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肥稻香产业兴


  ●稻在水上长,虾在水中游,人在岸边笑。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湖糯米”之乡,朱湖农场大力发展稻虾共生产业,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通讯员万清平)金秋十月,虾肥稻香。10月13日,在以收购加工“朱湖糯米”为主的孝感市富饶农副产品公司,收购的优质朱湖糯稻堆成了小山,金光灿灿。
公司负责人祝春凤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收购的糯稻成色好,价格较高,加上产量高,朱湖群众又迎来一个丰收年!”
近年来,农场充分发挥各种优势,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群众围绕名优产品,唱好虾稻共生大戏,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
农场党委、政府在政策、项目、科技、服务、资金等各方面大力支持。先后7次组织60多人次农技人员、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业主、热心人士到周边有成功经验的地方学习取经,选派7名技术骨干到武汉等地参加全省产业发展培训学习,举办虾稻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400多人次。同时,对从事虾稻产业的农户在土地流转上给予大力支持,先后流转和集约土地4800多亩。支持兴办“虾稻医院”4家,为种养户提供医药、饲料、科技咨询服务,为虾稻产业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好产品加好模式,有力保证了产业效益。今年,虾稻基地糯稻产量达到407.4万公斤,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达3.40元,比种植常规水稻增收407万元;小龙虾产量达到44万余公斤,销售额2648.1万元;围绕虾稻产业形成的销售、加工、运输产业实现产值1176万元。
为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农场注重引导种养户抱团经营,依靠集体的力量扩大再生产,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去年以来,先后引导成立虾稻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网络生产、经营、销售、运输、科技和医药服务人员1550人,其中,单纯在虾稻产业基地从事种养业的就有220户910人。通过专业合作社,有效解决了种养技术、市场销售、种苗供应、资金不足等热点难点问题。
目前,围绕朱湖虾稻产业基地兴办饲料供应网点15家,药品销售服务网点4家,小龙虾就地收购和运销网点4家,糯稻收购加工企业6家,基本实现了产供销加工一条龙。

大家手笔: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
湖口二小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
两户芜湖人家当选2018全国最美家庭
守着我的老娘
《迎接国家卫生城复审系列访谈》专栏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佘洪烈
虾肥稻香产业兴
黑河市司法局深入项目企业建立法律服务工作站 优化营商环境
“十佳模范老人”候选人王振江:为养老事业奉献光和热
尼山高处仰冰轮——2018央视中秋晚会侧记
135家顺企亮相第123届广交会
南明区上半年专利授权量为1337件 较上年同期增长327%
关于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问题
朱华参加南充市2018年第十七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启动仪式
多种方式促增收 海口红旗镇贫困户畅享花卉“美丽收益”
35万游客到高淳过大年 民俗表演受热捧 慢城接待量排全市乡村旅游第一
海曙开足马力推进21个交通项目
晋中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师生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
斑马线不礼让行人广元7257名司机受罚
市科技局落实专利公共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东武仕水库防汛工作会议召开 曲斌徐付军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