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明年将继续“冲刺抢跑”


全民共治 让蓝天常在
环卫工人进行机械冲洗除尘 记者 谢明刚 摄
环卫工人进行冲洗除尘 记者 谢明刚 摄
环卫工人进行冲洗除尘 记者 谢明刚 摄
工地安装喷雾装置减少雾霾 记者 张青青 摄
成都环保官方微信公众号供图
成都环保官方微信公众号供图
成都环保官方微信公众号供图
如何更好治理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当下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议题,更是民生大事。12月22日晚,一场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龙门阵,便在城南一家茶馆里愈摆愈深。市长与市民代表共坐一堂,多方共议,畅所欲言,直面大气污染防治。连续两年,以如此形式,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这样的座谈弥足珍贵。
“201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治霾十条’和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的总体部署,积极行动,扎实推进环保进程,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会上,反映我市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宣传片让市民代表更深切地感受到,成都一微克一微克抠出蓝天的努力。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成都市贯彻落实“大气十条”,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PM10、PM2.5总体呈下降趋势,年度优良天数不断增加。
多措并举 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获实效
截至12月20日,距2017年结束还有11天,成都市2017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35天,是自2013年国家实施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以来的最好一年。而这数字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对于铁腕治霾的众志成城。据了解,我市着重源头治霾、强调分类治霾、发力协作治霾,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完成100户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工作任务,已完成97户落后产能工艺或设备的拆除,剩余3户已实施停产、断电、断水,已不具备生产能力;前期清理整治的全市14148户“散乱污”工业企业,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已经依法关闭9360户,整改规范1007户,调迁入园55户。
强化露天焚烧管控。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共432家室内烧烤店完成“炭改电”改造(包括改变业态、关停),完成率92.7%。
燃煤锅炉“清零”。印发了《成都市全域内全面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工作方案》,已完成804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减少煤炭消耗约87.06万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实现燃煤锅炉“清零”。
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整治。国电金堂电厂61、62号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均降低50%左右。
综合治理城市扬尘。1358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建设工程项目已全部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开展了工地扬尘专项督查工作和运渣车专项整治行动。
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出台《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防治办法》,制定《成都市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基本完成全市黄标车淘汰任务,全年共完成淘汰2.3万余辆。查获两个涉嫌非法经营劣质柴油的团伙。
综合防治臭氧污染。印发《2017年成都市臭氧污染防控行动方案》,8月臭氧较去年同期减少8天,月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18.2%。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全面推进77家重点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达标整治,研究制定分行业治理工艺推荐技术。完成了对209家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装置的专项检查抽测。
控制餐饮油烟污染。中心城区中型以上餐饮企业已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60家特大型餐饮企业全部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设施。
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省环保厅组织召开了成都平原地区臭氧污染防控推进会,制定了防控总体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了成都及周边地区秸秆禁烧联防联控工作会,签订了禁烧工作目标责任书。
引导重点排污企业错峰生产或施工,将生产或施工峰期调整在夏季,减少冬季颗粒物污染排放。制定《成都市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拟定了市政府重点项目名单,科学统筹安排冬季土石方作业施工,名单外的土石方作业工地实行2017年12月1日起到2018年1月31日期间一律停工。印发了《关于做好重点行业企业停、限产减排的通知》等系列指导性文件,进一步细化错峰生产工作措施,确保水泥、砖瓦窑等重点行业工业企业冬季停产、限产到位。
强化治霾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抓紧推动3D气溶胶激光雷达、“呐思系统”(全国空气质量高分辨率预报和污染控制决策支持系统)、超细清水雾、大气电离技术、冷却技术应用等重点科技治霾项目在我市实施。
“在没踏上点位前,我感觉政府做了很多事。在今天真正实际参观了之后,我觉得,政府做的比我想象的还要多。”座谈会现场,不少代表发出了和青羊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工作人员戴毅敏一样的感叹。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举措的实效、辛勤的付出,终会体现在天上,让市民切实拥有空气质量向好改善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开年抢跑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解市民之忧、谋民生之利,让市民们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成都,仍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更要“一年比一年干得好”。为让市民看到更多蓝天、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在新的一年,全市将以开年抢跑、起步冲刺的精神,继续抓好污染防治各项举措,力争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以坚定态度打好治霾攻坚战。推进“成都治霾十条”,淘汰剩余26台大蒸吨燃煤锅炉,强力推进老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专项检查,做好水泥、玻璃等重点排放企业提标升级治理;严格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管控,强化柴油货车排放达标监管,严厉打击劣质油品非法生产、储存、销售和使用,精细化规范化监管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继续开展秋冬季攻坚行动、臭氧防控专项行动,严格区(市)县空气质量和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同时,针对各种违法行为和违章现象,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处打击,绝不手软。
二是以科学方法增强治霾精准度。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发展中心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定期开展全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及时更新相应排放清单;大力推进科技治霾,利用车载雷达、无人机、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等现代化手段,实现对污染源的及时发现、精准识别、快速处置。
