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三个转变”四周年 郑州高质量发展铺开新画卷


    (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程明领 樊宏颜)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中铁装备公司考察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三个转变”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建设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作为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的最早提出地和重要实践地,一直以来,郑州始终坚持以“三个转变”为引领,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凝心聚力,“三个转变”为郑州发展指明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社会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转变”重要论述,是总书记关于“将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和具体拓展,为建设质量强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作为“三个转变”发祥地的郑州,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进一步推动“三个转变”,向创新要原动力,用质量提竞争力,靠品牌增影响力,进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的整体跃升。
    “三个转变”最早是在制造业企业提出来的,经过实践,“三个转变”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课题,更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三个转变”针对突出矛盾、破解现实难题,为郑州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郑州的发展既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质量。
    执行有力,郑州高质量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2014年以来,郑州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三个转变”,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四年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成功获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中部省会城市首位,七大主导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达80%以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了郑州市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1+5方案,明确了转型攻坚的12个产业和5个重点领域,建立转型攻坚项目库,收集整理项目251个。不断增强载体支撑作用,2014年以来,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7%。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四年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新三年行动计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加快推进畅通郑州工程,地铁和城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93.6公里,在建轨道交通线路9条。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56.4万套(户)、建成23万套(户)。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日增供水能力76万吨,城市供气规模达到12.4亿立方米,新增供热面积3496万平方米,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城市容貌秩序持续改善。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四年来深入实施开放创新战略,城市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加快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步伐,成为全国第二个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的区域,首单飞机租赁业务正式落地,临空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多式联运体系更加完善,郑欧班列实现高频次常态化运行,跨境电商试点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加快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卢货航班量加密至每周18班,务实开展国际城镇、国际物流、贸易交流和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挂牌运营,入驻企业累计达1.8万家,占河南自贸区的81%。航空港实验区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枢纽+开放”优势在全国更加凸显。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创建省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9家、研发中心656个。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四年来强力实施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燃煤、扬尘、机动车等污染治理,2017年优良天数超过200天,获批“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持续加强水环境治理,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流水质综合治理,城区10条河流水量、水质均得到明显改善,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稳步推进生态林业建设,2014年以来,完成新造林规模34.17万亩,年均造林面积8.54万亩,市区新增绿地1311 万平方米。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扎实推进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持续深化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三个转变”为指导,四年来大力推进质量共治,整体质量水平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3%以上,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居全国前列;全市受监工程质量监督到位率100%,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服务业规范化、国际化、品牌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拥有省长质量奖单位15家(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驰名商标61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21项、全国市政金杯示范工程13项,“中华老字号”3家;中铁装备和宇通客车获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铁装备被认定为国家质量标杆、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不忘初心,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
下一步,郑州将深入践行“三个转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全面构建质量工作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全市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加快郑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科技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新一代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领域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注重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大力推动创新创业,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虚拟创新社区,孵化培育“专精特新”的创新型小微企业。
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速度向质量转变。聚焦新兴产业,超前谋划、部署、行动,统筹科技研发及产业化、标准制定和应用示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同时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主攻方向,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全面推广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体系,增强工业软件等信息技术服务基础能力,支持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
大力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搭建持续创新平台;大力实施供给结构升级工程,丰富产品和服务品种,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出一批制造业精品,提高生活服务品质;大力实施需求结构升级工程,发挥品牌影响力,切实采取可行措施,扩大自主品牌产品消费,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品牌推广和品牌保护。关注自主品牌成长,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讲好郑州品牌故事。

蓟州区共涉及原址改造提升类“散乱污”企业546家
省人大调研组到我市调研督办小东江河流污染整治工作 吴刚强一同调研
黄江镇7个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近150亿元
10人候选5月“惠州好人” 市民可投票评议
中国茶业行业前十强湘丰茶业入驻张家界经开区
深入践行“三个转变”四周年 郑州高质量发展铺开新画卷
白云区深入开展巡视反馈督导工作
日照推进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安师大附属中学要去肥东办学了!官方披露选址和进展
滁州览山路限高架高度为啥常调整?
庆安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超人气歌手朴树 超火热的吾悦400米运河旺铺
洛宁县连山村:漫山遍野金丝楸绿色家园致富路
南大江宁环保研究院成创新项目的“伯乐” 慧眼识“马”,半年孵化企业达5家
龙岩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2018上饶“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启动
天涯区45个村、居委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文明生态保护活动
重庆主城新推四个公租房小区 今日起接受申请
千人合唱《幸福的奋斗》 正在排练中
1-7月份我市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