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沂南县全域旅游发展成果,更好地以优质旅游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在5·19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临沂市沂南县以游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集中推出智圣汤邑小镇、朱家林创意小镇、物候园、林海花田、布拉格香草园、六棵树仙果农园、新立苹果乐园7处新旧动能转换旅游项目,7大项目涵盖休闲采摘、农业科普、滨水垂钓、户外拓展、研学旅行、精品民宿、文创社区等多种新兴业态。近年来,沂南旅游坚持文旅融合、完善配套、“旅游+”的创新发展之路,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增长30%以上,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县域旅游发展路子。
文旅融合 旅游景点由“瘦”变“肥”
沂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天然的自然资源优势,既有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古韵汉风、诸葛智慧”的汉文化,又有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背景的“两战文化”。以文化为依托,挖掘名人效应,开发了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相继承拍了《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等影视剧。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重点建设竹泉村旅游度假区和沂河沿岸生态农业观光走廊。依托丰富的温泉资源,重点建设智圣汤泉旅游度假村。该项目已成为江北独具特色、功能完备的大型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打造“全域景观”的生态环境。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和“乡村即风景、人人即风景”的人本发展理念,“美丽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县开展了石英砂整治、畜禽养殖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路域美化绿化等环境治理工程,全力打造“最美路上风景”。
完善配套 牵出旅游“千条线”
沂南县以“宜业宜居宜游沂南”建设为主线,从旅游公共服务的“毛细血管”和“微循环”入手,大力优化旅游服务发展环境,构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形象”的全域旅游服务环境。
构建“快旅慢游”的交通网络。按照旅游发展交通先行理念,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施了沂蒙生态大道、红色旅游专线、沂蒙泉乡大道、彩蒙山环线、高湖环线、西外环北通旅游道路建设,将全县主要景区及旅游扶贫村串点成线,沿沂河、汶河建设的城市绿道、骑行游慢道不仅是当地居民更是外来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知豆电动汽车城市共享系统和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的推出,不仅方便了本地居民出行,更解决了游客“最后一公里”的通行难题。
健全“精旅精游”的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的提升离不开规范精细的旅游服务,而全域旅游服务体系的打造离不开“标准化”这一总基调。沂南县从标准化建设入手,着力健全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根据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标准,在旅游主干道、景区周边,建设功能完备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公共厕所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温馨便捷的旅游服务。
特色“旅游+”引领产业融合 以“片”带“面”的发展模式再突破
“旅游+”引领产业融合,跨界活力充分释放拓宽了旅游发展外延。“旅游+农业”,实现马泉休闲园由农业园区向休闲养生农旅融合园区的转型升级,湖头镇六棵树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精品采摘、草莓文化主题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精品项目。汶河、沂河、沂蒙生态大道、红色旅游专线形成两河两路乡村旅游带状集群,发展了五彩庄、新立村、后峪子、三山峪等以休闲采摘、观光农业为特色的旅游特色村,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增收、农产就地增值、农民就地就业。“旅游+工业”,坚持厂区就是景区、产品就是旅游商品,重点打造了泉润食品、迪雀食品等10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大力培育五福山鞋艺小镇、崂山矿泉水等工旅融合项目,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休闲体验游。
麻杰 郑文 亚斌
全省公安机关治安系统禁赌宣传周在我市启动
送去节日问候 爱心陪伴成长
男子使用假牌遇交警检查慌不择路钻进死胡同
团结务实谋发展 携手共绘“同心圆” ——市政协一年来工作综述
38个执勤巡逻点严打“车匪路霸”
临沂诸葛亮文化节特别报道 沂南旅游发展全域绽放
清明小长假汽车票开售
清镇市红新社区四措并举筹备民主生活会
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各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龙潭镇瓦房小学:对学生进行“防盗、防拐”安全教育
[政策解读]工业互联网:促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水手”龚桂方的遗憾:没能资助完大学生到毕业
湘鄂两省五市州牵手进行澧水流域生态保护
中科创赛生物医药专场决赛在南方软件园举行,12个海内外项目获优胜奖
徽州区林下经济“花样”多
永兴:马田镇“三个三”确保脱贫攻坚“三个落实”
刘中汉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四平市工商局铁东分局2018年许可信息公示(3月1日-3月7日)
马里到郊区英俊社区讲党课
130余万元物资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