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市做活哈长城市群大文章


  采访扶余,眼前一亮。
曾经,这里化肥小作坊遍地,如今史丹利等全国化肥龙头企业相继投产,东北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呼之欲出;曾经,这里花生虽“美”却低“嫁”全国,如今山东鲁花集团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释放“质量红利”;曾经,这里青菜装麻袋便宜卖,如今有机菜按“盒”卖,vip年价万元。
阳春三月,让我们走进扶余,看这一袋肥、一盒菜、一桶油搅起的产业春潮。
一袋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
近日,史丹利化肥扶余公司迎来春节以来第三次生产高峰,传真机“突突突”吐出密密麻麻的发货单,300多名工人三班倒不停歇,一车车肥料源源不断发往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各地……“忙”是这里的高频字,而这样的状态将持续到5月中旬。
“备春耕在即,很多地区要求春节前后发货。”机器轰鸣的厂房里,生产车间主任张学师大声说,公司从去年11月就满负荷生产,至目前生产化肥19万吨。
产能过剩一直是化肥等传统行业面临的突出矛盾,在一片“去库存、去产能”声中,史丹利扶余公司一再加大生产力度,产品依然供不应求。对此,张学师道出真相:技术创新和“保姆式”农化服务是逆势而上的两张王牌。
走进梦幻般的声光电产品展示平台,解说员点击触控屏:“史丹利把技术创新视若生命,历时10年研发的高塔复合肥等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新技术带来新供给,高塔复合肥等产品上市以后,总公司销量累计突破400万吨,行业占比可突破20%。公司首创的“作物经理制”尤其受农民欢迎,扶余农民郭红印去年在营销员景峰的全程指导下,每亩水稻比以往增产200多公斤,备耕在即,看见上门回访的景峰,郭红印像见到“财神”般开心。
作为史丹利东北地区的总部基地,扶余公司以强大的品牌优势,有效带动扶余种植业升级,并将触角延伸至粮食收储、粮食进出口等领域。“扶余地处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我们立志成为东北三省最大肥料交易中心。”谈起未来,张学师信心十足。
自2015年在扶余落地,史丹利不断追加投资、扩充项目,从中不难看出扶余市在集团优化全国产能布局中所处的战略位置,而这也成为越来越多大企业的共识,“新洋丰”“红四方”等国内知名肥业相继落户扶余并快速发展。
“这三户化肥企业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达220万吨,扶余将成为东北最大复合肥生产基地。”扶余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主任刘占海说,扶余还将引进2个以上的百万吨级复合肥生产项目,力争产能达500万吨,形成集群效应,让扶余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肥城。
一桶油:“大招商”推动“大发展”
两年前,这里还是大片玉米地,如今已是经营高端有机果蔬的“爱谷智慧农场”。这里的农产品只接受私人订制、vip专供,会员价每年8888元到20000元不等。
经营该农场的是吉林信诚爱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成爱谷公司),总部位于长春市。人们不禁疑惑,作为长春民企为何不选择德惠等周边县(市、区),却偏偏舍近求远,到扶余市三岔河镇双龙泉村发展特色农业?事实上,与史丹利等企业一样,大家不约而同捕捉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016年,国家哈长城市群战略中明确将扶余列为节点城市,我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总体规划也将扶余列入其中,两大战略叠加,让扶余在东北拥有了更多话语权。”刘占海一语中的,“让我们豁然开朗的是,松原市委、市政府提出融入哈长城市群,提升对外开放层次的目标。”两年来,扶余深入实施“打造新型工业,振兴现代农业,做优特色服务业,建设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发展战略,主动参与产业分工、梯度转移。
做哈长高端“米袋子”“菜篮子”,扶余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2017年,扶余市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基地达10个,基地面积达1.25万亩。春节前,长春市民张云龙在爱谷公司为亲朋预订了上万元的“绿色健康大礼包”,来自扶余黑土地的茄子、西红柿、草莓等成为年夜饭的主打菜。年三十晚上,张云龙朋友圈被扶余有机菜霸屏:“一根茼蒿顶原来一捆的味道”“从没吃过味道如此浓郁的菜”。
