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之花”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文化,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马鞍山紧紧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诗歌等文化资源禀赋,不遗余力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升级发展,逐步实现由“诗歌之城”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的华丽蝶变,日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建设文化强市公共文化服务跃上新台阶
近年来,马鞍山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系统规划和全面铺开了新形势下的文化工作,2016年市第九次党代会将“文化强市”确立为三大强市战略之一,出台并大力实施《马鞍山市文化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助力公共文化服务跃上新台阶,在助推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同时,更为一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24届中国李白诗歌节
文化设施网络更为完善。建成标准规范、设施一流的市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科技馆、青少年宫、体育会展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场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设置率100%。35个乡镇和12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90%以上的站舍面积达到500㎡以上(国家标准为300㎡)。村(社区)文化设施全域覆盖,全市共建成农家书屋517个。
文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建立了全市公共文化资源库群,推动与教育、科技、体育、园林、工青妇等部门的资源整合,将学校文体场馆对公众开放纳入公共文化管理,全市76所大、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均免费对公众开放。
国家森林公园濮塘
数字文化示范全国。率先建成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体验馆,成为全国数字文化建设的新样板。探索建设公共数字文化驿站,为基层群众享受数字文化服务提供了新便捷。创新马鞍山文化云平台、“文旅生活”电视栏目等特色服务,打通实体馆、pc、手机、触摸屏、电视等5个通道,构建全方位、一站式的公共文化资讯中心、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建立全民阅读指标体系,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图书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服务体系。探索公共图书服务新模式,城市悦书房书吧、“书香诗城”阅读栏目、“你选书我买单”特色服务等构建了全民阅读新平台。发挥“马鞍山读书节”品牌效应,推动各县区、行业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落小落细落实核心价值观凝聚发展新动力
人生,需要信仰驱动;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发展,需要价值导航。为此,马鞍山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落小落细落实,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使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了新的动力。
含弓戏
马鞍山整合全市各类宣讲资源,建成220多个大讲堂,每年举办核心价值观讲座2000多场次。组织创作“抗洪救灾”、“建设三个文明城市”等主题公益广告120余件,在全市广泛刊播展示。开设《品读经典》、《每周一文》、《每周短信》和道德讲堂,让干部群众得到教育。
连续29年评选表彰了22届全市精神文明“双十佳”,每年评选“感动诗城年度人物”、“最美家庭”、“最美交通人”等先进典型,每季度评选20名“马鞍山好人”,大会表彰、广泛宣传。建成市、县好人馆,编印《好人的故事》丛书,排演《诗城好人颂》,发行纪念邮册,推广道德信贷,树立学好人、做好人价值导向。
建设中的奥体中心
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工程,编写了适合中小学生好学易懂、互动性强、实践性强的核心价值观读本,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版本,2017年下半年开学已正式进入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同时要求列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计划,切实把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方方面面,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7年,马鞍山市全面启动了“戏曲进校园”活动。以黄梅戏、含弓戏、庐剧等本地戏曲为重点,精选85部适合学生欣赏、学唱的戏曲经典曲目,开展戏曲学校巡演、戏曲讲座130多场,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近年来,马鞍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自被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马鞍山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软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力度,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质的提升。2013年11月,马鞍山以优异成绩被文化部、财政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4年9月,在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马鞍山又被文化部评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
马鞍山市文化馆
多年来,马鞍山市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为目标,实施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化惠民,让全市人民享受到了一场场“文化盛宴”。
