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科室专家制定详细缜密的手术方案,于8月22日为患者施行手术。
8月15日,临沂市民张东(化名)因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二尖瓣返流,生命垂危,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多学科协作,无缝对接,七天七夜全力抢救,展开了一场心尖上的生死较量,在医护人员的努力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下,张东终于重获新生。
突发大面积心梗
47岁男子生命垂危
9月4日,47岁的张东从市人民医院顺利康复出院,在出院前,他和家人特地准备了鲜花和锦旗送给医院心内科、心外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将他一次次从鬼门关拉回。张东的气色看上去很不错,很难想象,十多天前他还是一个靠着呼吸机、iabp、ecmo等机械设施维持生命,几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极高危重症病人。
半个多月前,身体一直不错的张东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一开始并未在意,没想到几天后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加重。8月15日上午9点多,张东因为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来到临沂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入院时,病人其实就已经出现心衰的症状了。”急诊内科主任廉永刚介绍,病人随即被送入急诊抢救室,立即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初步检查考虑极有可能是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于是急诊科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请心内科紧急会诊,综合检查结果,如果不进行急性冠状动脉造影、急诊pci手术,预后将会非常差。然而就在手术准备过程中,患者病情却再次加重,血压、心率下降,心脏听诊有大量杂音,考虑患者还存在乳头肌断裂。医护人员再次进行心电图等检查,并进行升压等对症治疗。
8月18日,患者从心内科带机转运到重症医学科。
记者从张东当时的诊断结果上看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心脏功能四级等多种病症,然而最危险的是他还合并有乳头肌断裂、二尖瓣返流并发症。通常来说,为心脏供血的血管主要是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张东的情况意味着为其心脏供血的血管出现大范围阻塞。
张东的病情到底有多严重?据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死亡率在40%到80%,但是如果以上情况合并出现乳头肌断裂等机械并发症,病人的死亡率则在95%以上。即使是在市人民医院这样技术实力领先的医院,近年来,急性心机梗死合并机械并发症的患者中存活下来的也很罕见。几乎可以说以张东当时的情况“必死无疑”。
紧急手术
病人闯过第一关但病情再次恶化
病情重、死亡率高,病人一刻也不能拖延。在与家属沟通、说明抢救方案后,张东的家属表示全力配合医生的救治,进一步为患者争取了宝贵时间。上午11点10分左右,张东被紧急送往心内科导管室,进行急性冠状动脉造影、冠脉血运重建等治疗。
进入导管室后,医护人员先为患者施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以维持患者的心脏功能。“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人有弥漫性多支血管病变、右冠回旋支血管完全闭塞等多种状况。”心内科主任魏延津说,造影的结果显示,病人的情况远比想象的还要严重。通常对于急性心梗有一个“grace评分”,是帮助医生合理选择早期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一般grace评分达到140分就已经属于危重病人,而当时张东的评分达到了203分,属于极高危重症病人。
在iabp辅助循环的保护下,在导管室的紧急pci手术抢救,将阻塞的回旋支血管打通,为下一步抢救赢下了关键一步,手术结束患者回到了病房。然而,在三天后,8月18日上午,患者的病情又再次出现恶化,突然出现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肺水肿,意味着他的肺不起作用了。此时心内科又紧急联系重症医学科前来会诊。
启动ecmo
奋力一搏为病人争取宝贵时机
8月18日正是周六,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宗炜接到会诊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心内科,分析病人是由于心脏问题引起的肺水肿导致的致死性低氧血症。高宗炜表示,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低氧血症——进一步心脏损伤,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使用有创呼吸等常规治疗方式,治愈希望几乎没有。经过专家紧急会诊讨论,决定一试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这是一种体外循环心肺支持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全部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为全身各脏器提供血流供应,为心、肺恢复或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机会。该技术是国际公认的顶级急救技术,难度高,手术操作、监护管理要求复杂,代表着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救治水平,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正式组建了ecmo团队。
抢救现场
一边与家属沟通,一边立即进行快速装机。重症医学科同心内科专家并肩作战、密切协作,展开了一场与死神的赛跑,ecmo机在最短时间内运转了起来。随着暗红色血液缓慢引入机器,鲜红色的血液流回病人体内,病人生命体征迅速好转。为进一步诊治,病人随后被转运到重症医学科。
急性心梗的病人通常两周后做手术是最安全的,ecmo的启用为患者争取了下一步治疗的时间。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心外科、超声科等专家经过联合会诊决定在早期进行心脏手术。对于合并有机械并发症的患者手术,这在之前并没有先例,多科室专家制定了详细缜密的手术方案,心外科主任张凤伟作为主刀医生,为患者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以及二尖瓣修复手术。8月22日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6个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陆续撤掉了ecmo、iabp、呼吸机等辅助设备,恢复良好。
多学科无缝对接
家属全力配合创造生命奇迹
对于张东来说,自己无疑是走了一趟鬼门关。“多亏了市人民医院的医生,这么多科室、这么多医务人员在奋力抢救,而且无论是医生的技术水平还是医院的设备都太先进了,我们非常信任。”张东的妻子感激地说,对他们一家来说,从8月15日到8月22日最后一次手术完成,这七天时间无疑是最煎熬的,如果不是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无法想象未来会怎样。
“期间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稍有一点延误或者衔接的不协调,病人的生命就会遭受极大地威胁。”心内科主任魏延津说,这是医院目前为止救治的第一例极高危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这次抢救的成功得益于医患之间的互信,医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以及多学科的合作。快速、高效、专业的治疗团队,从急诊科到心内科、重症医学科、心外科,还有体外循环科、超声科、麻醉科、手术室,抢救的背后是多个学科强强联合、合作上的无缝对接,争分夺秒,续写了这场生命接力赛,也成为医院急性心梗多学科团队救治的典范。
沂蒙晚报记者 高红红 通讯员 王小彤
合江县多措并举 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
省督导组来鸡检查成品油市场整治工作
和平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欢度佳节
孝昌开展扫黑除恶专项督查
市投促局赴上海开展项目对接洽谈
男子突发大面积心梗 临沂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转危为安
区域动态
少女缺爱离家出走 民警全力帮助找回
记者实录|震后十年 新北川新活力
武冈交通文明劝导在行动
宝鸡:用足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山东省青年中国花鸟画家提名展日照站巡展举办
虹口城管江湾中队对新市北路1508弄小区违法建筑进行封门整治
2017“影响济南”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上线仪式举行
“丁卯蓝”茶场除草
"低碳行骑出趣"滨州市“千人共享单车”绿色骑行公益活动举办
残疾孩子免费辅具适配评估工作开展
【温暖河南】赞!行人不慎跌入浉河,信阳大学生跳水勇施救
14个列省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超序时 上半年完成投资190.64亿元
井陉矿区市级非遗项目“白彪红脸社火”被北京组委会评委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展演金奖