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武圣宫所在地葫芦坪
恩施老城南门外葫芦坪上有武圣宫,其前身是宋建大观阁,大观阁前身为唐代开元观或开元寺,因建于开元(713年-741年)年间,故名。清《施南府志》载:开元寺在府城南门外,唐时建,宋淳熙四年重修。
凡庙宇寺观必有钟,晨钟暮鼓是其一天的活动写照。钟一般是庙宇寺观根据自身的特点用铜、铁专门铸造,也有用前朝或更古久的朝代的打击乐器代替的。唐代恩施(当时叫施州清江郡)开元观(寺)钟竟是巴人的军乐器錞于,说来还有一个相当离奇的故事。
某年某月某日,乡民王某在清江郡城南门外田间放牛,忽闻有奇异的声音从地下发出,当时他与放牛的牧童多人都听到了,惊骇得赶快避走。其后,王某患病发烧十余日,夜里做梦,总是见一穿黑色衣服的男子对他说:你将我送到开元观里去吧!王某不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到原来放牛的那块田里去,又听到了如以前一样的声音。他感到此事太奇怪了,对发出声音的地方作了记号,然后到清江郡衙向郡守封大人作了报告。封大人不相信,怒道:这人真是无知妄为,将这样不真实的小事报告我。于是大声叱退王某。
当天晚上,王某又梦见青衣人对他说:我委身于地下好多年了,你不让我出来,必有大的灾祸发生。王某十分恐惧,天晓叫上儿子到田间挖掘,至丈余深的时候,挖出一口大钟,其色与梦中所见男子穿的青色衣服一样。于是再报告给郡守封大人,这时封大人不得不信,赶到现场,见钟形状古老且从未见过,样子像一只葫芦,顶上有麒麟状的钮。封大人不敢怠慢,吩咐将其抬到开元观里,系在钟架上,让观里保管与使用。是日辰时,其钟不击自鸣,先是清音纤远,一会儿声音变大震闻数里,郡人皆异而叹之。封大人感到这是一件十分祥瑞的事,急忙奏告朝廷。当朝皇帝李隆基闻奏大喜,令记入国史,又令宰相李林甫写奏颁示天下。
从以上故事对出土之钟形制描绘的分析考证,应是巴人錞于。錞于是巴人军乐器,盛行于战国,延续至汉代,到唐代已少见于世,故唐施州清江郡出土此物,不为人们认识。人们感其神秘性,产生上述神异故事。后世文献上有錞于出土的记载,解放后出土最多,出土地点多在渝东、湘西、鄂西等巴人活动区域,其形制即如以上故事中描绘的匏形(上大如鼓,下小如桶,中有腰,如葫芦形状,疑今恩施武圣宫所在地葫芦坪地名与出土葫芦形錞于有关),其钮有桥形、马形、虎形等。以上故事告诉我们,早在唐代恩施就出土过麒麟钮錞于。这从一个则面证明了恩施古时是巴人活动区域。
以上故事根据以下资料编写: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百二十载:施州清江郡开元观钟见梦验。施州清江郡开元观有钟焉,其形绝古,用麟为鼻以系于簴,状若悬匏。扣之初则清音纤远,俄而震然响闻数里。然不知何代之器也。初有郡民牧牛于郡南田间,忽闻有异声自地中发。民与牧童数辈闻之,皆惊走辟易。其后,民热病旬余,梦一丈夫衣青襦告之曰:汝迁我于开元观。民亦不悟其旨,又到田间。再闻其声如前,而密誌其地。即以事白于郡守。郡守封君怒曰:此民昏妄,辄以不急之事上我耶。叱去之。是夕,民又梦青襦者曰:吾委跡于地下有年矣,汝不速出者,必有大咎。民大惧。及晓,与其子皆往凿其地,深丈余得此钟,色青如所梦丈夫色也。遂再白郡守置于开元观。是日辰時,不击自鸣,震响极远。郡人俱异而叹之。郡守以其事上闻明皇,诏编于国史。复命宰臣李林甫写其奏,以颁示天下焉。(这段记述,向我们透露了唐施州清江郡城即在今恩施老城区域的信息)
铜山:党建领航,助力乡村振兴
开化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活动走进广场
湖州率先试行船舶证书“多证合一”改革
政协委员为提升市容环境建言 全面打造高颜值生态花园城
朝韩第三次首脑会晤会场曝光
开元寺里的巴人錞音
武陵区艺晨幼儿园开展“走进小学,筑梦成长”活动
市工商联调研射洪县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为何暴雨一来 朋友圈被“假图”“伪视频”刷屏?
九江市委市政府发出“八一”建军节慰问信
菜鸟金融总部落户紫金港科技城
城区在矫社区服刑人员接受“震撼”教育
我市出台市级部门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
徐宏源调研城乡绿化建设工作
第四届淮南市中小学生硬笔书法邀请赛举办
市区普高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480分
大铲海事局走访大铲海关开展工作交流
青川县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项目投资要素保障
市公安局深入一线检查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临泉县2018年第4次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