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清洁整理后干净靓丽
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管为人民。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为民服务、真诚奉献,紧紧围绕改变市容环境面貌和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两个目标,主动适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市民群众新期待,在管理中找准定位、在改革中坚持创新,持续优化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狠抓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使城市品位有效提升,为“四个开封”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6月13日,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在河南省第一个挂牌。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历程,我市城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亮点纷呈:开封市城市综合执法局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率先挂牌,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6项改革任务,被中央电视台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作推广介绍,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同志的积极评价,并因此先后圆满承办了住房和城乡建设建部执法体制改革片区座谈会、省政府的执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今年被确定为全国城市管理执法部门集中行使5方面16项行政处罚权试点城市,为全省作出示范;所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三县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实现市县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建筑垃圾清运处置实现特许经营,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集中停车场建成投用,管理模式为河南省首创;在市区积极统一实施道路清扫保洁,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市场化改革全面推开;全面启动市区环卫工人免费早餐行动,让近4000名环卫工享受到免费早餐;启动全市路灯led改造和市场化改革;供水供气供暖实现新突破,公用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海绵城市展示馆建成开放,成为全国智慧园林试点城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效;在全省城管系统首个举办“金盛热力杯”职工运动会,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局长娄和彦同志被评为“第十届河南建设十大风云人物”。
作为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领头单位,市城管局积极作为,勇作排头兵,按照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总体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入开展街景整治、环卫清洁、市政公用建设、园林绿化、景观亮化等工作,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在深入推进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持续领跑。
洒水车保持全天候保洁作业
路灯亮化让夜景更美
综合整治街景面貌 提升城市整体品位
大梁路至东大街是我市东西向的城市主轴线,也是我市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经过精心打造,大梁路揭开“神秘面纱”后的华丽亮相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的目光,一时间在网上形成了舆论高潮,开封市民发自内心地谈论着改造后带来的惊喜,不断从各个角度去发掘和记录它的变化和美丽。大梁路街景改造主要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维修、改造,改变临街建筑外观陈旧、观瞻效果差等状况,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在组织施工中,充分考虑到,大梁路既是一条进入我市中心城区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条商铺林立的繁华街市。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道路通行和商业经营造成的影响,科学合理安排各项施工,交叉进行,坚持每天夜间甚至凌晨召开协调会,做到当日问题当日清,确保工程进度,在短短一个月内,拆除违法建设92处、违章大型户外广告和牌匾90余处,梳理规范管线40余处,120栋建筑粉刷一新,基本完成改造工程,街道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中山路、大梁路、解放路、学院门街、寺后街、迎宾路、包公湖环湖路、龙亭湖环湖路、鼓楼广场等多条道路和市政广场的绿化、市政设施、照明亮化等改造提升同步进行,市民感受颇深的多处“搓板路”得以改造,路面平了,通行畅了,亮化美了,城市更靓了。
加快进度进行路灯抢修作业
市市政管理处职工夜间施工铺设路面
全力维护市容环境卫生 打造洁净亮美城市形象
使城市变得天蓝地净水绿,是全体城管人孜孜不倦、勠力同心的重要使命。我市扎实推进环卫清扫市场化进程,健全背街小巷和城乡接合部清扫保洁机制,继续实施“以克论净”考核,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力求使全市各个角落达到“六无四净”和“以克论净”考核标准。持续开展城市清洁大行动,采用机械化冲洗和人工清扫联合作业模式,对城区道路慢车道、人行道进行清扫冲刷,对容易积尘的路段多次冲刷;对停车较多的道路,实行错时错峰冲刷,城市道路实现一天三扫和全天候保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100%。
大梁路街景整治成效显著
大梁路街景整治成效显著
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作为农村垃圾治理的牵头单位,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清扫清运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目前,尉氏县、通许县、杞县、祥符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基本形成了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市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农村垃圾治理成效初显。逐步完善农村垃圾转运处理设施,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祥符区和市区共用1座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厂,各县(区)按要求配建垃圾收集站和中转站157个,配备垃圾清收车、多功能洒水车、前端收集车231辆,标准垃圾桶4.7万个。去年12月至今年3月,开展“干干净净过双节”农村垃圾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积存垃圾清理整治,市财政投入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各县(区)投入资金13164.1万元,出动138.9万人次、各类车辆32.96万台次,对农村坑塘、沟渠、房前屋后、村内道路两侧陈年垃圾进行了集中清理,有力确保了农村垃圾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市城管执法支队依法拆除违法广告牌
加强市政公用建设 提升城市整体水平
市市政管理处利用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契机,加快推进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为全方位服务城市打好基础。对市区市政设施展开专项维修整治,对大梁路、汴京路、黄河大街、晋安路、学院门街、龙亭西路、龙亭北路、东环城路、东京大道、自由路等40余条主要道路和鼓楼街、寺后街、马道街、书店街等商业街及景区周边道路进行全面综合整修。供水、供气、供热实现新突破,加大集中供暖管网建设和热源扩容,努力扩大集中供暖面积,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62.87%,新增供水管网157.4公里,新敷设中压供气管道40公里。进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积极开展水源地保护,安装修复水源地围栏约800米,加大了黑池、柳池两岸和800米明渠巡视和杂草清理力度,对黑池、柳池重点区域垃圾进行清理。
开封市海绵城市规划展示馆
