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的盛夏,在泉州的“北大门”,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在全区率先实施土地流转,催动了1200亩围海造田盐碱地的生机盎然;今朝春至,村企联建下,东张村现代产业发展之路已成为四里八乡争相学习的乡村振兴样板,偏僻小村发展成全市美丽乡村……
一点一滴的发展印记,都凝聚着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成的“美丽东张”梦想。十多年的奋斗,陈志成探索创新,大胆尝试,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农村建设规划专家、农村集体经济经营能手、农业产业发展助手和农村文化守护者。
陈志成在水培蔬菜大棚内 (陈荣玉 摄)
先行先试
土地经营权流转取得成效
走进东张村,一幅富饶充满生机的现代农村图景映入眼帘,春晚绿野秀,池塘里的荷花含苞待放,路遇的村民热情地招呼着,陈志成指引大家望向连片的大棚,水培的蔬果正蓬勃生长。
而在十多年前,东张村并没有如此的繁荣景象。那时,农户们以老式方法辛勤种田,但收入却随着蔬菜价格市场波动阴晴不定,这也导致年轻劳动力外流,抛荒地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情况,陈志成坐不住了,“其实那时候还没有土地流转的说法,但我们希望通过探索创新,推动中低产田改造,为大家增加收益。”陈志成介绍。
2005年,东张村在全区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与利园农业公司采用租赁形式盘活盐碱地1200亩,投入1.8亿元进行无土化栽培技术改造,开发培植新型农产品种苗200多种,初步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园,2014年生产果蔬5000万公斤,产值2.3亿元,提供40—60岁农村劳动力工作岗位600多个,每年增加村财收入30多万元,增加农民收入800多万元,2015年建成全省最大的3200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
村企联动
走现代产业发展之路
获得了成效,陈志成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在陈志成的实践中,东张村紧紧围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思路,乘着上级关于农业改革的政策东风,充分借助外力作用和科技推动,找准对接,多点开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以利农、天线宝宝、维真、兴农等企业为主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延伸产业链条方面,他多措并举,蹦出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金点子”:深入实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引导利农公司投资2500万元,建设果蔬包装收储和物流配送中心;大力支持本地企业家回归创业,投资2.4亿元创建天线宝宝食品公司,嫁接本地优质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组建村级农产品经济合作社,投资1200万元建设东张农贸市场,开通电商销售渠道;与兴农生态农业公司合作,采取股份制形式,筹资600万元对后望山500亩果林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打造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天然养生驿站。
土地流转盘活了,村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好起来了,“美丽东张”的图景照入了现实。如今,全村辖区内共有中小企业15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上市公司3家,惠华商品街个体工商户300多家,流入人口2000多人,可谓是人气足、百姓富。在更广领域,东张村村民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创业发展平台人气十足,乡村旅游看点颇多。陈志成表示,将继续努力,全面深化“美丽东张”建设,全力打造兴农富民生态样板村。 □本报记者 游怡冰
长兴县港口村廉情监督为发展助力
只因闺蜜“手头紧” 衣柜里金首饰“长翅膀”
广陵区城管局创新工作 环卫工加入禁放监督队伍
考场外的温暖瞬间
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陈志成:打造兴农富民生态样板村
孙斌要求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
《程开甲的故事》编写专家咨询会在嘉兴市秀州中学举行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护林员 努力创建一流国有林场
镇领导带头义务植树 助力城市品质提升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参加“3·15”宣传活动
助力创文丨盐城举办“家庭之美·文明之光”先进事迹报告会
读书分享会
77岁教授免费教书画 20位爷爷奶奶“重回课堂”当学生
许维泽林兴禄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调研座谈
植保无人机助农增收
六月五大主题活动陪市民过端午
公共场所乱扔烟头监管难
让文明新风吹遍冰城哈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主题活动
央视《非常6+1》丹东赛区海选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