“种植有机绿色高端果蔬就像照顾孩子。”公司负责人杜彦军说,物理防虫,人工除草确保“私人订制”品质;30%的淘汰率留下最精华部分……两年间,爱谷公司形成种养、加工、配送、销售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有机蔬菜、瓜果花卉等,形成“一业带多业”融合发展格局。
一盒菜:“大通道”驱动“大开放”
对扶余花生种植和从业者来说,2017年4月17日是值得铭记的一天,扶余市委、市政府跟踪洽谈多年的山东鲁花集团终于落户扶余。“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鲁花在家门口建厂,证明我们扶余有诚意、有力度。”花生种植户李雪说:“以往都是小贩来家收购,现在销售更方便,价格也能更高。”
扶余花生名闻天下,但产品附加值低、农民驾驭市场能力弱等问题却始终存在。在刘占海看来,食品企业是链接一二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山东鲁花、嘉实油脂等企业成功入驻、投产运营将使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据了解,投资7.1亿元的6万吨花生米仓储和筛选及10万吨花生油生产项目,可带动扶余新增花生种植面积100多万亩。
“今年8月即可投入生产。”鲁花集团扶余分公司总经理李海峰告诉我们,扶余重点项目都是市级领导包保,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行政审批“一次跑”。
市委、市政府保驾护航,项目主体建设仅用了5个月时间,作为鲁花集团在东北建立的首个战略投资项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扶余速度”。
众所周知,扶余建市晚,曾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有4家,短短几年间,一跃而成东北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形成木材加工全产业链……扶余把一个个“想不到”“不可能”变为现实。扶余人凭什么从零起步,做到“无中生有、有中拉长”?距城区50公里,以扶余工业集中区为核心的“三区”可找到答案。
招商引资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各地竞争白热化。“我们就是要敢于虎口夺食。”刘占海说,春节一过,扶余市委书记、市长带队走出去招商已成为雷打不动的惯例,领导身先士卒,干部招商势如猛虎下山,大家紧盯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等发达地区,打出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点对点招商的“组合拳”,仅去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1亿元,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5个。
和扶余干部脚步和汗水一致的另一条曲线在扶余大地延伸,引进一个龙头,做大一个产业,发展一个产业链,打造一个产业基地。如今,在扶余设立东北地区总部基地的企业已达8户,全国名牌、吉林省名牌产品企业11户,初步形成了以史丹利、鹏鸿木业等龙头企业带动的复合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8个支柱产业集群。“3年前,我来到扶余,正是产业转型升级开始,3年过去,我亲身感受到扶余取得的巨大成就,见证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在扶余聚集、壮大。”史丹利扶余公司张学师表达了满满信心。
3月,松嫩平原江河待开,扶余大地早已春潮涌动。(郑双 白延波)

王建军调研中心城区道路及排污管网项目建设
一袭青衣梦回千年:福大学子献上曲艺视听盛宴
庆祝记者节 江海区举办交响音乐会
阳江供电局:积极开展电力精准扶贫
余姚智能光电小镇通过规划环评
扶余市做活哈长城市群大文章
连云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全省第一 居民收入增速较快
东莞火车站启用人脸识别闸机
红彤彤的山桐子 助农走上致富路
张家畈镇强力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婺城区委举行第54次常委会议
首届旅浙宣城团员青年代表联谊会在杭州举行 严琛出席并讲话
省交通厅联合检查组对南平在建高速项目开展2018年第二季度综合检查
关于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80岁的琼瑶奶奶仍在创作 《梅花英雄梦》你期待吗?
郑州入选国家首批“公交都市”满5年 将迎考
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展示创文建设成果 新建社区和武警支队联建“红色影院”
夯实党建促发展 打造满意新公交
苍溪县做好三项服务提质降速赢实效
内黄县吹响“创卫”冲锋号 确保年内创建省级卫生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