做好园林绿化美化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作为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牵头单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是紧抓重大工程改善城市面貌。我市结合“北方水城”的特点,实施了宋都水系复建工程、西湖建设工程和“一渠六河”工程,充分再现了北宋京都开封“碧水绕城”的历史风貌和现代开封“蓝绿交融、宋风宋韵”的城市新风貌。二是建设百姓身边的绿地。结合老城区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在城市居民区周边分区分片新建42块街旁绿地,这些绿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可直接服务百姓日常生活,使广大市民特别是老城区居民能够“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切身感受到走进绿地,融入绿地的“绿色福利”。三是密织林荫路网。从2005年起,逐步在城市主次干道绿化带内栽植各种乔木,特别是根据老城区道路较窄的特点,在绿化隔离带增加一排乔木。随着苗木的成长,生态效益逐步体现,城区道路形成林荫路网,使我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8%,实现“以绿荫城、以水润城”的目的。四是大力推进环城墙绿化景观工程。环城墙景观带自2005年起开建,至今已实施七期,累计投资10多亿元,新增绿地面积56.8万平方米,将园林绿化与古城墙充分融合。目前,已建成的环城墙公园各具特色:一期的西南城墙绿化带充分展示了城墙的厚重历史;二期的东北城墙景观带使河大这所百年名校、铁塔这座千年古塔与古城墙景观有机融合;三期南城墙景观带保留原有古树和大树,体现了开封民俗特色和宋词文化;四期西城墙景观带展示了开封城摞城的特殊历史景观;五期东南城墙景观带围绕宋代科举,展示宋文化;六期东城墙景观带将城市绿道和体育设施引入绿地,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各具特色的环城墙公园,充分体现着“以文化城”的城市建设理念。
西北湖湿地项目
作为开封市环城墙景观带七期建设的一部分,西北湖湿地的闪亮登场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昔日的荒芜之地,如今已成为我市一处新的景观亮点,建成后的西北湖湿地,将开封的传统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把水变活变清、景变美变靓,既增加了城市活力,形成了生态优先、环境优美、水体洁净、充满活力的城市湿地公园,又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西北湖湿地也是我市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一个成功范例,向广大市民普及着海绵城市建设知识,配建的墙体和屋顶被立体绿化的海绵城市展示馆,本身就是一座海绵型建筑,这里已然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赏景健身的新去处。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市民惊喜地发现,这些年,开封城区的公园多了、绿地多了、河湖变美了,宽敞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绿化带、碧波荡漾的湖泊,把开封装扮得格外亮丽清新、生态宜居。
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开展景观亮化美化 展示城市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市逐渐加大对亮化设施的提升改造力度,特别是开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以来,我市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和高雅、大气、新颖、时尚的特色,从开封市民和游客的夜间需求出发,邀请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对我市的亮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对城市景观照明提升改造统一方案、统一亮度、统一实施、统一验收,逐步形成了龙亭湖景区、包公湖景区、开封西湖景区、大梁路沿线四大亮化区域,各区域在城市建筑、水域、公园、历史街区设置与之相符的灯光环境,以灯做笔、以光为墨,结合水墨丹青的中国山水绘画技法,通过点线面的结合,勾勒出各类建筑的整体结构,凸显脉络感和立体质感,全面展现开封水系、湖泊、古建筑的夜景景观效果,将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意象全面展现给世人,彰显了古都开封独特的城市魅力。
2017年,我市开始路灯亮化的市场化进程,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全面引入节能环保亮度高的led路灯。当年12月底,第一批led路灯在夷山大街南段完成安装改造。目前,已改造路灯6000余盏,据测算,整个市场化改造完成后,不仅我市路灯亮度有很大提高,而且能耗大大降低,每年可节约电费1300余万元,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环城墙公园七期工程航拍图 市园林绿化处供图
加强精细化管理 精准管控城市建设
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紧密围绕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城市数字化监督管理系统作用,通过分布在全市范围内的200余名城管监督员从7时至22时的加班加点工作,重点对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公厕卫生、市政设施、路灯亮化、市容市貌、占道经营开展专项信息采集,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解决和处理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及时深入跟踪、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行情况,结合每周、每月、每季度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数据分析报告,为我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
不断完善综合执法体制,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综合执法体制改革6项任务后,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以集中行使5方面16项行政处罚权全国试点城市工作为契机,不断深化并强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健全工作机制。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每周开展不少于3次联合执法行动。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进行夜间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黑渣土车”,进一步规范了建筑垃圾运输行为。今年5月以来,又开展了针对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环卫保洁的检查评比活动,并持续到年底。通过集中整治,高压打击,保持常态,杜绝反弹,逐步形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长效机制。
尉氏县、杞县、通许县和祥符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积极作为,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提升县级城市管理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整合执法队伍,壮大综合执法力量,持续开展了市容环境整治、违法建设整治等一系列重大行动,各县(区)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不断改善,城市品位显著增强。
展望未来,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将再接再厉、不忘初心,以严谨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稳步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改革,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能力,抓好城市“治乱”“治脏”“治污”“治差”,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强化落实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争取在深入推进的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中继续领跑,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提供
广东各地市全力防御龙舟水
徐宏源调研宁乡防汛抗旱工作
巴师附小召开同步课堂培训会
荆州区推行“一次办好”打造便民高效服务大厅
家长心真大,5岁孩子丢了一晚上警察都找上门了还不知道
精准发力 埋头苦干 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管理城市——开封市城市管理局(城市综合执法局)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纪实
偃师市组织收看蓝天保卫战视频会议
“龙虾之镇”烹饪大比武
农旅融合促增收杨梅成为“致富果”
短期内,陇东南局地有中到大雨
我市印发方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公立医院严禁举债建设豪华装修
市信访局召开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推进会
双流“大地熊猫” 每年迎送5000万空中旅客
书记访谈|朱东铁:天心区“有事好商量” 基层党组织听听居民心里话
开展“净化游园”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武义县第十二届温泉节今天开幕
让企业扶贫给脱贫攻坚带来春天
隆昌市强化产业支撑破解脱贫攻坚瓶颈
做小事转意识 农村工作做扎实
铅山这个村通过挖掘文化底蕴,大变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