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东海海域进入长达4个多月的休渔期。5月2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农贸市场发现,海鲜价格一片“涨”声,部分海鲜价格比春节期间还高,不少市民早早开始囤货,以应对休渔期。
大部分海鲜价格上涨
5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城农贸市场,市场门口立着休渔期的宣传牌,海洋伏休起始之日起7日后至首批捕捞渔船结束休渔正式开渔之日(5月8日~8月1日),禁止销售大黄鱼、小黄鱼、银鲳、带鱼、鲐鱼、三疣梭子蟹、龙头鱼、虾蛄等8种海洋捕捞冰鲜或者活体水产品。
记者走访了三四家摊位发现,基本没有看到梭子蟹,虽然虾姑、带鱼、小黄鱼等还有出现,但都是“五一”之前的存货。相比上周而言,这几天大部分海鲜的价格每斤大概上涨10~20元,之后还将有一波涨势。“现在鲳鱼的价格在70~80元/斤,之后大概会上涨到90元~100元/斤。”一海鲜经营户提到。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由于水产品的供应量没有去年多,价格普遍比去年高,有些水产品甚至比春节期间还要高。温州市水产批发交易市场经理杨天策介绍,野生小黄鱼上周的价格为110元/斤,而如今已经涨到140元/斤,比春节期间还贵了20元左右。
除此之外,今年龙头鱼已经进入销售尾声。“现在批发市场上,已经看不到龙头鱼。”杨天策说,上周龙头鱼一箱40斤批发价为五六百元,前两天已经涨到1100元,而现在根本没有货了。
杨天策提到,往年,休渔期之前,最后一批渔船到港,水产品基本会有一周的销货时间,但今年存量很少,价格不断抬高。“休渔期才开始,目前水产品存量还有,价格涨幅还不是很大,再过一两周,价格上涨就会更加明显。”
洋海鲜上架补缺
市民有着“无鱼不成席”的饮食习俗,面对节节升高的海鲜价格,市民不少有了应对措施。市民黄女士在休渔期前半个月就已经囤好了海鲜,分别买了鮸鱼、小黄鱼等共计30多斤,填满了自家冰箱和女儿家冰箱。
黄女士的这种囤货行为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幸好我买得早,半个月前鮸鱼的价格才20多元一斤,近期已经涨到35元一斤了。”
记者了解到,休渔期,市民的餐桌不缺“鲜”。每年一到休渔期,就是洋海鲜市场最为活跃的时候。除了黑鲷、美国红鱼等鱼类之外,为了配合温州人的喜好,近几年商家从菲律宾、越南等地引入了带鱼、黄姑鱼等洋海鲜,价格便宜,很受市民欢迎。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冻海鲜、养殖海鲜随时“待命”。“随着冰冻、解冻技术的进步,很多商家会提前囤积冰冻海鲜,然后在休渔期间出售,赚上一笔。”杨天策说,市场上出现的鮸鱼、乌贼等水产品,基本上都是冰冻类的。
近年来,深水网箱、标准塘养殖等养殖方式的变化,使得水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部门了解到,全市海产养殖近30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可满足市民的需求。
洞头695艘
捕捞渔船回港
2日上午,洞头区渔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在该区东沙渔港检查渔船伏休情况。在5月1日12时开始的休渔期中,他们将要求渔船遵循“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证集中”的原则进行伏休。休渔期内渔船要定点伏休,若是要出港或异地休渔及保养船只,需要向渔政部门申报,而且休渔期内渔船禁止携带网具航行。据了解,洞头区共695艘捕捞渔船在5月1日中午12时以前已全部回港。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傅芳芳 李立/摄
实习生:颜李娜
湖北问责11名涉武汉生物疫苗问题相关干部
徐良平调研诸暨高湖建设工程
老年人电信诈骗防不胜防?视频中看到“儿子”还是被骗
静态二维码支付限500元 不少商家纷纷更换扫码枪
这个门诊专治“学习困难户”
休渔期来了!市民商贩提前囤货 洋海鲜“游”来补缺
考点附近商家“准备就绪” 准备接机捞金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督导黑河市国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市发展改革委陪同市领导赴隆安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电瓶车被“贴条” 当事人却点赞 南通警方创新“平安”建设,发案降幅达83%
杭四中诞生了一个“学生版刘翔”
学深悟透新要求 竭忠尽智新作为
喝酒莫开车,丹徒一男子涉嫌酒驾致三车相撞
市局开展“弘扬五四精神 担当青春使命”学习观摩和主题党日活动
勇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战斗员
全省湿地保护暨湿地公园 建设管理推进会在漯召开
五常:三生融合 逐梦幸福未来
科学育儿讲座
人民路小学:树立和雅之风尚,孕育阳光之少年
【攻坚路上党支部】周至县南寨子村:暖心脱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