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对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的问题立行立改、大力实施“天蓝”工程、深入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我市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管用有效的环保长效机制,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更深的幸福感。
环保督查开启“最严”模式
“这个窑厂拆掉后,没了污染,清静多了! ”11月9日,蒙城县板桥集镇刘圩村刘湾庄,71岁的村民刘学蒲站在正英建材厂原址高兴地对记者说。
4月底,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中,有群众反映,正英建材厂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开砖机,噪声扰民。此外,该厂煤烟污染环境,危害村民健康。蒙城县环保局、板桥集镇政府接转办件后,迅速展开调查。经查,正英建材厂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夜间开机生产属实。根据企业违法事实,县环保局对正英建材厂下达10万元环保罚单,责令停产整治。因该轮窑砖厂不符合产业政策,多部门对案情进行分析后,提请县政府责令企业关闭,限期拆除。很快,窑厂被拆除。
傍晚,原窑厂附近的村庄显得特别安静。刘湾庄刘孟祥老人说,以前窑厂生产时,风将煤烟吹到路上、庄稼里,田里的玉米都枯萎了。窑厂拆除后,今年玉米长得很好。
正英建材厂的迅速拆除,是我市环保督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4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我省亮剑督察,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进,高效办理,确保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信访件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查办,第一时间督办,第一时间办结,第一时间反馈。
在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各项要求的同时,我市不断创新举措,在突出环境问题现场安装探头,时刻监控问题整改情况,防止发生反弹;印发《“全民参与 环保风暴”行动方案》,设立了200万元奖励基金,多渠道收集环境违法行为线索,让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印发《市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度》,实施市级领导包保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制,实现包保全覆盖……
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推动了办结件的不断上升。目前,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问题、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5月14日,副省长张曙光来我市督导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时,充分肯定了我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的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我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倍受鼓舞!”市环境应急中心主任贾靖说,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当好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排头兵,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污染等问题,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天蓝”工程守护亳州蓝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天蓝”工程,聚焦“三尘(即施工扬尘、道路灰尘、堆场烟尘)、三气(机动车排气、工业废气、燃煤锅炉废气)、三烧(秸秆焚烧、垃圾焚烧、露天烧烤)”,连续开展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11月10日,记者随江淮环保世纪行采访组走进了蒙城县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施工现场。这里虽然是建筑工地,但是看上去道路非常整洁,空气中并没有飞扬的灰尘。记者留意到,正在施工中的建筑物半腰围了一条白色的水管,水管正在向空中喷雾。噪声监测仪器屏幕上,pm20、pm2.5、噪音等数据不时变换。自动车辆冲洗设施安装在工地出口的位置,用于对工地的车辆进行喷淋除尘。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环保力度大得很,经常会有人过来检查。我们必须高度自觉,防范好扬尘。”蒙城县图书馆及档案馆项目部经理洪解伟说,工地成立了扬尘治理领导小组,对道路进行了硬化,先后投入40多万元用于喷淋设施,在施工中做到边施工边覆盖,确保不产生扬尘。
“你看这个噪声监测仪器,是住建部门要求安装的,已经联网,他们可以实时查看监测数据。所以,一旦发现有数据超标,我们就非常紧张,会立即采取措施处理。”洪解伟说。
企业的环保做法,来自于我市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自2013年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市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全市淘汰了年产能150万吨的淮北矿业集团刘店煤矿并通过省级验收,已完成了安徽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工业企业改造任务,淘汰了10蒸吨/每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417台,完成了工业企业10家和加油站179个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完成规模以上餐饮单位油烟治理343家,完成建筑工地扬尘治理367个、混凝土搅拌站118家,清理了无证经营码头89座,完成渣土运输车辆全覆盖改装248辆,已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55800余辆。
11月13日下午,省2017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督导组督导亳州情况反馈会上,督导组认为,亳州市委、市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各部门对环保工作积极推进,对中央、省交办的环境问题认真整改,特别是在黄标车淘汰、混凝土搅拌站整治、油气回收治理等方面工作力度很大,取得的效果明显。
“三大革命”让农村环境变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早在2013年,我市就印发了《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意见》,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努力打造农村整洁优美的环境。目前,农村清洁工程已进入常态长效模式,农村垃圾分类处理也已全面实施。
今年6月,我市又启动了农村环境卫生“三大革命”, 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各乡镇、乡村迅速行动起来,清除陈年垃圾、疏通污水、改造厕所,使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我是外地来这里养蜂的,在这待了好几年,以前这沟里都是垃圾,蚊子、苍蝇乱飞,现在经过清理后干净了,住在这里心情舒畅多了。”谯城区古城镇张桥村路边木屋里的养蜂人夏小荣,指着西侧的水沟说。
张桥村村民宋子秀说,这个村庄比较偏远,经济条件不太好。以前,村民们常把秸秆、柴草等杂物随意堆放,生活垃圾也没有往垃圾桶里扔的习惯,后来村里开展了清洁工程后,大家的生活垃圾由保洁员统一收集,但堆放在角角落落的陈年垃圾却一直无人清理。不久前,村里动员保洁员向陈年垃圾宣战,大家把堆放在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统一进行了清理,才有了如今村容的整洁风貌。
在清除垃圾的同时,张桥村还积极动员村民进行厕所改造。该村共有9个自然村,其中有4个自然村已经建立了水冲式厕所,对于剩下的5个自然村,将根据自然村的大小,计划每个自然村建立1—2个公共水冲式厕所。
在大力推进公共厕所改造的同时,如今不少村民家中的厕所也改成了水冲式厕所。村民路玲告诉记者,以前她家里的厕所是旱厕,很不方便,现在乡亲们大多都盖上了楼房,厕所也都改成水冲式厕所,大家和城里人的生活是一样的了。
目前,按照《亳州市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加快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要求,我市“三大革命”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已回收清理有害垃圾、陈年垃圾共计22万吨,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15个;34个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已完成9个,在建11个,开展前期工作14个。我市计划完成的10万户农村厕所改造,目前已实施农村改厕45859户,占全市计划任务的45.8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我们坚决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让农村环境更美丽,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市委政研室(市美丽办)美丽乡村建设科科长马荣振说。 (记者 汝平)
承载许多老温州人记忆的“顺生大酒店”变身综合生活广场
我市举办第119期领导干部大讲堂 聂瑞平郭建英参加
宜春市3个项目获省级专项投资300万元
儿童之家:万千儿童的“家园”
赛事有特色 产业更出色 ——新县发挥优势打造体育产业品牌探秘
亳州:铁腕治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
台州:船东雇佣无证船员驾驶船舶将被拘留
县审计局对全县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
70岁女儿晕倒急坏老娘 大家帮忙抢救老人苏醒
市工商联严明节日纪律
仙居全面实施农房确权发证工作
统计部门将陆续发布我市40年建设成就
嘉祥街道五老洼小学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这个社区有想法,把中秋晚会办成了文明竞赛
李淑侠主持召开沛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
我市贫困地区农产品与部分高校“面向采购”对接座谈会举行
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浓情端午” 精准扶贫暖人心
保持抢前争先的竞技状态——一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龙川九龙潭瀑布
市领导带队检查中秋、国庆节前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