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勤劳肯干,每一个贫困户都将走上幸福的阳光大道。”7月28日,在永寿县“扶贫扶志”道德讲堂巡回宣讲报告会上,面对许多和自己一样的贫困群众,宣讲团成员杨建利坚定地说。
家住监军街道蒿店村的杨建利,患有先天性疾病,生活的重担和病痛的折磨,让他的日子过得艰难。然而,他身残志坚,在镇村两级和帮扶部门的帮扶下,凭借多年的养猪经验,走出了一条脱贫路。
杨建利今年40岁,家里有卧病在床的父亲,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哥哥2016年去世前一切生活都由他照管,家里全靠他打零工、做小生意和种地维持生活。、2014年,杨建利被认定为贫困户,镇村干部、帮扶干部,多次来到他家了解情况,为他家脱贫出谋划策,在和他谈心的过程中得知他对猪的养殖管理、疾病防疫都有所了解,就鼓励他开始养猪。
“帮扶干部到我家,让我养猪,一下就说到我的心坎上了。”杨建利说,在此之前,他对生活几乎失去了信心,直到帮扶干部为他协调金融扶贫贷款4万元,镇村干部从村互助资金协会解决了1万元,又落实了产业扶持资金5000元,他这才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6年9月,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杨建利购买了7头母猪,建起了一栋100多平方米的猪舍,实现了他的养殖梦。自打猪舍建成,杨建利拉料、喂猪、起粪,事事亲力亲为。猪的喂料多少、疾病防治这些问题他早已了然于胸。在此期间,帮扶干部不仅为他提供政策上的帮助,还请技术人员给猪场做疫情防控和配种等技术指导。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喂养和管理,杨建利的养殖规模已从原来的不到10头发展到现在的70头,投资近20万元。这些猪膘肥体健,肉质非常好,被杨建利视为“宝贝蛋”。2017年底,杨建利很不舍地卖掉了10头猪和20头猪崽,收入近2万元,他家也顺利脱了贫。
“志坚+勤劳+好政策=小康”,杨建利用这样的公式总结自己的脱贫经历。
如今他的养猪产业已走上正轨,家里的生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他还有自己的打算,想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使母猪存栏达到50头,让日子过得更充实,真正走上脱贫致富路。(翟武鹏)
康信:鸡蛋有编码生产可溯源
我省检查西安学校周边餐饮食品安全 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武陵源区委宣传部:每周一课 党员“充电”不停歇
长沙县星沙街道:环保课堂进社区 自己动手享乐趣
网络中国节·端午|绵阳这些地方的美食美景不能错过…
杨建利的脱贫“秘诀”
济宁2018年高考、中考考点已确定 考生注意!外语考前15分钟停止入场
石家庄旅游产业发展劳动竞赛启幕
市政协召开七届第四次常委会议
12台智能机器人为旅客出行解惑
三大运营商北京等地试点5G 手机网速至少快10倍
中秋聚异乡 援外和援藏医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
金渭湖畔吹唢呐六旬翁自成一景
178.35亿!丰顺去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交出靓丽成绩单
本周后期我市天气 雷阵雨频繁局部雨势大
我市举行全市少儿文艺调演
深化对欧合作 提升开放水平
这些蔬菜 烹饪不当易中毒
航拍九月的秦岭 美美美!
打通医疗惠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