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葡萄”、“泗县大路口山芋”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皖北晨刊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我市申报的“萧县葡萄”、“泗县大路口山芋”两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国家质检总局技术审查,向申报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据了解,12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地理标志产品技术审查会,我市申报的“萧县葡萄”、“泗县大路口山芋”两项地理标志产品参加了技术审查。经过申报单位陈述答辩、专家综合考核等既定程序,两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顺利通过专家审查。
 
“萧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清朝嘉庆年间所编《萧县志·物产篇》中就有大规模种植葡萄的记载,素有“萧县葡萄砀山梨”的美誉,在国内外葡萄市场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萧县葡萄种植面积约10万亩,是全国四大葡萄基地之一。目前,形成了以北部黄河故道为主的中晚熟葡萄生产基地、东南山区为主的早熟鲜食葡萄基地和中部酿酒葡萄生产的三大葡萄生产基地。萧县现有省级葡萄产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标准葡萄园1家、省级标准葡萄园1家、省级家庭农场1家、市级家庭农场2家、3个设施大棚葡萄栽培现代农业示范园、1个高标准避雨设施葡萄栽培示范园、1个万亩优质葡萄栽培基地、8个无公害优质葡萄生产基地;拥有熙可安粮(安徽)食品公司与萧县园艺总场两家省级水果龙头企业,纳瓦拉等10多家中小型企业;现有大中型恒温贮藏保鲜库12座,年贮藏葡萄25000吨,贮藏总产值3亿元。“萧县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界定为:萧县行政区域所辖23个乡镇1885平方公里。
 
2009年,中国特产协会授予泗县“中国山芋之乡”称号,而大路口乡则是泗县山芋的核心产区,占总种植面积的20%。2016年7月18日,经泗县县政府研究决定,“泗县大路口山芋”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大路口山芋作为地方优良品种,在泗县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种植面积达8万亩,鲜山芋平均每亩单产1936.7公斤,年总产量15.5万吨。年加工淀粉7000万公斤,生产粉丝达6000万公斤。近三年,山芋年均产值达2.5亿元,加工产值达到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
 
“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收集大量的资料、数据进行申报,通过技术审查后,下一步还要对质量技术要求进行修改上报。‘萧县葡萄’、‘泗县大路口山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对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保护萧县、泗县的特色优势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市质监局科技与认证监管科主任齐爱玲表示。 (记者 赵静)

泉州“项目攻坚2018”一季度走笔
我市16家企业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和评价
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助推园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力拔穷根气如虹 ——记贵港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蒙圩镇党委书记杨永友
呼市质监局开发区分局专项检查金川开发区电梯见成效
“萧县葡萄”、“泗县大路口山芋”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南靖10个项目集中奠基剪彩
上好开学第一课 争做新时代雷锋式好少年
虞城县开展“执行难”“执行不能”专项宣传活动
市环卫局召开巩卫专题工作会议
文旅国际峰会暨第十一届世界酒店论坛将于10月在昆明举行
海阳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少玩一会手机 多一些亲子阅读
北京本轮降雨持续近58小时 最大小时雨强超过“7.21暴雨”
孟津县民政局举办迎“双节”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移交群众信访举报环境问题(第四批)查处情况
脱贫战鼓响深山
大同区法院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林源法庭
曹妃甸冬季招商攻坚成绩显著
清明全市游客突破12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