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马鞍山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以李白诗歌节、“江南之花”群众文化节等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为龙头,以城市广场、剧院、社区和农村乡镇为平台,以专业院团和民间文艺团体为依托,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另外,马鞍山还大力支持文艺创作,民族舞剧《李白》公演后引起热烈反响。据统计,全市年均举办文化展览400余个,举办群众文艺活动1000余场次,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马鞍山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扶持发展了古床博物馆、明清建筑园、洪滨丝画馆等一批民营文化场所,鼓励创办“民办非企业”文化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全市涌现了映山红艺术团、杜鹃花艺术团等400多个群众文化队伍。加快发展文旅产业发展,扎实推进采石5a级景区创建工作和启迪乔波室内滑雪场等项目建成运行,不但丰富城乡人民休闲生活。
树立道德标杆文明旗帜引领社会新风尚
2017年6月,安徽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暨马鞍山市第三届好人节启动。活动通过播放短片、现场访谈、文艺节目、观众互动等形式讲述了“安徽好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以庄重热烈的发布仪式和授奖仪式向身边好人表达崇高敬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印度男童生命的助人为乐好人刘志文、为家乡抗洪大堤的安然度汛而献出生命的刘安军、不离不弃照顾瘫痪爱人的80后女孩李玲利、三十年绿化一座荒山的含山县陶厂镇西塔村村民易厚掌等好人的事迹感动着在场所有人,引起了广泛共鸣,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美丽乡村王店
道德力量,挺立起精神的高度;身边好人,闪耀着大爱的光芒。时代的进步离不开道德的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推动。一位道德模范就是一个标杆,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为让思想道德建设根植人心,马鞍山充分发挥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全民文明素质,推动崇德向善社会新风尚形成。
办起各级道德讲堂,农民文化乐园等教育平台,在全市城乡建立了300多个好人墙(长廊),设计发布了11组73类以宣传本地道德楷模为特色的公益宣传作品,将道德“种子”播撒在城市每个角落,引领人们前行。
释放“好人效应”,传递好人力量。如今,在马鞍山,好人节、邻里节、红袖标、爱心驿站、公益善食馆、“1+3”共建文明家园等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陆续形成,添彩城市文明。
15分钟文化圈文化惠民开启幸福生活新篇章
与众多的爷爷奶奶一样,带孙子成了陆勇退休以后的新“工作”。不过,比起游乐场,他更喜欢带孙子到博物馆里玩,让他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据市博物馆副馆长齐凤介绍,市博物馆建成以来,除每周一闭馆外,一直免费对外开放,每年开放310天以上。目前,市博物馆基本陈列主要介绍马鞍山的历史文化。此外,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儿童节等重要节日,还会举办一些特色展览,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据统计,每年市博物馆接待参观群众都在40万人次以上。
市青少年宫 妇儿活动中心 科技馆
不仅是博物馆,图书馆也颇受追捧。为加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图书资源流通、服务网络建设,马鞍山构建了全民阅读服务网络,整合全市公共图书资源,建立了自助借还图书终端,将农家书屋纳入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实现了全市公共图书资源共享、服务互通。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市民步行15分钟内,都可以实现图书借还。
近年来,马鞍山健全了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文化馆为核心,以市科技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和市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城市文化广场与游园为补充,带动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完善提升,逐步形成以大型文化设施为点,以城市广场、游园为线,以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现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圈,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群体文化需求的阵地建设,让市民乐享文化新生活。
自2016年起,马鞍山每年集中建设10个乡镇(街道)、1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17年,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即使住在偏远乡村,也可以同步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马鞍山市民幸福生活新篇章就此掀开。
金安区先生店乡:开展“四联四帮”、政策宣讲 助力脱贫攻坚战
日照开发区表彰30名劳模
漳浦:备战“黄金周” 龙美湾旅游区将举办系列活动
乐亭县收看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
合众人寿岳阳公司开展爱心助残活动
马鞍山:文化强市迈出新步伐
从"落后村"到"先进村" 是什么让余姚这个小村庄脱胎换骨
桦南县与北京捷成世纪文化产业集团开展合作洽谈
泰昌社区开展夏季食品安全检查 确保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生活垃圾乱倒惹人烦 九江城管多方努力解人忧
香港东莞市谢岗同乡会举行第三届会董就职典礼
服务中小企业 助力转型发展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转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遴选的通知》的通知
埇桥区“巾帼扶贫基地”助脱贫
石家庄市公安局举办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讲座
教育扶贫我心中的扶贫
自治区副主席白向群赴和林县调研足球小镇建设工作
沈马赛事期间35条公交线路临时调整
临沂市图书馆日迎入馆高峰 接待读者超5000人次
市三医院200余名医务人员集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