用方法后再使用;为降低风险,市民购买海外产品时,也应尽量选择官方渠道,并留意目标产品的用户评价,避免购买负面评价较多的产品。
在药品方面,尽量购买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非处方药,购买时应认真查看药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储藏条件;购买后应上网查询或向医生咨询,确认该药物的功效、成分及使用禁忌,并妥善保管,以确保用药安全。
狂风暴雨袭福州 大树被连根拔起小车被压
义县宜州大街道路及供排水改建工程稳步推进
陕西省各地掀起科技反邪高潮
宁远县食安办:启动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护苗行动”
全市首个道路交通事故一体化调处中心在海盐投入使用
拿酱油当洋酒宴请宾客?外文包装看不懂 乱猜误用有风险
唐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购置专用机械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
河口区河口街道职业农民活跃乡村田野
不等不靠自奋斗 种烟养猪奔富路
省人代会苏州代表团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水利部景区办来我市开展专项课题调研
蓬溪县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专项治理活动
这个上饶人当选九江市委书记
东洲区委政法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展风采”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文明使者最高奖励1000张公交电子票 绿色出行公益活动启动
提醒!荆州马上要下雨降温了这一次可能下5天!
我省召开庆祝2018年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
原创话剧《深情无边》教师节首演
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新水平——嘉兴市委老干部局召开医院联络员会议
坚守安全红线 黔江区城乡建委推进建筑施工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