三是以全民力量打好治霾组合拳。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堵住污染源头;深入开展环保“十进”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居住、低碳出行;积极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大气污染防治良好格局,与此同时,在治水、治土战役中,成都也明确了路线图。
在碧水保卫战方面,成都将继续推进“成都治水十条”,全面落实河长制,突出岷、沱江流域和锦江水环境治理;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雨污分流改造,提升再生水回用比例;推进破损污水管网检查与修复,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提高水环境信息化监管能力,为实现精准治污以及水质考核、生态扣缴、应急预警提供支撑。
打赢净土保卫战,成都继续推进“成都治土十条”,将完成66个工业园区、20个垃圾填埋场土壤环境调查,建立全市土壤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成都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全面推进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历史遗留尾矿库、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涉重金属企业等各类土壤污染源的治理与修复;完成6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5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验收,促进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市民代表考察大气污染防治点位
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 而是每个人要身体力行的事
“有固定的监测点位吗?”“这个机器是拿来干什么用呢?”……作为大气污染防治面对面活动的重要内容,当日下午,记者和市民代表一同走进了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邦成都金融广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点位,实地了解了我市大气科研、治霾科技应用、污染防治治理等方面的实效,一解疑惑。
在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市民代表依次参观了大气气溶胶实验室、大气光学实验室、数值模拟实验室等,向工作人员详细询问了常规气态物监测系统、黑碳仪、粒径谱仪、激光雷达等环保“神器”的威力所在。
“这套系统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导致污染物产生的吗?”“这些都是实时数据吗?”“是的,这套设备就是专门做源解析的,也就是说,能分析出哪些物质产生了PM2.5或PM10。机器上连接有采样器,采样器设在顶楼天台,所以采集到的空气样本包括数据都是‘新鲜’的。”……每走进一间实验室、看到一台新机器,这样的对话便会发生。代表们带着“好奇”,工作人员也回以“耐心”。
“安装了尾气净化装置后,可以减少多少污染物呀?”“三元催化器可以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净化率根据车况不同可达到70%-80%。而且,更换催化器的成本较低,目前在市内上百家尾气治理维修企业都可以进行更换。”走进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系列汽油燃料发动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在用车替代用催化转化器、vocs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替代燃料发动机尾气净化剂吸引了代表们的注意,引得他们纷纷提问。
现场,企业还演示了催化器的功效:一辆柴油叉车发动后,直冒黑烟,装上净化器后,黑烟就像“洗了澡”,变得清洁许多。企业负责人介绍道,成都有400多万辆机动车,还有装载机、推土机、压路机、沥青排铺机、挖掘机、叉车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每辆车都是微型流动化工厂,如果每台车都能及时加装和更换尾气净化装置,那么由汽车尾气带来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便会大大降低。“这种汽车净化装置应该得到更多推广应用。车主们也应该自觉主动地进行更换,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市人大代表方方告诉记者。
走进安邦成都金融广场建筑工地点位,雾炮机、喷淋装置正在“喷云吐雾”。工地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全面落实扬尘防控措施,工地内裸土全覆盖,安装了高空喷淋设施,对渣土运输车辆进行立体化冲洗,在重点位置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工地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周圈有800多米,每隔5米有一个喷淋设备,在工地里工作的塔吊上每隔2米有一个高空喷淋。而现场监测的PM2.5、PM10比全市的实时数据要低。”
“这样的降尘措施确实很有效果,希望所有工地都能做到如此规范。”代表们连连赞叹,几个点位参观下来,他们对成都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了更深地认识。“应该认识到,环保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每个人要身体力行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环保大使、环保监督员、环保宣传员,从自己做起,再带动身边的人,让环保走进每个人心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王健希望环保志愿者能多一点、再多一点。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黎仁华赞同这一想法,他说:“参与了这一次的活动以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全民意识、市民意识。就像前面的同志讲的,不仅仅是我们成都市的环保,也是在蓉的所有企业的环保、高校的环保。希望未来,环保教育可以进入我们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
环保科普
车辆限行对减排有影响吗?
跟机动车有关的环保问题,总是受到市民的关注。前不久,我市出台限行扩大的政策,不少市民可能会问:车辆限行对减排有影响吗?想知道答案,请往下看。
原来,机动车是城区重要的排放源之一,机动车尾气不仅直接排放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大气颗粒物等污染物,同时其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大气光化学反应过程,也可以生成臭氧和二次颗粒物,从对PM2.5源解析结果来看,移动源对中心城区PM2.5的综合贡献超过27%,是城区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机动车限行措施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积极效果,机动车出行率降低一方面可以直接减少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排放,另一方面道路通畅,可以减少道路拥堵造成怠速、低速排放,从之前的机动车限行扩面政策初步评估结果来看,机动车限行扩面后,可使中心城区NO2和PM2.5浓度分别下降9%和5%左右。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普通市民,可以通过更多的选乘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实现绿色出行;更换电动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尾气装置正常运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减少道路拥堵造成的怠速或低速排放。记者 缪梦羽

(图片新闻)吉水县:多部门联合执法,整治客运市场
弋江区推进取缔关闭“散乱污”企业
县委常委会召开2018年第9次会议
地里有一根电线杆望移除
郭声琨会见杨雪峰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时强调从榜样身上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更好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明年将继续“冲刺抢跑”
为“回头看”整改打下坚实基础
古礼拜月、摆塔寄情……正谊书院直播中秋活动
乌鲁木齐市民盛赞琯溪蜜柚
淮北市建设领域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监管平台建设完成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吵架后同居女友跳楼 男方要负责任吗?
十届市委第四轮巡察工作正式启动
濂溪区市监局全面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整治行动
为解决机关干部职工的职业病 武汉做了这个动作
湖南省首届女红艺术节在长沙雨花非遗馆启动
2018年度烟台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场馆开始征集
市工信局抓紧对接陕汽零部件项目
南昌路街道江西社区:“潮”学堂惠“夕阳”
上坂村的新变化
第32届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